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的防汛准备与抢险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水利工程的防汛准备与抢险策略

刘国安

天津市东丽区应急管理事务中心    天津  300300

摘要: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均快速发展,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成绩,特别是水利行业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水资源作为城市建设发展中的重要条件,随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促使其对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对经济发展区域,一旦出现水资源问题,势必会给经济带来极大的影响。因而在此背景下,做好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防汛和抢险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就围绕目前水利工程防汛工作情况,展开深入探究,并提出具体的抢险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汛准备;抢险策略

引言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各地区各有关方面深刻认识当前复杂严峻的防汛形势,立足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进一步压实防汛抢险救灾责任,深入排查整治江河洪水、城市内涝和山洪、台风等重大风险各类隐患,加快补齐防汛排涝工程设施短板弱项;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强化基层应急处突能力,及时发现和处置险情;不断加强实战化演练,提升抗洪抢险能力,及时果断转移受威胁群众,将各项防汛救灾措施落实落细。

1.东丽区防汛现状和水利工程防汛必要性

东丽区位于天津市东部,西连河东区,东接滨海新区,南、北分别以海河和金钟河为界,全区地势平坦,低洼盐碱,防汛灾害呈以下特点:一是受温带季风型大陆气候控制,降雨多集中在汛期,占全年降雨的84%,且主要集中在几次强降雨过程,极易发生内涝。二是海河、金钟河承担行洪任务,经常高水位运行。三是上游来水往往与内涝和海潮遭遇,加重灾害,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雨情水情特点,决定了东丽区“上防洪水、中防沥涝、下受海潮顶托”的立体防汛格局。经多年建设,全区已形成较完善的防洪排涝体系,主要水利工程包括河道、堤防、泵站、闸涵,沟渠,并且处于由永定新河右堤、独流减河左堤、海挡和西部防洪堤构成的天津市城市防洪圈内。水利工程具有防汛作用,特别是河道堤坝、水闸等。在具体工程建设中,河道堤坝的建立能够对河流进行引导,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洪水出现,为抢险工作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对于水闸的修建,在使用中具有蓄水功能,也就是对洪水带来的降水量进行有效汇集,并在其排水沟槽的辅助下,逐渐渗入下游区。

2水利工程的防汛准备与抢险策略

2.1加强监测预警和会商研判

各地要做好气象预警与应急响应信息实时共享,建立健全直达基层责任人的气象红色预警“叫应”机制,强化气象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机制,落实“关、停”等强制措施;强化气象红色预警县域防范应对指导,闭环管理、关口前移。科学精准分析研判暴雨、洪水、滑坡、泥石流、城市内涝等灾害发展态势,坚持一个过程一个过程分析,一场降雨一场降雨应对,把握重点时段、重点地区、重点水域、重点水库调度、重点防范部位,有针对性地组织会商研判和安排部署相关工作。

2.2完善防汛工作预案

为确保防汛工作顺利进行,相关单位则要积极建立健全预防和预警、善后等相关工作机制。在整个防汛工作预案完善中,组建防汛抢险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必须要予以重视。抢险队在组建中应由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牵头进行。完成后,还要定期组织防汛专业团队进行演练。在此环节中,相关部门还可通过知识讲座、宣传材料发放以及教育宣传栏设立等,不断强化人员对水利工程漏洞等常见汛情的定义。

2.3突出抓好危险区域群众转移

入汛以来,因洪涝灾害紧急转移安置人数较近5年同期均值翻了一番,而洪涝灾害造成伤亡人数下降近六成,充分证明提前转移避险是减少人员伤亡的有效措施。各地要继续坚持预防为主、避险为要的原则,坚决果断做好危险区群众转移避险工作,确保应转尽转、应转必转、应转早转,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

2.4推进防汛应急抢险信息化、现代化建设

在防汛应急抢险方面,一是优化设计、重新配置,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先进设备,淘汰或更新旧设备,用先进设备取代陈旧设备,用材料先进配套设施代替陈旧设施,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提升防汛抢险设备运行、人员协作能力,从而提高防汛抗旱应急抢险的先进性,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为防汛抗旱应急抢险提供现代化基础保障;二是构建智慧化抢险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无线宽带、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与抢险信息系统的结合,实现水利信息共享和智能管理,从而协助抢险管理达到“智慧”状态,使应急抢险的管理、服务、决策工作,更加精细、动态、智能。智慧化抢险系统的构建可以将抢险队伍人员、设备、物资进行模块化管理,既可满足日常的设备维护保养、物资出入库、人员安排,也可以在防汛抢险时进行高效精细的管理、调度和总结归档,实现对抢险现场作业环境、设备运行情况及历次抢险存在问题的精准把握,逐步满足水利现代化、智慧水利要求。

2.5东丽区常见险情及抢险技术

河道、堤防和河道建筑物在汛期经受洪水和风浪的作用,特别是在高水位、长时间行洪时,经常诱发出各种险情。东丽区常见堤防险情主要漫溢、滑坡、管涌、决口等,下面着重分析堤坝滑坡抢险方法。第一,滤水土撑法。主要是通过间隔修土撑的方式进行加固处理,该技术措施常用于背水坡排渗不畅,而且滑坡较为严重,涉及范围较大的情况。在实际应用该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先进行清理松土,然后顺坡挖沟,并在沟内填铺砂石、梢料等反滤材料的办法,实际施工措施与渗水抢险过程中使用到导渗沟施工技术相似。挖沟的尺寸、规格等,应结合施工区域实际降水情况等确定。通常情况下,土撑长度为10m左右,每间隔8~10m设置一条土撑,并要求土撑顶部应比浸润线高0.5~2.0m左右,以此保障加固支撑效果。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坡脚位置稳固性较差,还需要使用石块、土袋等进行加固处理,并确保加固高度超过水面0.5~1.0m,以此保障加固效果。第二,滤水后戗法。该技术措施比较适合用于断面单薄、边坡较为陡峭,而且滤水材料以及取土较为方便的区域。其主要施工技术措施和作用与滤水土撑类似。值得注意的是,该施工技术的应用长度,需要超过滑坡两侧5~10m左右,若发现土体本身较为稀软,渗透性不好,则可以选用反滤材料进行替代。第三,滤水还坡法。该技术主要是利用反滤结构,通过将堤坝断面进行恢复,以此达到抢护还坡的目的。比较适用于背水坡面、排水不畅,而且滑坡严重的区域。该技术常见的使用方法包括导渗沟滤水还坡、反滤层滤水还坡、透水体滤水还坡,以及沙土还坡等技术措施。当临水面的水位高度较高,而且风浪较大的情况之下,可采用背水坡贴坡的方式进行补强,此时要求坡顶宽度在1m以上,并且放坡的坡度也应缓于原坡。

2.6进一步强化抗洪抢险救援

严格落实防汛巡查制度,重点加强薄弱堤段、险工险段、中小水库、“高位”塘坝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置险情,坚决杜绝重要堤防决口、水库垮坝事件发生。统筹协调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企业施工力量、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等各类抢险救援力量,在重要城市部位、重要防洪工程、重要基础设施和关键薄弱环节提前预置力量,一旦发生重大险情,迅速组织力量投入抢险救援。与此同时,加强防汛抢险救灾物资和装备的管理,确保关键时刻能够调得出、用得上。

2.7加强人员培训,建设群测群防体系

加强防汛责任人和重点工程负责人专项培训工作,特别是选举换届新到岗的防汛责任人。各级防汛人员必须熟悉防汛责任制,具备相应的防汛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水平。防汛实行划片分工负责制,相应人员应明确自己责任区域。开展多层次、全方面的汛前检查工作,逐项整改存在的问题。组建三级抢险队伍,认真落实人员,保证防汛队伍能在出现险情时及时发挥作用。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做好社会宣传工作,积极宣传防汛知识、防汛减灾典型案例,增加人们参与防汛的积极性,提高自救能力。开展防汛减灾各项预案演练,保证出现汛情时能及时进行抢险救援。制定风险公示制度,增加人们参与公共活动的风险意识。

结语

新形势下,积极探索提升防汛应急抢险能力的举措势在必行。各防汛应急机构在持续构建完善的防汛抢险应急预案体系基础上,通过不断推进应急抢险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增强防汛抢险队伍能力建设,促进防汛应急抢险能力提升,以充分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侯国栋.探讨水文预报与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相关作用[J].科学与信息化,2021(12):172-173.

[2]刘曙光.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是做好防汛工作的重要保障[J].农民致富之友,2020(21):176.

[3]朱方荣,陈峰,吴振华.农业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研究[J].建筑·建材·装饰,2020(6):195,198.

[4]杨永艳.黄河防汛抢险保障能力的措施探讨[J].基层建设,2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