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应用方式与发展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农业机械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应用方式与发展途径

王志强1,于建2

1身份证号码:210824197603212850

2 身份证号码:210902198207035516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农业机械技术的不断提高,农业机械的自动化作业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农业机械的作业质量和效率得到进一步优化。自动化农业机械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为我国农业机械技术的智能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从目前农业机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应用出发,分析了未来智能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趋势和途径。

【关键词】农业机械;自动化;智能化;应用;发展

前言

农业机械自动化是指将自动化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融合到传统机械设备的设计中,通过计算机系统自动控制设备中气缸、油缸等动力执行器的动作,使机械设备无需人工操作就能独立完成相应的农业生产任务。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效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农业机械向自动化方向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农业机械发展的主要方向,农业生产向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也对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农业自动化的实现,一方面可以显著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工作舒适度,甚至可以弥补农村劳动人口流失造成的劳动力短缺。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开展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实现了成果的产品化。摘要:重点阐述了推广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提供帮助。

1中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现状

目前,虽然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国外机械自动化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而且自动化技术在西方已经广泛应用。比如GPS、遥感技术、激光技术早已与农业结合,极大地推动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而整个农业机械化也发展迅速。当然,农业生产和机械自动化的结合也是未来的一大趋势。但由于我国农业机械化起步较晚,地形广阔多样等因素,我国的机械化仍局限于一些相对平坦的地形,这对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有一定的影响。另外,我国农民思想还比较落后,学习经验也不足,这些都是影响机械化普及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国的机械化生产总体上发展良好。在国家政策支持和金融支持的基础上,社会逐渐重视农业。此外,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给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今后的专业化作业提供了条件。

2农业机械自动化和智能化应用模式及发展路径

2.1加强农业机械无人智能操作技术研究

要真正实现农业机械的智能化,必须以实现无人操作技术为前提,以保证农业机械在具有一定逻辑判断能力的同时,能够智能地实现工作性能和模式的调整。无人操作技术的研究应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农业机械自动驾驶技术,它不仅要求农业机械在耕地内自动驾驶,而且根据视觉系统和传感器获得的信息,具有自动调速、避障和自动优化驾驶路线的功能;二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智能化发展和应用。智能农业机械要求农业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升级,农业机械的关键功能部件高度智能化、可控化,依靠传感器技术感知和调整作用力、运行速度等参数,以利于智能功能的实现;三是保证智能控制的稳定性,优化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模式,使决策和实施过程更加可靠,避免系统问题导致的智能农业机械实际工作能力不足的问题。

2.2注重农产品检测和包装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正逐步向产品检测和产品包装方向发展。比如在收割小麦的时候,收割机工作的时候,可以在收割的时候直接对小麦进行包装,大大减少了人们的劳动。目前,从一些水果的收获季节开始,就有了相应的机器,可以对农产品进行检测,对通过检测的产品直接进行包装。然后,农业人员直接销售这些产品。更重要的是,农产品的自动检测可以有效保证农作物的优良品质,为农业产业化赢得良好的声誉,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2.3完善农机售后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
  农机的售后服务也是影响农机销量的因素之一,这与农机知识也是存在关系的。售后服务的提升会提高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还能进一步提高宣传力度。因此,完善农机售后服务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部门要发挥带头作用,将农民和农机生产企业联系起来,在他们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这样才能给农户使用农机带来保障,也能积极为产品的升级提供思路和反馈;二是定期举办培训会,这需要农业机械合作社、政府农业相关部门、农机企业等多方进行联合组织,这样才能提高培训质量,为农户传授最先进的生产技术;三是农机企业在售后要定期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这样才能提高农机的使用效率,确保农机的使用寿命。
  2.4加强推广人员培训学习,提高专业水平


  当下的农业机械自动化产品推广面临推广人员专业水平较低的问题,为了推动农业机械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加强推广人员的培训学习非常有必要。在开展推广人员培训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高推广人员的专业能力,使其全面了解各种农业机械自动化产品参数与使用方法,另一方面要培养推广人员建立良好的爱岗敬业精神,推广人员只有热爱自身的岗位,才能在工作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更好地获得农民的好感,为取得更好的自动化农机推广效果提供帮助。此外,培训学习活动还需要涵盖自动化农机推广中的各个方面,比如针对不同级别的推广对象,信息宣传的侧重点与方式也是各不相同;在进行自动化机械产品介绍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其能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到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对于加大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而言,当前,专业技术型人才缺失无法满足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问题日渐突出,严重制约着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各参与主体必须对此高度重视,依托诸多社会资源及高校资源构建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有效推进农业自动化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及创新应用,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引进高端技术人才,为实践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指导。与此同时,依托高校丰富的教育资源,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引入第三方实践平台等创新方式,培养更为优质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从而为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
  结语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自动化作业的优势也凸显出来,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热情空前高涨,同时也对农机技术的进一步提升给予很高的期望,农机智能化作为农业机械技术发展的下一个目标,其研究和发展决定了未来农业的水平,也是农业发展进步的必然需求。因此,将现阶段的农机自动化技术与我国生产实际需求相结合,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具有我国特色的智慧农机技术,有利于农业的合理化发展和生产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周晨龙.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研究[J].企业导报,2015(12):75.
  [2]王敬平.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9(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