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心脏康复护理对老年性心衰患者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和并发症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总结心脏康复护理对老年性心衰患者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和并发症影响

宋春寒1   ,王慧颖2  ,孙晓燕3

1哈尔滨市中医医院  150076 2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150025 3哈尔滨二四二医院  150060

摘要目的 总结心脏康复护理对老年性心衰患者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和并发症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性心衰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颜色球法分为参照组、观察组,各3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脏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率、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P<0.05)。结论 心脏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且能降低并发症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性心衰;心脏康复护理;心理状态;并发症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ffect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the mental state and complication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nd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senile heart failure a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9 to December 2020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reference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eference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ardiac rehabilitation nursing. The complication rate and psychological st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omplicat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P < 0.05). The scor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cardiac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rate of complications, which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 senile heart failure; Cardiac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entality; complication

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上极为常见,且多见于老年人群,而临床罹患老年性心衰、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以实现对患者病情的有效控制【1】。但受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类患者容易产生严重的不良情绪,且易发生包括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继而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因此,在对此类患者治疗的同时,临床还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降低多种因素对患者的影响,改善其不良情绪,故而可以采用心脏康复护理的方法,以便提高护理质量。鉴于此,此次研究将围绕着心脏康复护理对老年性心衰患者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和并发症影响进行分析论述,具体分析见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性心衰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颜色球法分为参照组、观察组,各30例。纳入标准:纳入研究者均符合疾病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精神病史者;研究资料不完整者。参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4.68±3.77)岁;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75.06±3.29)岁。组间一般资料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2.1参照组

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注意对患者病情的监测,加强患者的饮食调整,强化病房护理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应用心脏康复护理,详细见下:(1)第1-3天。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加强患者的病情检测,同时对患者肢体进行按摩。其次,医护人员要注意与患者的交流,告知患者病因、治疗、护理等内容,嘱咐患者要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2)第4-5天。此阶段要协助患者进行四肢活动,引导患者采取坐位进食,并帮助患者进行坐位训练。(3)第6-7天。协助患者进行坐起练习,每日2次,每次10分钟,评估患者心理情绪,对患者进行安慰、鼓励。(4)第8-10天。医护人员要协助患者在床边走动,走动时间每次10-15分钟,每日2次,并引导患者每日阅读、听音乐等。(5)第11-12天。帮患者进行步行练习,每日2次,每次20分钟。(6)第13天至出院。此阶段逐步增加患者的运动量,并在患者出院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指导,告知其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同时嘱咐患者定期进行复诊。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率、心理状态。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急性心衰、心绞痛。心理状态采用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分值越低患者情绪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9.0软件统计学处理,均数±平方差(±s)为计量资料,例数率(%)为计数资料,卡方、t值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率

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率(n,%)

组别

例数

心律失常

急性心衰

心绞痛

发生率

观察组

30

1

0

1

6.67%

参照组

30

5

1

3

30.00%

x2

5.455

P值

0.020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s,分)

组别

例数

SDS评分

SA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0

54.34±3.33

41.71±1.47

56.31±4.17

44.36±4.66

参照组

30

54.51±3.25

48.31±1.24

56.27±4.04

50.14±4.71

t

0.200

18.797

0.038

4.778

P值

0.842

0.000

0.970

0.000

3 讨论

老年性心衰是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生较为复杂,而急性心肌梗死则是因冠脉急性缺血所致的一种心脏疾病【3】。上述两种疾病均属于常见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此类疾病发生后会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故而需要对患者长期治疗。而在对患者治疗的同时,临床还应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所以可以适时应用心脏康复护理【4】。心脏康复护理是当前临床常用的护理模式,此种护理方法应用后能够充分满足患者护理需求,确保患者住院期间生理、心理,均能得到有效护理,这则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辅助患者的病情控制,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参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老年性心衰患者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常规护理作用并不确切,所以可以应用心脏康复护理。心脏康复护理应用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会显著降低,不良情绪亦能有所改善,这与既往报道结果接近。说明此种护理模式有理想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心脏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且能降低并发症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予.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影响[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4):209-210. 
  [2]季爱玲.中医特色护理联合个性化人文关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7):1182-1183. 
  [3] 马艳霞.综合护理对冠心病心脏介入术患者心脏康复效果的影响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1):169-171. 
  [4]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稳定性冠心病基层诊疗指南(2020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1, 20(3):265-273. 
  [5]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等.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9):680-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