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解放思想的理论和实践维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论解放思想的理论和实践维度

李作清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150020

在深化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解放思想是打破主观偏见和习惯势力束缚的思想武器和物质武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进程表明,解放思想贯穿改革开放全过程,是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保障之一。思想解放思想要处理好理论和实践、历史和时代的关系,即 “道”与“术”的关系,“道”是解放思想的内容和逻辑,指向本体;“术”是解放思想具体路径、方式和方法,指向具体手段,为“道”的表现。在解放思想的思维和实践中“道”和“术”的关系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要么理论过多轻视了“术”的实践能力,要么过分强调方法忽略了“道”的引领作用。因而,厘清解放思想中“道”与“术”的关系,阐明两者的辩证统一,与时俱进地延展解放思想的内涵,拓展解放思想的方式,就成为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和实现社会历史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解放思想的理论之维

解放思想是打破主观偏见和习惯势力,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始终是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先导,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武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事求是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东北振兴作出了重要指示,把解放思想放在了首位,指出东北振兴就要把解放思想作为“总开关”,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下,结合黑龙江省发展实际,黑龙江省要想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就离不开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驱动器。

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解放思想具有同质性。解放思想是指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的基本内容是实事求是,其特征是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不是先验概念或者自明公理,解放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一致性或者同质性需要逻辑、历史和现实的论证。一是“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解放思想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著中没有直接对应词,但马克思恩格斯基本思想始终保持着对现实的反思和批判,重视“现实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的主客体生成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序言中一再强调构建一个形而上学的传统哲学的封闭体系不是其理论目的,理论的闭环是旧哲学的方式,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体系是“改造世界”开放思想体系。马恩的理论特质已经抛弃了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和唯心主义的纯粹抽象性,在整个理论的建构上就是对旧哲学的批判和对人的思维立场、观点和方式的解放。二是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解放的思想武器。马克思在《论犹太人解放》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对解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马克思指出宗教解放和政治解放并不是全部人的解放,是资产阶级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对自我解放的实现,是对资产阶级利益的最大化,而真正的解放是无产阶级肩负的在实现自身解放基础上的人的解放,也只有被资产阶级压迫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才能真正摧毁资本主义整个制度,消除阶级压迫,实现人类解放。这要求无产阶级要实现人类解放就必须掌握自己的理论武器,破除资本主义思想束缚。要掌握理论变为现实的能动力量,变理论批判为变革现实的物质力量。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解放思想中的指导地位。解放思想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方法和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变革世界的思维方式。只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真正认识思想解放的真义。解放思想就是“感性人的活动”,是主客体的辩证活动。必须实事求是客观总结时代发展特点,与时俱进地在感性现实的变化中破除主观偏见和迷信寻找世界变化的规律。学懂弄通的思想之“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黑龙江必须以思想之“道”为方法,必须结合自身的历史和现实来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做实龙江事业,与时俱进的解决体制机制问题,深化改革。一方面,要坚持解放思想理论认知的长期性。解放思想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龙江发展必要条件,长期与龙江发展共存。很多领导干部有把解放思毕其功于一役者,没有领会解放思想是进行时,无法把解放思想贯穿龙江振兴全过程,出现了间歇式、阶段式的解放思想。工作中解放思想变成了上有对策要求,下有政策的应对方法,解放思想不仅无法发挥其长期功效,甚至变成了工作上的所谓“业绩”。另一方面,要明确解放思想克服理论固话的艰巨性。思想解放从结构来说涉及到社会、组织和个体,从参与者涉及到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从思想层面涉及到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变化,从运行状态有抽象到具体、再从具体上升为抽象的辩证过程,思想解放面对复杂多变的历史和现实,决定了其解放的艰巨性。社会思维惯性和个人思想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要想打破思维定式和思维习惯需要强大的思想批判自我革新的毅力。个体要深挖思想根源,改变工作作风,严谨个人学风。工作中克服长期形成的体制和机制僵化和利益固化,改革不能患得患失,发展不能瞻前顾后。领导上要解放思想,敢做改革上的排头兵,发展上的领路人,学习先进经验上的 “破冰者”,发展的蓝海上的“舵手”。但因循守旧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增加了思想解放的艰巨性。即不能面对发展的形势和时代的变化,在面对机遇上无法捕捉发展机会。典型的是“三大动力”的改革始终无法有效的寻找体制机制改革的路径。在民营企业发展上对“三原”的认识不清晰,没有发展侧重点。

三是提高政治站位,在理论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方向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重要的政治立场,是中国发展和解放思想必须坚守的“道路”。解放思想不是自由思想的散漫和无限延展,不是海阔天空的思想驰骋,解放思想必须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解放思想要求“守正”,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守正”的基本特质之一。所以,解放思想要与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保持一致,在行动上保持一致,在价值取向上保持一致。首先,要坚持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不制造不和谐的声音,不搞阴奉阳违,不搞形式主义,不搞官僚主义。其次,在行动上保持一致。要按照中央的部署,有计划有安排的推进思想解放,不拖后腿,不掉队,把思想内生动力变为促进社会发展的蓬勃伟力。最后,在价值取向上保持一致。思想解放是变革不合理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财富的增加,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我省作为后发展省份,面临发展滞后性问题,必须保持提高政治站位,承担“五个安全”的责任同时,在同一性中寻找自身发展道路,在“守正”中“创新”。要注意如下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唱衰黑龙江发展声音频现,甚至是一些领导干部也有这样的思想,不仅和中央无法保持一致,甚至不能和省委保持一致,认识不到在深化改革中的龙江机遇。二是在主观思想中把自身等同于普通百姓,忘记了自身的领导干部身份和党员身份,在现实性中不能有效跟进思想解放,无法解放自我思想因循守旧,解放思想上不能积极主动,工作节奏拖拉,个人慵懒散现象严重。三是为学习而学习,为解放而解放,为站位而站位,存在着捞取政治资本的假站位、假一致的解放思想的“双面人”。政治很努力,思想很优秀,就是实践能力上不来,不能为人民服务,不能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二、解放思想的实践之维

解放思想是与时俱进的思想作用于时代和变化发展感性活动。解放思想的实践指向是发展变化着的时代,是发挥思想对现实的能动作用。其现实目的是在新时代打破各种利益固化的藩篱,深化和推进改革开放。以黑龙江解放思想为例,黑龙江必须抓住这个机遇期,迎接发展的挑战。就要求领导干部深刻领会思想解放之道,以龙江现实为基础,以深化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龙江各项事业的改革。打破各部门间的利益分割,地区间的利益分割,形成龙江发展的整体性格局,建设龙江一体化的市场。达到解放思想的实践效力,就必须认真研究解放思想的具体方法——术“术”即方式方法,以具体途径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推进思想解放。以理论为实践指导,以理论推动实践的变化,以变化的实践充实理论,从而实现理论的创新与实践的发展。

一方面,针对认识不足的问题要多渠道增加宣传,形成“灌输”态势,变成行动指南和内生动力。增加宣传,营造理论氛围。宣传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扩展宣传的途径。以报纸、网络、数字媒体、电视、广播和自媒体为途径,以车站、机场、地铁和商场为柱,构建解放思想的立体宣传模式。二是优化宣传内容。解放思想宣传要有好的内容。好的内容不仅要内容详实、体例清楚,更要注意受众群体的特点,以“易记”、“易懂”和生动的内容来抓住人心,增强广大群众接受的时效性。宣传的目的是为了“灌输”,其实灌输并非指填鸭式的硬塞,列宁在形成无产阶级意识中注重“灌输”理论的运用,用灌输的方式,把解放思想不断的深入到主体的思想中,排除掉 “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思想模式和经验主义的束缚。

另一方面,解放思想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为了解放思想而解放思想。在保持与中央一致性的同时,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各地发展具有不均衡性,个人认知具有差异性,一刀切违反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违反了思想解放中实事求是的基本精神,不仅不能解放思想,反而是对思想认识的戕害,是对正确认识的遮蔽,在实践中必然对现实造成影响,甚至是反制。解放思想不能为完成解放思想设定具体的目标和完成阶段,解放思想是为了深入社会和时代内部,认识地区发展的症结,总结地区发展的优势,破除阻碍地方发展的羁绊,这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感性材料发生变化,认识和思想必然要进行调整。而设定目标和完成时限,会导致一些地方和部门为了完成目标而弄虚作假,形成解放思想的假象,实则是新的本位主义和形式主义。针对空谈主义和发展实际,增加调查研究,增加对实际情况的了解,作出科学超前的规划,引领社会发展。要深入的推进以点带面,全方位的解放思想。解放思想要从党员干部和政府部门抓起,要从作风和能力建设入手,但不能仅仅停留在党内和政府部门。要以党员和政府部门为点,带动整个社会在思想和实践上的全方位的解放思想的对象是不断发展的社会历史。

总之,实践构成了思想解放的温床,现实推动思想解放。解放思想是理论与实践深刻且生动的互动。以解放思想的生动实践实现思想解放,以开放、包容创新的思想推动伟大实践的深入和发展,揭发伟大的社会发展力,实现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