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验中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血常规检验中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临床效果分析

徐军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中医医院   723500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20年2月-2021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10患者展开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单独检验组(55例),联合检验组(55例);单独检验组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联合检验组行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两种检查方法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联合检验组红细胞(90.91%)、血红蛋白(89.09%)和血红蛋白(87.27%)均高于单独检验组红细胞(81.82%)、血红蛋白(56.90%)和白血红蛋白(76.36%),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验组的嗜酸性粒细胞、中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检出率均高于单独检验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进行检验,诊断准确性、有效性较高,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常规检验;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应用效果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诊断中较常见的一种检查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检验的方式,来观察患者血液系统的具体情况,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1]。在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时候,由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技术具有检测时间比较短,便捷快速,以及操作较为简单等非常多的优势和优点,在临床检验上受到广泛应用。但该项技术也同时存在许多影响因素,而且不能对血液标本中的细胞形态学进行有效观察,比较容易发生漏诊,或是误诊的情况[2-3]。所以,本文就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应用于血常规检验所起到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现作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20年2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血常规检验患者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工作,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进行分组,即分为单独检验组和联合检验组,每组各55例,单独检验组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联合检验组行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单独检验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31~61 岁,平均年龄为(46±15)岁;体质量指数为17~26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1.50±4.5)kg/m2;联合检验组男31例,女24例,年龄30~62 岁,平均年龄为(46±16)岁;体质量指数为17~27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2±5)kg/m2

1.2方法

1.2.1单独检验组

于早晨患者空腹状态下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迈瑞bs-300型)采集患者的肘静脉血2ml,进行10min离心处理,转速为1000r/min,完成处理后,进行上层血清的分离,并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予以检验,且在此过程中,需严格依照相关操作要求进行。

1.2.2联合检验组

采集患者检测血液2小时后,制定完成血涂片,具体操作为:

(1)于抗凝试管中提取患者1滴血液标本,轻滴于载玻片一端后倾斜玻片45°,以红细胞可均匀涂抹于载玻片上,并将其处于自然状态下进行晾干;

(2)待晾干之后,将瑞氏染色液滴于载玻片上,再次倾斜玻片以使血膜完全被染色液覆盖;

(3)静置2-5min后,滴入磷酸盐缓冲液并保持10-15min;

(4)使用双蒸水冲洗载玻片直至流出清凉水,冲洗时动作尽量轻柔,并将其自然晾干,而后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1.3观察指标

观察在红细胞检验中出现血小板凝聚、出现异性淋巴细胞情况,血液中是否有出现中毒颗粒异常改变的情况,以及血小板和核红细胞是否出现中度及以上改变的情况。观察并分析血常规相关指标阳性检出率情况,对两组两种检验方式检查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细胞的阳性检出率进行分析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对此次研究结果,运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来统计,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组间差异;用[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差异性用x2检验,P表示差异显著程度,(P﹤0.05)时,表示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则表示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种方法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检出情况

相较于单独检验组来说,联合检验组的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检出率均比较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检出情况 [n,(%)]

组别

例数

红细胞

白细胞

血红蛋白

单独检验组

55

45(81.82)

42(76.36)

39(70.91)

联合检验组

55

50(90.91)

48(87.27)

49(89.09)

x2

--

3.508

4.001

10.329

P

--

0.001

0.001

0.001

2.2比较两种检验方法临床指标检出情况

联合检验组的单核细胞、中粒细胞以及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单独检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种检验方法临床指标检出情况比较 [n,(%)]

组别

例数

中粒细胞

淋巴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单独检验组

55

47(85.45)

48(87.27)

49(89.09)

46(83.63)

联合检验组

55

52(94.55)

53(96.36)

53(96.36)

51(92.73)

x2

--

4.601

5.498

3.918

4.135

P

--

0.001

0.001

0.001

0.001

3讨论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检验方法,不但可通过该检验了解患者实际身体状况,而且还可对患者其他情况进行观察,比如血液系统疾病及造血器官功能情况等。就目前而言,血细胞分析的技术逐渐呈现出全程自动化的检验特点,如网织红细胞技术分类,又如红细胞参数计算和分类,以及外周血推片、染色等,并且可将检查结果为依据生成检验报告单,有利于临床诊断、治疗等[4]

在临床血常规检验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检验项目便是细胞形态学的检验,对患者血液标本中的具体细胞形态学情况予以有效观察,可有助于患者病变情况的有效评估,特别是在患者产生疾病时,患者的细胞数量变化一般都不是很明显,但通过细胞形态学检验,可充分反映出患者病情进展情况[5]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检验组红细胞(90.91%)、血红蛋白(89.09%)和血红蛋白(87.27%)均高于单独检验组红细胞(81.82%)、血红蛋白(56.90%)和白血红蛋白(76.36%),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验组的嗜酸性粒细胞、中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检出率均高于单独检验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血常规检验过程中,通过应用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验,可有效提高检出率,且具有较高的检验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程秀艳.血常规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02):53-55.

[2]方向,蒋婧.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黑龙江医学,2021,45(23):2549-2551.

[3]纪玉红.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17):205-207.

[4]罗明跃.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效果观察及检出率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24):59-61.

[5]孙亚杰.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23):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