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的防火疏散设计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高层建筑的防火疏散设计策略

潘雪瑜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

摘要:随着我国超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超高层建筑火灾隐患综合治理问题逐渐受到了多方关注。为了提升超高层建筑质量,应当充分按照我国当前施工设计管理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结合超高层建筑的实际特点,在设计过程中针对超高层建筑的防火疏散问题,设计出有效的防火疏散方案。只有加强超高层火灾预防管理工作落实,加强火灾疏散设计管理工作推进,才能进一步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防火疏散设计策略

在超高层建筑防火工作推进的过程中,要想充分的发挥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质量,降低消防安全隐患产生,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超高层建筑消防防火疏散设计进行重新的规划分析。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想全面增进防火疏散设计工作质量,就应当结合超高层建筑的实际特点综合分析,进一步分析现阶段超高层建筑防火疏散设计推进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加快思维转变,提升工作落实,才可以有效的避免火灾隐患的产生。

1超高层建筑的消防特点

1.1功能性多,火源点多

超高层建筑本身的建筑主体过高,内部的功能使用较为复杂,大多数的主体建筑底层有很多裙楼,一般都会作为商场、娱乐、餐饮等功能性服务场所进行使用,主体建筑内部多以住宅、办公等功能进行使用。且超高层建筑本身的内部设备数量相对较多,为了实现综合负荷,往往会设置供电、厨房、暖通、给排水、环保、交通等多种基础设备。在一定的空间环境下,人员数量相对较为密集,这些特点就决定了超高层建筑内部的火灾隐患问题相对较多。

1.2竖井较多,可燃物较为集中

超高层建筑为了实现通行的便利,往往会设置相对垂直的楼梯间、电梯井,为了满足管道的实际需求和使用服务需求,一般的排烟道、管道井都是以封闭不严的垂直管道为主,这些管道数量相对较多,且分布得较为集中,当火灾产生之后,通过上下、内外的热风对流,就会产生烟卤效应,不仅会助长火势的蔓延,也会导致火灾的覆盖面积逐渐的增大。超高层建筑本身的建筑高度相对较高,烟卤效应发挥的作用也会较为明显。

1.3安全疏散难度大,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超高层建筑着火之后,要让内部人员第一时间完成疏散本身的难度就相对较大,因为内部人员较为密集,导致避难的环境空间也相对狭窄。由于火灾产生之后正常使用的客运电梯都会停止使用,消防电梯的使用都以消防队员使用为主,消防云梯本身的工作高度也相对有限,因此楼梯间就是人员安全疏散的主要渠道。但超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相对较高,距离地面的垂直疏散距离较大,人口的密集也增加了疏散时间,尤其在火灾产生之后,建筑内部的人员心理都较为紧张,多数情况下疏散过程中会出现不配合的情况,导致疏散的难度相对较大。

2超高层建筑疏散设计相关策略

2.1整体布局方面

为了降低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可能性,促进快速灭火,应从建筑整体布局出发,结合消防需求和潜在的火灾隐患问题,对建筑物内的空间布置进行优化设计,防止火灾在超高层建筑中迅速蔓延。首先,在设计和施工的初始阶段,应确保超高层建筑与其他建筑之间的安全距离,防止火灾迅速蔓延到其他建筑,减少建筑倾覆和倒塌的风险。其次,超高层建筑的设计应提供足够数量的逃生通道,以确保消防车和消防员以及其他紧急服务单位顺利进入。超高层建筑物周围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如果无法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可以沿着超高层建筑的长边设置消防通道,通道应铺设硬质地面,沿一条长边或建筑物地面部分周边长度的1/4连续铺设,其承载能力应符合大型消防车的负载要求。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00m且距建筑外墙宜大于5.00m,消防车道上空4.00m以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道成回车场,回车场不宜小于15mx15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x18m。消防车道下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消防车辆的压力。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地,应设消防车道。

2.2设置内部避难层,强化防火疏散功能

超高层建筑必须在建筑内部设置避难层,供暂时无法离开建筑的人员使用,从而提高超高层建筑的消防疏散能力。由于超高层建筑的楼层高,建筑高度高,即使满足消防疏散设计规范要求,发生火灾时,仍容易有少数人不能及时疏散。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充分考虑火灾时的疏散功能,在建筑内设置避难层,便于火灾时暂时无法疏散的人员集中到避难层,从而保护这些人员的人身安全。考虑到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避难层的设置应选择中央或上部空间,避难层之间的高度差应限制在50米左右,并确保至少有一个可操作的外窗,避难层内墙的耐火时间应≥1.00小时。

2.3超高层建筑的应急报警设施的设置

应急报警设施在超高层建筑的防火疏散设计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和作用,超高层建筑每一层都需要安装防火报警装置和灭火器,并确保在紧急情况发生时,每一个安全出口、楼梯口以及洗手间的位置都已安装了报警装置。防火报警装置在超高层建筑的防火疏散设施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应定期检查,确保设备可以正常使用。一旦发生大型的火灾,报警装置才能够及时进行报警,为救援人员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有效阻止火势进一步的蔓延,防止不必要的损失,最重要的是,能够及时提醒处于危险中的人们,使他们及时进行疏散,尽可能的逃离火灾现场,进行一定的自救。

2.4科学设计疏散楼梯及安全出口

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的设计是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紧急疏散人员的客观因素,只有逃生通道合理,才能更好的开展人员逃生和消防工作,设计时要让每个楼层每个区域的人员都能就近找到合适的逃生通道,提高疏散效率。对于疏散楼梯的设计不能过于狭窄,楼梯内禁止摆放物品,要配置照明设备和相关应急安全标识,楼梯内部构造要尽量采用防火材料,防止火势蔓延影响逃生。安全出口要分布均匀,与疏散楼梯相呼应,要采用防火的安全门,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有效进行火势的阻断,疏散区域尽量不要设置太多台阶和高门槛,避免逃生过程中摔倒引起的踩踏,影响撤离速度。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增加,超高层建筑逐渐走进了公众的视野。但是,近几年我国的超高层建筑火灾发生的次数逐渐增多,除了超高层建筑数量增多的原因外,还因为建筑师对于超高层建筑的防火疏散设计不够到位,因此应结合超高层建筑的特点,科学的设计防火疏散方案,才能真正提高超高层建筑的质量,保证建筑使用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宏.超高层建筑的防火疏散设计困境及优化策略[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03):44-45.

[2]何萍.超高层建筑防火疏散设计的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20,6(10):51+53.

[3]崔远奇.超高层建筑防火的疏散设计探究[J].江西建材,2016(18):33-34.

[4]黄鑫,倪照鹏,张彬,路世昌,刘鑫.各国超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要求比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7,36(09):1212-1214.

[5]崔远奇.超高层建筑防火的疏散设计探究[J].江西建材,2016(18):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