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学校管理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3

关于农村学校管理的思考

王冬梅

福建省南安市五星中学  362341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教育教学水平整体显著提升。但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问题仍然比较棘手,学校管理已经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对农村教育管理现状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抓住课堂主阵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搭建学习平台,唤醒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体系的对策和基本思路。

关键词:农村学校 管理 策略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教育教学水平整体显著提升。但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问题仍然比较棘手,学校管理已经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我国农村学校特别是薄弱学校的发展,影响着中国整体教育公平实现的可能性。诚然,教育设施、师资配备的差异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待遇上的城乡差异等教育因素的缺失和不平等是影响学校教育发展的条件性因素。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优质的教育资源不断向城市倾斜,优质生源的流失,以及留守农村的孩子得到的家庭教育支持有限,各种客观和主观因素导致农村教育和城市学校教育差距明显。但我们要正视差距,寻找原因和对策来发展农村教育。农村教育是国家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农村学校管理模式面临着国家教育战略化转型和多样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教育部门应重视对农村学校管理层面的建设,学校管理者应认真分析校情,提高管理效能,促进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抓住课堂主阵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教书育人是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而人的培养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看到非常明显的效果。我们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和充满变革的时代,需要应对和处理的事情非常多。每一位教师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面面俱到,就可能出现杂而不精的情况。当教师把精力分散在很多方面,还奢望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这一般是不可能实现的。作为一名教师,首要和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当你在这个最基本的点上能静下来,能胜任的时候,再去兼任其他工作,才有可能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有一位名校的教务主任说了一段话:当一名教师在教学上做得不够好的时候,我们就会考虑学校是否给这位教师过多的任务,就会考虑减轻该教师的任务量。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先把教学做好了,在自己的主阵地上获得认可,才去考虑其他的可能性。教育是一种精力消耗极大的活动,教师在工作中要有主次之分,要有先后顺序。对学校而言,我们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对学校最有意义的事情上,集中精力做最重要的事情。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生命线,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要给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尽量少消耗教师,尽量少布置无效劳动,给教师腾出时间和空间用来做有益的事情。当学校把教育教学放在学校发展的最优先方向,穷尽一切可能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后,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会不断提升。当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这个关键的点解决后,学校发展的其他问题也就能够顺其自然地得到解决。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需要降低时间成本、杜绝形式主义。轻负担必然带来高效率,只有从制度和管理层面改变教师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应付检查考核的情况,才能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效率。教育系统的形式主义管理模式在基层根深蒂固,主要表现在督查考核频繁,大会小会不断。有些领导很喜欢开会,动不动就将教师召集起来开大会,实际上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这对教师精力是一种极大的消耗。学校要减少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要深耕细作,扎扎实实做教育。学校管理者要转变意识,给教师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研究氛围,激发教师的创造活力,引领整个教师团队实现自身的价值。一旦学校把良好的学术氛围的创建作为学校管理的重点,致力于促进教师提升专业素养,那么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就会充满使命感和敬畏感,就会孜孜不倦专注于专业的提升。笔者学习过的一所名校给了教师很大的自主空间,教师对自己的课堂充满了敬畏感。每一年寒暑假备课组长就组织组员集体备下一学期的课,各成员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二次、三次备课。对每一节课的精益求精让教师每一堂课都有不一样的新意和专属于个人的风格。我听课时想起周汝昌一句话:名师上堂,正如名角登场,你没见过那种精气神,一招一式之美,一音一字之妙。只要教师有教育教学的使命感和敬畏感,他们就会去充分解读和掌握教材,去对教材进行适当的知识拓展,去细抠每一个知识点,不断寻找新的突破点。长此以往,每一位教师将具备充足的知识储量,成为一个移动的知识库,就能驾轻就熟应对教育教学。学校应抓大放小,以教育教学成效作为管理考核的主要导向,促进教师在教学上不停留,不懈怠,不止步,永远向前。专注于管理的实际成效,就能使得老师像一台永动机,不断鞭策自己在教育得路上一路学习,一路前行。

二、搭建学习平台,唤醒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

教师发展是教育、教学日常工作能否实现优质的根本保障,学校的发展主要依靠内生力的增长,只有教师认同并愿意为教育教学投入更多的精力,使教学成为内心的一种召唤,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才能更快地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只有教师深耕课堂教学,在自己的日常教育实践中主动成长,最终成为自我主动、自觉发展的主体,优质的教育公平的实现才有存在的可能性。教育是以培养人为主要特色的社会性活动,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人,要以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必定充满了对每一个人的深刻尊重与关怀,教育的本质是唤醒人,成就人。

教师的专业是教师作为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但学生对教师的判断,不拘泥于教师的专业,更多的是教师在课堂上所呈现出的完整的个体。优秀教师拥有与众不同的教学特质,他们饱含热爱,能不断地从孩子身上发现美好的东西,善于换位思考,善于倾听,有同理心和共情能力。一位充满活力、情感积极向上的教师能更好地启蒙、引导和激励年轻的一代。优秀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始终不忘初心,始终牢记教育的起点,做到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找到教育的方法。教育是一种使命,教师事业始终是对人的一生负责任的事业。教师的一生应该是在帮助别人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追求自身生命的发展和完善,这是一个与生命同在的无止境的过程。

回归发展的本质我们都明白真正的成长是个体化的行为,而不是群体行为。建教研平台,给教师创造一个平等对话的舞台。在这个平台中新老师能通过老教师的引领示范和经验分享快速成长起来,老教师能通过新老师的带动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最终形成一个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学习共同体。教育最终的发展都要落实到个体的成长中,只有个体内心觉醒、认同与投入教育教学,并愿意花时间和精力不断实现自我提升,才有可能带来个人与学校双赢的局面。有效的学校管理要讲究层级扁平,要引导教师自我激励,自我驱动。

三、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体系

不同学校要根据校情差异,精准定位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学校的管理者特别是校长要具有民主理念和变革的力量,有效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学校高层领导者的管理水平往往决定了学校发展的上限。学校中层干部是学校规章制度能否顺利执行的关键因素,在组织结构运转中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目前的基层学校,中层干部干活多,待遇少,教师担任中层干部意愿不高,有能力的教师不愿担任中层职务导致很多学校中层干部的管理和协调能力不强。如果学校分管的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的执行力不强,就有可能降低学校的工作效率。基层学校 “一个人干活,三个人监督”的现象,容易导致执行流程紊乱,组织机构臃肿,人际关系复杂。很多基层学校,在学校各项任务的分配中,往往是会跑的马儿多干活,能者多劳,能力出色的老师马不停蹄埋头于学校日常的繁琐事务中,教育教学能力比较平庸的老师反而可以悠哉地享受半退休状态的生活,不用在工作中承担更多的责任。更可怕的是教师干多干少一个样,有干没干在待遇上并没有得到明显的区分。学校行政干部和一些多承担学校工作的教师普遍反映,要求严一点、任务重一点都不怕,最怕多做事,多担责。如果缺少相互信任,不能形成明确的管理理念和有效的管理制度,学校管理的工作效率将大打折扣。

学校的各项评聘制度是学校教师和学校管理层之间、学校教师之间矛盾的导火线。学校的教师之间、教师与中层干部之间缺少真诚对话和合作,个别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凭经验人治,容易形成小团体、小帮派。加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可能出现教学质量在教师评优评先、教师职称评聘中占比不高,或者一锅端同进同出等现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能有效地根据学生起点和终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鉴定和评价。学校的组织机构强调分工的明确性,每个岗位上的行政人员、教师及职员都有固定的职责和权限。这虽然有利于各司其职,但常常造成彼此之间协作上的欠缺,出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教师大多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时刻变化的问题,教师的课堂活动与其他教师的课堂活动相互隔绝而不是相互依赖。教师几乎不会向领导反映独自经历的困境,倾向于单独面对解决问题,恰当的向上交流产生了困难。上级领导也很少主动走进教师的世界,较少关注教师的愿望和意见。信息的传递是单向,自上而下的,教师往往成为执行领导的意志和策略的一枚棋子,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较大,难以进行有效的沟通。

和谐沟通是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基石。学校内部,不同的利益主体对学校有不同的目标诉求,学校管理者要去行政化,要本着服务的态度,与教师站在平等的位置,积极回应教师的各种忧虑和问题,要鼓励教师敢于向学校中不合理的现象和规则挑战,要通过沟通消除教师与学校管理层、教师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学校的管理者要有大局观意识,决策必须综合权衡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把学校内部的不和谐因素降到最低,不能顾此失彼。学校要建设精简的组织机构,领导要适度授权,中层干部要业务精湛,责任意识强,有一定的沟通和协调技巧。学校要建立合理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从制度上帮助教师扫除障碍,让他们能冲锋陷阵,愿意为教育教学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不用过分经营人际关系,没有后顾之忧。总而言之,农村学校要加强管理效能建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高商刚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对策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9).

[2]杨国欣.学校教育管理中的人本思想探讨[J].教学与管理,2013(2).

[3]李科.和谐管理理念对中小学管理的启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7).

[4]迎秋.浅谈农村学校管理[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5).

作者简介:姓名:王冬梅 学历:教育硕士 职务:教务处副主任 职称:中学高级 研究方向: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