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会计核算质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9
/ 2

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会计核算质量研究

高宁

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511340

摘要:本文主要重点分析了财务共享发展模式下,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如何在迎合时代发展需求导向过程中实现进一步的提高和强化。并以此为基础,针对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基本内涵与相关特征进行综合论述,就此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会计核算质量强化发展策略。期望能够借助本文,为实现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工作质量的全面化提升提供相应的实践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财务共享;会计核算;质量管理;科学研究

引言:众所周知,企业所开展的财务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企业整体运营和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组成要素,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资源的优化与配置工作起着决定性影响作用。而企业在基于财务共享模式下,开展内部会计核算实施活动不仅可以加快企业财务信息流程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也能帮助企业降低运营和财务管理成本。从而在逐渐增强企业财务会计控制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所面对的经营风险,实现企业会计核算与监督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一、财务共享模式发展下,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工作定位

基于财务共享模式运营和实施下的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工作,一直以来强调的都是如何将以往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与方案,科学引入到全新的共享服务中心。借助共享服务中的信息化建设流程和细节特征,来使得企业所开展的会计核算工作更加规范且合理,做到可以将不同范围、不同领域的企业部门财务会计记录报告进行统一化的核算。而在这样的共享模式下,不仅可以使得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流程得到统一化的管理,同时也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帮助企业降低人工成本损耗,以满足现代企业所提出的绿色发展要求,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基于财务共享模式发展下,企业内部会计核算质量的提升与优化策略

(1)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需求,切实提高专职人员的工作水平

现阶段对于我国经济市场中的企业而言,实现财务共享模式的顺利实施,其中最为主要同样也是最为关键的便是需要专业化人才储备的支撑。其中关于财务共享模式的“构建、运营、风险管理和控制”等相关流程,都需要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

正因如此,企业倘若想借助财务共享模式的科学构建过程,来针对内部的会计核算工作质量进行进一步的增强和优化。首先需要做的便是以会计核算工作岗位需求为导向,强化岗位专业人才的储备和培养,从专业人员的招聘到后期的技能培训工作,来实现员工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有效性提高,从而为保障财务共享模式顺利进行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当企业在正式进行内部财务岗位部门人员进行招聘过程中,就理当着重针对人才的财务共享模式认知度进行科学考察,并同时测试其是否具备相应的基础工作能力,以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来进行选择。此外,在日常的运营和财务共享模式实施过程中,企业同样也需要为员工定期进行工作职能培训活动,并将财务共享模式的基础理念和原则贯穿其中,从而在逐步加深员工财务共享模式认知度的同时,保障其财务共享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相切合。

(2)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指标为基础,科学建立统一化的核算标准

现如今,我国企业在通过对财务共享模式进行科学应用之后,便可以实现会计核算工作的集中化管理。然而,为了能够更好地保障其核算工作质量的切实提高和强化,还需要以企业会计核算的体系指标来科学建立具有统一化特点的会计核算标准,从而为推动核算流程的稳定进行而提供相应帮助。

例如,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管理部门,理当依照会计核算工作指标和具体细节流程来设立统一化的核算管理方案。并同时在严格遵循国家法律规定、企业各项会计执行政策以及财务管理体系制度的基础上,依照现如今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具体现状和要求,来制定出与会计核算工作相符的审核、检查要点,并附带相应的注意事项,从而借助统一化的会计核算内容,来切实保障其“财务凭证、会计账目”等细节化内容的规范性。使得会计核算中的人为影响因素逐渐减少,为最大程度上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可靠性与准确度奠定牢固基础。

(3)以财务共享模式发展特征,逐步加强企业会计核算的流程化建设

基于财务共享发展模式下的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核算质量的提升和强化,需要以建立“财务费用报销、会计凭证处理以及账目核算流程化建设”等具体管理和执行工作为核心,借此来保障其会计核算工作效率得到更好地增强。

首先,企业要在切实掌握财务共享模式运营特征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财务报销审核体系流程,将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业务经营流程中所涉及到的报销单据,统一录入到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中。在借助现代信息操作技术的基础上,企业通过审核流程来实现对报销核算项目进行审批和管理。

其次,财务共享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主要以信息化操作系统为主。企业的内部会计信息系统,便可以在基于财务共享模式应用和实施下,将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会计凭证以信息操作系统来进行再一次的核算与验证,以此来更好地保障其会计核算工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通过对会计核算工作实现流程化建设与发展,企业不仅可以加强内部的各项财务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控制力,同时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借助财务共享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和效果。

(4)以完善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机制为目标,建立相应的监督与激励机制

企业为了能够有序实施财务共享模式,可以借机构建起相应的监督激励机制,借此来为共享服务模式提供相应的实施与发展保障。

在日常运营和管理期间,企业理当借助监督激励制度的设计与规划,来实现对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部会计核算工作进行高效控制与科学治理。并同时以健全财务绩效考核体系为目标,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岗位晋升和发展机遇,借此来鼓励员工自觉遵守相应的会计核算指标。

例如,企业理当在内部会计核算工作执行过程中,围绕财务共享模式来建立起具有规范化特点的工作细节流程,以系统化的流程内容来切实保障财务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质量与效率,进而实现会计核算工作质量的综合性提升。

此外,还应该依照实际核算工作需求,设立相应的监督和会计审查部门,在财务共享模式的推动下,实现对各个部门、各个经营管理活动的及时监督和控制。从而使会计工作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财务账目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最终在保障其财务报告信息准确度和精准度的同时,最大程度上避免因财务管理工作上的失误,造成会计核算信息的失真。

结论:总而言之,财务共享模式的运营执行方案,是以建立信息化操作系统为主的一种服务管理模式,在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来实现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和强化,为切实增强会计信息数据资源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而不断努力。当企业在基于财务共享发展模式下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工作,不仅可以实现核算管理工作的“系统化、流程化、集中化”发展,同时也能拉近企业部门之间的关系,推动部门之间进行及时的互动和信息交流,以此来增强企业的综合管理和控制能力。因此,企业在日常的发展和运营管理工作中,就更应该强化对财务共享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以此来加强企业会计核算质量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谢红霞.探析财务共享中心下企业财务核算体系的建设[J].会计师,2015,No.222(15):54-55.

[2].许业泉.浅议如何发挥总账报表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作用[J].经贸实践,2018(9).

[3].李建红.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研究[J].会计师,2015,No.209(2):52-53.

[4].胡嘉.集团化企业会计核算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探析———以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实务管理为例[J].会计之友,2014(3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