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3

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郭爽,盛名

北京市昌平区医院 内科重症监护科102200

【摘要】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106例慢阻肺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以抛硬币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3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通气治疗,对照组以NPPV治疗,观察组以HFN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血气指标的变化,同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呼吸频率、心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呼吸频率、心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PacO2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aO2显著上升(p<0.05);治疗后两组PaO2、PaCO2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呼吸支持治疗有效率90.57%(48/53),对照组呼吸支持有效率88.68%(47/53),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HFNC或NPPV进行呼吸支持均能够改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气指标,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HFNC能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慢阻肺;呼吸衰竭;血气指标;不良事件;安全性

   慢阻肺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等特点,是危害公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随着疾病的进展慢阻肺可逐渐对机体各系统、器官产生不良影响,其中II型呼吸衰竭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未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2]。在治疗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患者中除常规药物治疗外,为促进患者呼吸功能的改善,还往往应用呼吸支持治疗[3]。其中无创正压通气(NPPV)属于常规呼吸支持治疗的方式,该治疗能够促进患者呼吸功能、血气指标的改善,对快速解除患者二氧化碳潴留具有显著效果。但NPPV治疗具一定的风险,临床统计显示面部受压损伤、呼吸道损伤、胃肠胀气等的风险较高[4]。鉴于NPPV在治疗中的问题临床一直在改进呼吸支持的方式,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一种呼吸支持方案。本次研究将HFNC应用于慢阻肺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并与NPPV治疗进行对比,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取得上级部门及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106例慢阻肺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以抛硬币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3例。分组结果显示观察组:男34例,女19例;年龄区间54~81岁,平均(69.62±6.94)岁;慢阻肺病程4~12年,平均(8.34±2.76)年。对照组:男32例,女21例;年龄区间55~81岁,平均(69.41±6.80)岁;慢阻肺病程5~13年,平均(8.26±2.68)年。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导入至SPSS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值>0.05,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1)符合慢阻肺的诊断,详见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等颁布标准[5];(2)符合II型呼吸衰竭的诊断,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3)患者入院接受常规治疗,家属签署研究告知书。

    排除标准:(1)存在呼吸支持禁忌症,不适合采用HFNC、NPPV治疗;(2)符合有创呼吸通气指征;(3)自主呼吸微弱、昏迷、意识障碍者;(4)HFNC、NPPV时间<7d;(5)有面部手术史者。

1.2 方法

收治患者后予以患者常规内科治疗,包括抗炎、抗感染、扩张支气管、祛痰、止咳等治疗,同时予以患者营养支持等。

1.2.1 观察组

    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患者HFNC治疗,仪器FisherPaykel AIRVO2,设置参数:吸入氧浓度30~50%,流量20~40L/min,温度37℃。参数由低开始,在患者建立耐受后逐渐增加氧浓度和氧流量,使患者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

1.2.2 对照组

    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患者NPPV治疗,仪器NellcorPurItan Bennett840呼吸机,以口鼻面罩行正压通气,设置参数:吸入氧浓度30~50%,吸气压10~12cmH2O,呼气压4~6 cmH2O,呼吸频率15~18次/min,呼气比1∶1.5~2.0,使患者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

1.3 观察指标

    (1)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7d后的呼吸频率、心率变化。

    (2)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7d后PaO

2、PaCO2

    (3)统计患者通气治疗有效率,其中有效:心率、呼吸频率、血气指标在治疗7d后复常;无效:心率、呼吸频率、血气指标未复常。

    (4)统计患者通气治疗导致的不良事件,包括面部受压损伤、呼吸道损伤、胃肠胀气、吞咽功能受损。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2.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呼吸频率、心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呼吸频率、心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对比(

组 别

例 数

呼吸频率(次/分)

心率(次/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53

30.62±3.58

24.26±3.64*

108.34±11.64

88.61±10.59*

对照组

53

30.43±3.46

24.58±3.58*

109.20±11.86

88.42±10.96*

t

0.278

0.456

0.377

0.091

p

0.782

0.649

0.707

0.928

注:组内治疗前、后对比,*p<0.05。

2.2 两组血气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PaO2、PaCO2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PaCO2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aO2显著上升(p<0.05);治疗后两组PaO2、PaCO2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气指标对比(mmHg,

组 别

例 数

PaO2

PaCO2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53

55.20±4.58

85.62±5.62*

60.39±4.67

46.17±4.62*

对照组

53

55.35±4.61

86.14±5.84*

60.72±4.85

45.96±4.86*

t

0.168

0.467

0.357

0.228

p

0.867

0.641

0.722

0.820

注:组内治疗前、后对比,*p<0.05。

2.3 两组呼气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呼吸支持治疗有效率90.57%(48/53),对照组呼吸支持有效率88.68%(47/53),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x2=0.101,p>0.05)。

2.4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面部受压损伤

呼吸道损伤

胃肠胀气

吞咽功能受损

总发生率

观察组

53

0(0.00)

1(1.89)

1(1.89)

2(3.77)

4(7.55)

对照组

53

6(11.32)

4(7.55)

2(3.77)

3(5.66)

15(28.30)

x2

7.759

p

0.005

3 讨论

    慢阻肺后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受限,并导致机体酸碱值失衡、电解质紊乱,严重者甚至可发生呼吸衰竭[6]。对于呼吸衰竭的治疗临床主张尽快改善患者呼气功能,纠正二氧化碳潴留,使低血氧症、高碳酸血症得到改善。呼吸支持治疗是治疗伴呼吸衰竭患者常见治疗方案,而其中NPPV是常见的治疗方式[7]。NPPV相较于有创呼吸治疗其不良事件风险已显著降低,但仍然难以完全避免面部受压损伤等的发生,且发生率较高。因此为改善呼吸支持治疗,临床在不断探索。

    HFNC使用由加湿器、空氧混合器、热循环等构成的呼吸机,经鼻导管完成气体的交换,使患者呼吸功能得到改善。相较于NPPV,HFNC可对空气进行加温、加湿,继而显著提升患者体验,有效减少痰液因粘稠、面罩等原因导致的排出障碍,并避免面罩受压损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8-9]。并且由于不使用面罩,能避免患者面罩幽闭症等对患者心理的刺激,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焦虑的发生。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NPPV、HFNC在应用后均能够改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气指标,且达到的效果相差不大(p>0.05),提示NPPV、HFNC在治疗慢阻肺合并II型呼吸衰竭中应用均能够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而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则显示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HFNC可显著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示呼吸支持治疗的安全性。分析原因在于HFNC不使用面罩,不会导致面部受压损伤;其次HFNC可对交换的气体湿化、加温,能降低呼吸道不适,减少吞咽困难、呼吸道损伤的发生。

    综上所述,应用HFNC或NPPV治疗慢阻肺合并II型呼吸衰竭均可达到治疗疗效,但HFNC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柴书坤,王小琳,史金英,等. 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 河北医药,2019,41(20):3110-3113,3117.

[2] 段娜.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气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47(2):176-179.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危重症医学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危重症医学工作委员会. 成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临床规范应用专家共识[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9,42(2):83-91.

[4] 吴岑,周晓明,谷秀,等. 高流量经鼻氧疗与无创通气交替治疗终末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一例[J]. 临床内科杂志,2020,37(6):451-452.

[5]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工作委员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1,44(03):170-205.

[6] 王胜奇,贺明轶,王晶. 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导致的Ⅱ型呼衰疗效对比[J]. 临床急诊杂志,2021,22(3):193-198.

[7] 李宁,卢春兰,蒋碧佳,等. 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5(3):489-492.

[8] 宋丁鼎,邱晓平,张彬,等. 经鼻高流量氧疗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 贵州医药,2021,45(8):1250-1251.

[9] 谷金,杜斌,宋春华,等.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在改善AECOPD患者二氧化碳潴留临床疗效的比较[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5):967-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