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夏季常见病的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1

儿童夏季常见病的预防

胡春林

遂宁市船山区龙凤镇中心卫生院  四川 遂宁 629000

对于儿童来说,夏季是生长发育的好时机,但同时也容易受到多种疾病的影响。现就几种儿童夏季常见病谈谈其发病原因和预防措施。

1.凉席性皮炎

顾名思义,该疾病是因为睡凉席而引发的。患儿身体与凉席接触的部位会出现红疙瘩,存在刺痛感。这是因为凉席,特别是新凉席中有一种致敏原,如果过敏体质的孩子接触到这种物质后就会引发过敏性皮炎。部分凉席由于清理不干净,有螨虫寄生,儿童的皮肤比较娇嫩,被螨虫叮咬后也会出现上述症状。此外,有些孩子睡觉时出了很多汗,也存在汗水浸渍皮肤引发皮炎的情况。

对于致敏原和螨虫引发的良性皮炎,最基本的是要经常用温水擦洗凉席,还需要用杀虫剂喷洒凉席,且在喷洒2h后用湿布擦净,避免残留药物对孩子产生影响。在使用凉席的时候,也可以在上面铺一床单,减少孩子皮肤与凉席的直接接触。而且,床单吸汗,可以减少因汗水浸渍导致凉席性皮炎的出现。如果孩子已经患有凉席性皮炎,需要用温水清洗患处,不可以使用碱性肥皂。

2.肠道疾病

细菌性肠道疾病在夏季是很常见的。病菌在温度高的夏季繁殖快,再加上蟑螂、苍蝇等的传播,很容易导致各种食物因病菌影响而变质。儿童抵抗能力较弱,吃了这种食物很容易出现肠道疾病。此外,饮食不当、受凉受热、过食冷饮、暴饮暴食等都容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引发肠道疾病。儿童患病后,除了遵医嘱治疗外,家庭护理工作也是需要重视的。比如,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保持肛门清洁干燥,及时进行水电解质补充,避免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情况。家长需要安排对患儿恢复有利的饮食,比如在患儿腹泻情况缓解后,可让孩子吃一些少油、少糖、低渣、不产气的食物,以此促进患儿肠黏膜与消化功能的恢复,比如,藕粉、蛋花汤、面片、果汁等,不可以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发酵的食物、胀气的食物等。

对于肠道疾病的预防,主要是注意饮食这个环节,病从口入,不可以暴饮暴食,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变质、过期的食物,少吃冷饮等。

3.流行性乙型脑炎

我们一般将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为“乙脑”。这种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的急性传染病,蚊子是主要传播媒介。实际上,乙脑的发病有鲜明的季节特征,主要是在7、8、9三个月份。因为这个阶段蚊虫繁殖快,活动密度大。如果被带有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后,大多数成人因存在隐性感染获得免疫,发病率较低,但对于2-7岁儿童来说,发病率较高。乙脑起病急,患病后1-2天内体温可达39-40℃,且存在头痛、恶性、喷射性呕吐等症状,嗜睡,甚至会出现意识障碍、呼吸衰竭的情况。因此,在乙脑流行期间,如果孩子出现高热、头痛、喷射性呕吐症状,需要及时就诊,尽早治疗。

临床中对于乙脑的预防首先就是进行“乙脑减毒活疫苗”注射。但并不是说注射了疫苗就百分之百不会得病了,所以我们依旧需要提高重视程度。在疾病流行季节、流行地区,需要提高疾病防范意识,比如安纱窗,灭蚊虫,保持生活环境干净整洁,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等。

4.感冒

夏季天气炎热,虽然空调会带来凉爽,但冷热交替易引发感冒。患儿会出现咳嗽、流鼻涕、喉咙痛、发烧等症状,也会存在烦躁不安、食欲不佳的情况。儿童感冒后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不可以擅自使用药物。

感冒的预防主要是要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让孩子多晒太阳、多锻炼。运动后需要为孩子换上干净舒服的衣服,避免着凉。儿童的穿着也很关键,太多太少都不行,家长可以经常摸摸孩子的背脊和手,以小手温暖、背脊无汗为最佳。除此之外,室内需要经常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流通,但应避免吹穿堂风。感冒流行的季节,孩子应减少去往人流密集处,避免接触感冒病人,或是导致病情加重、引发其他病症。儿童感冒以后需要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喝果汁也是可以的。饮食方面需要以流食、软食为主,减轻患儿消化道负担。一般来说,儿童感冒预后良好,但也存在引发喉炎、气管炎、肺炎等疾病的可能,需要仔细观察。

5.急性支气管炎

患病初期,孩子可能存在高烧、鼻塞、咳嗽、痰多、呼吸不畅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加剧的情况。

对于该疾病的预防,需要保证孩子的休息质量,特别是存在发热状况的孩子。日常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主要是流食、半流食,多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不可以食用刺激性食物。为患儿营造良好恢复环境,保证室内干净舒适,注意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6.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微生物,其中一种是肺炎支原体,常引发支原体肺炎。这种疾病既不是细菌性肺炎,也不是病毒性肺炎。以往,人们对于支原体肺炎的认识程度是不足的,缺少重视,但近年来,该疾病患病人数逐渐增多,引发人们关注。

对于该疾病,首先需要保证孩子的生活环境温度适宜、空气清新且流通。日常需要吃易于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保证营养、水分摄入均衡、充足。此外,由于支原体肺炎可引发小流星,因此,儿童应避免与有疾病史的人接触,做好呼吸道隔离工作,减少较差感染情况。家长应教会患儿咳痰,将呼吸道内分泌物有效清除,保持呼吸道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