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隐私保护中的伦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艾滋病患者隐私保护中的伦理研究

侯思伟1,杜开颜2,朱雯悦2,雷欣1,郝明玲1,刘承梅3,徐立然1*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艾滋病研究中心(郑州450000)

2. 河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郑州450000)

3.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郑州450000)

【摘要】随艾滋病患病率的逐年增加以及艾滋病本身具有的特殊性,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门问题。同时,有效地保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的权利与义务也成为社会关注和探索的焦点。因此,对艾滋病患者的隐私保护尤为重要,不仅可以维护好公众的公共健康权利,还可以消除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也是社会公众应有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对艾滋病患者隐私的保护,可以维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权利,也有助于预防艾滋病病毒的广泛传播。

【关键词】艾滋病;隐私保护;个人权力

艾滋病又被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主要由于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导致。疾病具有传染性,对身体危害极大,男女均可以发病,患病人群多数发生在15-49岁期间有性生活的人群中。目前,艾滋病无有效的治愈方式,仅可以通过积极治疗帮助患者延缓疾病的进程【1】。有研究表明,若患者可以及时、尽早的接受规范性治疗,艾滋病患者的寿命已经可以接近正常人群,若患者心理抗压能力过差或不能积极配合治疗,感染者的免疫功能缺陷会进一步加重,最终导致恶性肿瘤或器官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但是,当今社会,还缺乏对艾滋病患者的认知和关爱,导致部分人群带有有色眼镜对待艾滋病患者,异样的眼光严重刺激艾滋病患者的内心,过大的心理压力将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自卑、抑郁的负面情绪,影响患者心理状态和治疗效果,更有甚者,会出现报复

 

基金: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2017ZX102055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604287)

河南省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2004ZYA109)

*通讯作者徐立然,男,主任医师,博士,主要从事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

通讯地址: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人民路19号15649033322

社会心理,威胁社会安定。因此,保护艾滋病患者的隐私权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1. 艾滋病简介

1.1基本病因

艾滋病患者的基本病因是HIV病毒侵袭人体,破坏CD4+T淋巴细胞(人体免疫细胞),导致人体免疫细胞功能缺陷,引起患者抗感染和防御癌症的功能下降【3】。HIV病毒在进入体内后,1到2天内可到达局部淋巴结,5天后可以在血液中检查到病毒成分,继而发生病毒血症,导致患者发生急性感染,患者体内CD4+T淋巴细胞数量迅速减少。一般患者不需要特殊治疗,CD4+T淋巴细胞数量就可恢复正常,但是机体内病毒不能完全被清除,从而形成慢性感染,患者会出现无症状感染期和有症状感染期,其周期过长,可能在数月到数十年之间。

1.2传播途径

导致艾滋病感染的HIV病毒可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脑脊液、胸腹水、羊水及乳汁等传播。主要经过性接触传播(如不安全的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血液及血制品传播(如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或不规范的发生介入性医疗操作、纹身等)、母婴传播(如子宫内感染、分娩或哺乳时传播)。

1.3临床症状

艾滋病患者潜伏周期过长,在急性发病期间,患者主要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伴随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在无症状期间,患者并无明显表现,平均周期在6-8年,在此期间患者可能仅伴随淋巴结肿大的症状,但一般不易被发现;在有症状期间,患者CD4+T淋巴细胞增多,同时会伴随各种病毒或细菌感染,更有严重患者会出现肿瘤的风险。

  1. 隐私保护的重要性

2.1确保患者免受歧视和不平等待遇的重要性

特殊的感染途径会增加艾滋病患者的自卑感和耻辱感,同时也增加了艾滋病患者对死亡的恐惧感和对自身选择的悔恨感,以及对生活的无力感。若此时,患者再受到外界的歧视和不平等待遇,将会导致患者心理压力增加,让患者的内心世界更加脆弱或失衡,甚至会刺激患者采用不理智的行为打击报复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2.2确保艾滋病隐私安全的重要性

为避免艾滋病患者免受歧视和不平等待遇,对艾滋病患者进行隐私保护尤为重要。只有艾滋病的隐私权得到有效保护,才可以确保艾滋病患者不受外界歧视和不平等待遇【4】。而隐私权是对人类尊严和自由的基本保障,具有自由、安全感培养、个性化、保护经济利益、利于创造性思想和工作、发展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六种益处,可以为艾滋病患者树立合理舒缓公众压力的安全屏障,提高公众对艾滋病患者的包容性。

2.3艾滋病患者权力保护的相关伦理和法律条例

保护艾滋病患者隐私首先应该在生命伦理的基础上,主要遵循尊重、不伤害、平等和公正四项原则。确保艾滋病患者可以与大众享受相同的权益,不被侵犯,同时,应考虑患者的特殊性,给予艾滋病患者额外的关心和温暖,既可以保护艾滋病患者,又利于社会的稳定。同时艾滋病的特殊性,患者不应单纯在伦理上得到保护,在法律条例上也应得到有效保护

【5】。《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未经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的信息。”同时,《执业医师法》、《侵权责任法》等规定,医生在执业中,必须遵守法律法规来保护患者的隐私,否则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保密,泄露患者隐私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以上法律条例均可以有效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保护艾滋病患者不受歧视和不平等待遇。

2.4加强健康宣教

加强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减少大众对艾滋病的恐惧,提高患者配合治疗自信心,提高大众及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对于切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减少艾滋病的患病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从生命伦理学和法律条例方面,为大众宣传艾滋病相关知识,可以减少社会公众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和不平等待遇。

总结

当今社会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有限,导致对艾滋病患者歧视和不平等待遇时常发生,极易影响患者心理状态,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加强对患者的隐私保护,可以确保患者获得平等自由的权利,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吴彤彤,刘俊荣. 艾滋病患者隐私保护中的伦理困境[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21(10).

[2] 马伟,龚赛红. 艾滋病患者隐私权保护中的权利冲突与解决对策[J]. 医学与社会,2020(2).

[3] 赵因,代勇. 艾滋病人隐私保护中的权利问题探讨与立法建议[J]. 医学与法学,2020(3).

[4] 郑君,杨志云,李鑫,等. 临床研究中艾滋病受试者权益保护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 中国新药杂志,2017(17).

[5] 汪开明,程建华. 艾滋病防治中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及其解决——以艾滋病不同“问题意识”为视角的分析[J]. 中国卫生法制,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