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测绘技术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3S测绘技术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

樊静

内蒙古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010000

摘要:我国地域广阔,自然资源种类丰富,对测绘工作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将3S技术应用到自然资源测绘工作中,可以简略测绘工作程序,帮助测绘工作摆脱时间、空间以及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同步提升测绘工作效率、精度、准确性,并充分发挥测绘信息在决策环节的辅助作用。基于此,面向自然资源测绘过程,探究3S技术的有效应用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3S测绘技术;土地整治;应用

1.影响3S测绘技术在土地整治中应用效果的主要原因

首先,测量方式的选择。土地测绘所应用的方式方法相对较多,同时土地整治工作的每个阶段对土地测绘技术所提出的要求也存在差异。所有完整的测绘工作都涉及多个工序,各个工序都极易对测量成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选取适宜的土地测绘技术对土地测量工作而言十分关键,借助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才可以对土地测绘工作予以优化,以此取得符合质量标准的成果。其次,人为因素。一直以来,人不仅是土地测绘工作的主导者,同样是土地测绘工作的落实人员,因此其操作水平、专业技术水平以及工作经验与土地测绘结果之间具有极为紧密的关联。最后,地形地貌与气候环境。由于土地测绘工作主要涉及外业测量与内业绘制两个层面,加之外业测量结果的精准性以及时效性会对内业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外业测量属于土地测绘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然而外业测量同样会受到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环境的影响,若是地形复杂或是气候环境恶劣,不仅会对外业测量设备的精准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样会提高人为失误的可能性。

2自然资源测绘过程中的3S技术组成

在自然资源测绘过程中,3S技术是RS技术、GIS技术、GPS技术的统称,其均是依托计算机通信技术,融合跨学科研究成果,高效率采集、剖析、处理数字化空间信息的技术。其中RS(Remotesensing)为遥感技术,强调利用基于航空摄影技术的非接触、远距离探测方式(遥感器/传感器),对自然资源这一目标地物的电磁波反射特性、辐射特性进行勘探测量;GIS技术(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是地理信息系统,需要以计算机硬件系统以及软件系统为支撑,面向含大气层的整个自然资源分布数据,以位置与地理信息为核心,开展一体化搜集、存储、管控、核算、剖析、外显、概述作业;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其是精确度处于较高水平、无线电导航的定位系统,需要以人造地球卫星为基础,面向近地空间内自然资源,提供偏差更小的车行速度、地理位置、时间等信息。

33S测绘技术在土地治理中的实践应用

3.1遥感技术的有效应用策略

(1)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资源全要素、全覆盖、全天候监测是自然资源测绘工作的最新目标,这一目标的达成不仅需要发挥既有技术经验优势,而且需要增强遥感技术的应用。比如,整装建设高光谱、可见光、热红外等光学遥感,配合海洋水色、雷达、磁力、海洋动力、重力等多种观测手段,可以形成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全要素的遥感信息获取能力,顺利从周期性调查过渡到动态化监测。(2)在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全要素的遥感信息获取能力实现进程中,可以国内、国外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为依据,梳理自然资源常态化遥感测绘流程,细化自然资源常态化测绘标准。结合季度、月度、即时遥感测绘技术的突破,构建自然资源常态化遥感测绘数据库、平台,为自然资源要素变化测绘的自动化、规模化展开奠定基础。进而以年、季、月为单元,从影像保障、影像产品融合生产、变化自动发现、变化图斑处理、成果建库几个方面入手,进行自然资源卫星遥感测绘体系、自然资源长时序变化测绘数据库等产品的定制,为社会工作以及相关部门提供定制化、标准化的遥感影像信息在线共享服务。其中自然资源卫星遥感测绘体系主要是跟随自然资源高效率测绘需求,结合自然资源执法督察、专项整治、实施监督等工作急切需求,进行遥感测绘计划优化,保障自然资源测绘过程中遥感影像数据生产体系同时满足卫星资源、统筹应用需求,并达到不同类型变化图版自动处理、生产以及共享;而自然资源长时序变化测绘数据库主要是面向自然资源卫星遥感测绘仪数据集成要求,以自然资源遥感测绘过程为基础,融合社会经济统计信息、收集整理规划数据、专题数据。进而在一致的标准、规范下,利用建模语言,进行容纳测绘影像地图数据、变化图斑数据、专题数据以及统计成果的关系型数据库建设。在这个基础上,针对山东枣庄自然资源督查、树林监测、卫片执法(建构物、线形地物等新增违法用地早发现)、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生态修复、国土空间规划等需求,选择米级、亚米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按月度、季度或年度分批次入库,为专题图+测绘报告的自动化生成提供依据。

3.23S测绘技术在土地整理中的实践应用

在进行土地整理工作时,3S测绘技术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主要涉及数字地籍测量以及摄影测量成图等多种形式,所以,针对土地整理工作中所适用的测绘形式与技术都必须更具规范性与合理性。将土地整理工作当做基础,加强测绘形式的规范性与管理合理性的有效措施。首先,将测绘工作流程当作基础,对测绘技术设计等多方面内容予以强化。其次,严格根据我国相关要求,对测绘工作所涉及的内容予以合理的选择。然后,建设土地整理的管控体系,主要涉及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等多方面内容。最后,将相关工作要求当作依据,借助合理的措施,对测量工作的所有细节予以严格的管控。

3.33S测绘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实践应用

在现如今的土地利用及其规划中,GIS技术运用的十分普遍,借助这一技术可以构建一个功能性强大的信息系统,这一信息系统可以对采集到的所有信息数据予以进一步分析与整合,以此为土地资源的科学规划配置提供支持,进而让土地资源规划与相关工作流程都可以和现代前沿技术有机结合,不断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改善与自动化管理水平,如此一来就不需要借助以往人工的方式完成数据信息采集及其分析工作,从而减小测绘人员的工作压力,并提升其工作水平。科学技术属于第一生产力,而将3S测绘技术合理地运用于土地资源管理能够全面展现现代科技推动社会建设的事实。

3.4自然资源测绘过程中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效果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类型较为新颖的空间新相机技术,融合了现代计算机信息学科与传统地球科学优势,与遥感、全球卫星定位相辅相成。通过遥感数据、全球卫星定位数据的应用,可以搭建一体化信息搜集、处理平台。配合超大容量存储软件,可以实现对自然资源测绘相关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处理,并持续叠加数据、输出结果,为自然资源测绘效率提升提供依据。

3.5GPS技术在土地整理外业测量中的实践应用

由于土地规划设计环节对面积、高程以及长度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往往要求将实测比例尺寸必须超过1:5000的全要素地形图当做设计底图,并将1:2000的地形图当做工作底图。所以便能够借助GPS技术进行布设控制,然后再借助全站仪展开野外数据信息采集。对于首级高程控制点而言,需要借助四等水准展开联测。核心测量内容的实际地物位置、边界信息以及形状等,例如河流、植被、道路、居民地、桥涵、大口井以及输电线等。按照工程项目的主要特性,对仪器设备进行合理的选择。GPS技术主要是对项目区边界的信息进行采集,然而项目区若是处于复杂程度较高或是全站仪不便展开观测的位置,便能够借助GPS技术展开数据信息的采集工作,例如河道沟渠水底高程以及等级公路等。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测绘工作早已成为土地整治工作中最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全面贯彻于土地整治工作的各个环节,结合3S 测绘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让土地整治工作的数据信息收集效率与精准性有所提升,然而由于我国测绘工作和其他国家相比发展较慢,因此3S 测绘技术依旧有待完善,所以必须对相关问题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让3S 测绘技术能够更好地运用于土地整治工作,以此加强土地整治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邵金强,罗斐.3S技术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信息,2014(8):163,174.

[2] 郭秋燕,任向红 . 基于现代测绘技术在提高土地整治水平中的应用 [J]. 测绘技术装备,2013(4):71-7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