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对手术后患者的帮助有哪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1

舒适护理对手术后患者的帮助有哪些

何春梅

广安市前锋区观塘中心卫生院    638016

舒适护理具有个性化、系统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旨在给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让患者处在最舒适的状态。以往在患者术后护理中,护理人员主要依据常规护理规范和医生的嘱托工作,重在完成功能护理。舒适护理则重视人性化,护理人员利用自身的知识和技术技巧,通过合理、专业的护理手段,及时关注患者不舒适的情况,并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升护理的效果,帮助患者更好、更快的恢复。

1、心理舒适护理

    首先,注重术前的沟通。护理人员应主动的和患者沟通,掌握其病情和手术方法。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如治疗接受配合度、教育程度等,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在和患者沟通时,不仅要说明疾病危害和治疗程序、术前注意事项,还要阐述术后可能产生的不适情况、预期结果、预防措施、解决措施。让患者明确手术治疗的意义,为了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护理人员可以讲解相同疾病且恢复较好患者的案例,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护理人员需要耐心的解答,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其次,术后心理护理。患者手术结束之后,从手术室送至病房的途中,可以祝贺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同时保护切口和不同的管道,将患者安全、平稳地送到病床。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如卧位、管道管理、术后监护、饮食以及治疗。不良的心理以及生活态度,会给身体免疫功能和疾病康复带去消极影响,护理人员要认真地关心患者,为其解决问题和疑惑,鼓励患者的家人及朋友陪伴,减轻和消除患者的孤独感,让患者得到社会和家庭方面的心理支持。

2、生理舒适的护理

    护理人员应该给患者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配置齐全的设施,保证病房内干净整洁、空气流通,合理的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增加护理查房的次数,多关心患者,倾听其诉求。患者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到身体,比如焦虑会影响胃肠蠕动、抑制消化腺体分泌,导致食欲减退,不利于机体免疫功能,患者的抵抗力也会下降;紧张焦虑的患者,其痛觉阈值会下降,对于痛觉更加敏感,还会影响到睡眠质量。对此,针对躯体情况比较差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及时掌握其疼痛情况和变化,依据医生的嘱托提供止痛药物,消除患者伤口疼痛,以免由于疼痛导致产生消极情绪,让患者可以安心休息,保持良好的体力及精神。在护理中还要保持患者切口处敷料的干燥和清洁,及时擦去汗液和分泌物。如果患者出现咳嗽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指导其用软枕捂住切口,保护好术后刀口的刀痂,以减少腹壁张力。还要给患者创设良好的睡眠环境,优化睡眠质量,护理工作尽可能的不在夜间开展。加强术后康复锻炼指导,帮助患者尽快的恢复。患者出院之后,应该做好随访工作,明确患者恢复状况,同时提供合理的护理指导,确保患者的情绪及精神稳定,提升患者治疗的效果。

3、精神舒适社会舒适

    患者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虽然医护人员无法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可通过护理的方式,帮助患者减轻社会压力,提升患者的精神舒适性,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针对较为极端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提供更多的关心和照顾,积极的鼓励患者参与多样化的集体活动,分散注意力,减轻和消除抑郁的情绪,让患者在参与活动中获得满足感,和其他病友交朋友。还要强化和患者家属的沟通,鼓励家属经常探视,全面运用社会及家庭支持系统的帮助,让患者出院之后能够有效地适应社会生活。

舒适护理就是通过精心的、系统的护理,降低及缩短患者的不舒适度,让患者实现比较愉悦的状态。舒适护理中涉及到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护理等,能够促进护理目标的达成,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患者术后身体较为虚弱,身体上的损伤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这就需要做好患者术后的护理工作,围绕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提升服务质量,进而提升患者治疗的整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