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行知思想,让小学德育更走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巧用行知思想,让小学德育更走心

苏凤凤

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小学       2150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社会各界逐渐意识到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足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之下的学习成绩也不再是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才是教学关键。因此,各个学科都在进行着教学策略的创新,德育教学也被放在了教育改革的首要位置之上,小学德育学科当中涉及到大量的学科知识和德育精神,良好的德育素养是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应对社会变化的基础,教师应该重视对小学阶段学生德育精神的培养,积极探究更多教学途径促进德育事业发展。

关键词:行知思想;小学德育;教学策略

引言: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思想强调生活与教育的和谐统一,他认为生活当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知识,知识又能将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因此生活即教育,教学事业的开展需要将学科内容变得生活化,小学生此时的思维意识还不完善,对于事物的发展不具备正确的认知能力,在这个阶段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德育教学能够促使其行为意识的健康发展,将行知思想与德育教学紧密结合,改变教学理念,创设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德育素养。本文就巧用行知思想,促进小学德育教学事业发展提出几点教学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学行业工作者们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关注学生个性,在生活中开展德育教育

在以往的德育教学课堂当中,很多教师都没有意识到德育知识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影响,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科内容和概念性的知识进行生硬灌输,使得学生无法感知到德育知识的重要性和趣味性,长此以往也在这样的氛围当中逐渐丧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和抵触心理。因此,在行知思想引导下的德育课堂,首先应该关注学生个性,转变教学理念,明确他们的主导地位,将其身心发展需求作为课堂的方向指引,借助课前预习环节,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使其在课前先对学科知识有生活化的了解,进而在正式学习时保持探究的热情和新鲜感,知道德育知识对实际生活的重要意义。

比如,开展生活化教学首先要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先对其生活状态全面把控之后,才能确保教学计划更加具备针对性,在带领他们进行课前预习时,引导其结合身边的实际情况理解课本知识,从其中找到德育教学的切入点,让他们在正式学习之前就对课本内容有所掌握,将自己理解不明确的地方及时标注,在正式学习时重点关注,全面提升德育学习效率。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应该就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加强彼此间的有效互动,借助生活化的场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知识的利用率[1]

二、创建人文环境,在情境中培养德育认知

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活泼,行为不受拘束,很难在整节课中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常常出现走神、犯困等情况,这样的现象对教学的进度开展造成阻碍,因此,在进行德育教学时,教师不应该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约束学生的言行举止,而是结合他们此时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创建人文环境,融入趣味性元素,使其在情境当中加强德育的思想认知,做到教行合一,意识到环境对学生三观塑造的重要影响,借助良好的德育氛围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促进德育教学的质量发展。

比如,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节日设定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借助演讲比赛、板报设计等形式创建学习情境,带领学生运用多媒体资源查找资料,完善自身的德育知识,共同营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其在准备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提升自己的德育素养,通过建设“德育角”等形式,对校园内的好人好事进行宣传和表扬,定期举办德育班会,结合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带来学生在人文环境中强化自身的德育素养,加强学科认知[2]

三、联合家庭社会,在反思中创新德育模式

在进行实际的德育教学时教师还应该意识到,每个学生因为其生活环境、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等情况的不同,在面对不同的学科知识时也会产生不同层次和深度的理解差异,这样的差异性是学生之间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重要原因。在行知思想引领下的小学德育课堂,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差异性,沿用着固定的教学模式讲解学科知识,这样的情况只会使得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应该结合每个学生不同的德育素养和理解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联合家庭和社会,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创新德育模式,促进学科整体教学的质量发展。

比如,教师可以定期召开德育主题的家长会或者亲自活动,增加与家长的互动和沟通频率,从而对学生在家的情况更加了解,知道其最近的心理状态,也能够及时将学生在校表现传递给家长,引导家长更好地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积极开展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在植树节组织他们一起种树等等,使其感受到自己的社会当中的重要地位,每个人的言行举止都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实现德育教育的全方位效率提升[3]

结束语:综上所述,行知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事业当中具有多种实践途径,良好的德育素养是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和必备素养,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寻求更多创新的德育教学策略,将德育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融合,深度贯彻行知思想,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小学德育教学事业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超. “生活化”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策略[J]. 辽宁教育,2020(10):34-37.

[2]丛长涛. 践行“生活教育” 培养关键能力[J]. 辽宁教育,2020(10):25-30.

[3]张情. 传承行知思想 追寻幸福奔向海阔天空[A]. .《素质教育》教科研成果[C].:,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