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危险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危险点分析

马旭朝

新疆伊科源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新疆伊宁市  835000

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电力行业在社会发展下不断进步。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通常会存在各种危险点,如果不能合理控制且消除这些危险点,就难以保证电力系统调度稳定运行。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存在的危险点,然后分析了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危险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危险点的有效控制措施,以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危险点;控制

引言

电力调度是电力系统的重要部门之一,在电网的运行中通过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对电力运行进行组织、指挥和协调,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电力调度的工作内容简单概括为采集数据、传输信息、数据处理、人机联系,具体是通过主变压器、断路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高压室开关、主控室的电源盘及控制盘盘面等设备采集数据信息,结合电网实际运行参数,监控人员提供的信息、生产建设开展等情况,对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状态做出判断,通过自动系统或电话发布操作指令,指挥现场操作人员调整发电机出力、调整负荷分布、投切电容器、电抗器等自动控制保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

1电力调度运行风险的影响因素

1.1人为因素

在进行电力调度工作时,相关调度人员的专业素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调度质量。如果负责调度的人员不具备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会给整体调度系统埋下安全隐患;若部分调度人员在轮岗与交接时没有根据规定进行检查与操作,会加大风险系数;若没有理解调度指令的含义,也会带来安全风险。调度工作不仅复杂,而且工作强度较高,调度人员容易产生疲劳感,导致执行指令时容易操作失误;部分调度人员因为施工时间较长,没有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导致指令的准确性下降,增加了调度风险;还有部分调度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及时发现问题的能力较差。

1.2管理制度不完善和监督管理不到位

(1)管理制度不完善。调度系统安全体系构建等有待进一步完善,泄露身份信息,系统信息丢失等,可能造成严重安全隐患。(2)工作人员安全操作的意识不强,操作不规范。(3)安全监管不到位,网络防护措施不强,给黑客和不法分子可趁之机。(4)电力系统数据利用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技术人员通过电力系统的数字仿真数据和设备采集的实测数据不够全面,采集数据之外有价值的信息可能是电力系统各种失稳模式、发展规律及内在的联系,如对数据不合理利用,可能造成电网运行的安全隐患。

2电力调度运行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2.1提升调度人员的专业素质

调度人员作为电网调度的执行者,需要根据电网的具体情况对运营模式进行调整,发出相关指令,对电网调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提高调度人员的综合素质是降低电力调度风险的重要方法之一。管理者要对电力调度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升其对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和专业素养,使其树立安全意识,并增加对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培训过程中,可以开展相应的无脚本预演,不断总结经验,让调度人员在实践中对运行情况进行预估,迅速发现问题,制订合理的应对方案。故障发生时,调度人员应深入挖掘电力事故的本质,进行整理归纳,汲取经验教训,避免再次发生同类事故。通过提升相关调度人员的专业技能知识,可以保证电网运行的平稳性,因此强化对电力调度运行人员的专业培训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外送培训、内部培训、专家亲自讲授等方法,使调度人员对电力调度运行的相关技能反复训练。在专业技能知识培训方面,内容主要包括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电网事故处理等,同时不能忽略调度人员的现场实际运用,需要在调度现场直接讲解电力调度工作,让相关人员更加深入地理解电网调度的专业知识,进而提升调度人员对电力设备的掌控能力。

2.2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制订应急预案和风险防控措施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制订应急预案和防范措施,并贯彻落实,同时强化人力资源的调配。通过自动化管理系统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进行有效分析,确定电力系统整体的安全运行范围,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电力系统运行进行模拟仿真,定期开展事故应急演练工作,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制订应急预案和防范措施,把运行风险降低为零或者降低到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保证电力调度安全运行。加强防火、防盗、防伤亡等措施,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和安全性评价工作,力求降低事故风险。并将做好设备日常巡视检查和特殊天气特殊巡视工作。

2.3积极完善风险预测预警机制

要想确保电力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真正满足电力用户的持续安全用电需求,必须要不断引进完善的风险预测预警机制,迅速找到电力系统调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而且在第一时间将警报发给调度人员,进而方便调度人员结合风险类型以及形成原因,制定有效的措施,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并且也要结合最近几年工作情况发生的变化,不断更新与优化风险预测预警系统,保证其内容是十分完善的,加强识别潜在风险的能力。同时,调度人员必须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工作责任感,快速记录系统发布的警报,而且合理安排专人处理,做到全程动态的监管。除此之外,也能够引进信息化系统,利用计算机来全程跟踪以及动态识别电力系统的潜在风险,而且充分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计算机能力,使预警更加紧缺,加快危险点的识别速度,以获得显著的控制效果。

2.4加强电力调度设备维护,降低监控系统风险

电力调度运行监控中的电子设备和外部环境对电力系统工作稳定性形成的风险因素需要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改良设备外部环境两种途径进行控制。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先要学习他人先进的科学技术,优化和改良现有的工作流程和设备,弥补现有电力调度运行监控设备缺陷。要用性能较好的新设备替换常常出现问题的旧设备,这一措施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设备层面造成的电力调度运行监控故障问题。在引进新设备时需要注意对比设备的质量规格、使用性能等,尽量选用质优物美的新设备,从而提高电力调度的可靠性和效率。

改良设备外部环境要优化电力调度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工作环境。一方面,要优化现有工作环境,尽可能地单独设置设备,保证设备工作电源的持续稳定性,同时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时环境的温度、湿度,避免闲杂人等靠近,最大限度地消除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进而提高电力调度运行监控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另一方面,要加强日常检修维护,注重设备性能、使用状态、工作环境的检查,发现可能会影响设备工作的其他因素,尽可能地保证设备工作外部环境的稳定性,从而促进电力调度运行和监控工作的高效开展。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供电企业的工作人员而言,必须要正确认识到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不可避免存在危险点,调度人员必须要迅速发现这些危险点,而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尽可能将这些危险点对电网带来的影响控制在最小化,确保用户可以正常用电。并且供电企业必须要积极开展专业培训,比如:安全培训以及技能培训等等,使调度人员充分了解信息化技术,形成较强的责任感,认真执行监测计划,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邵笑凡.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J].中国设备工程,2021(04):179-180.

[2]刘国瑞.浅谈电力调度运行管理现状及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0):140-141.

[3]张红.浅析加强电力调度运行质量的途径[J].数字通信世界,2017(10):229.

[4]李苗.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潜藏的风险隐患及防范对策[J].中国设备工程,2021(04):170-171.

[5]邵笑凡.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影响[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0,4(12):94-95.DOI:10.19772/j.cnki.2096-4455.2020.1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