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务共享模式下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9
/ 3

基于财务共享模式下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研究

曲淑娟

中准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辽宁分所  辽宁省沈阳市  110013

摘要::随着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和近年来“大智移云物区”这一系列新技术快速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然而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同样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文分析了财务共享模式下我国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面临主要问题,构建了财务共享模式下管理会计体系。

关键词:财务共享,管理会计,信息化

财务共享模式是近代兴起一种较为先进新型财务管理模式,并且在市场经济与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发展推动作用下,逐渐被各行各业所重视与应用,在实现企业财务集中统一化管理,以及降低企业财务管理成本等方面发挥着极为显著作用。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是较为核心管理内容与环节,并且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发展水平与发展潜力。运用财务共享模式能够实现对企业财务高效、集中管理,能够为企业管理成本有效控制提供助力,实现更好经营效益,尤其是在企业普遍面临资金流动性较强现状,采用传统管理理念、方式、方法,都难以获得理想效果。而财务共享模式建立与应用,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规避资金管理风险,大幅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效率与质量。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管理量化的工具,对企业能否顺应时代潮流稳步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满足时代潮流对企业发展的要求,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会计相结合成为必然趋势。但目前,管理会计信息化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流程节点长、效率低等问题。而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有效降低了这些问题发生的概率,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管理会计信息化是管理会计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现代化产物,实现了业务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财务共享模式下的管理会计信息化使企业数据可以多源传播,打破信息孤岛的现象。

1 财务共享和管理会计结合的基础

1.1 财务共享为管理会计体系形成奠定了数据基础

企业财务共享和管理会计体系构建工作,一个基本性内容和共通性内容是信息。从根本上对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合理化解决,让企业从管理方面对市场信息进行重点整理,在分析和处理能力上都会有完善的决策支撑。财务共享要在信息上形成有效的搜集形式,依据一个合理化的标准形式,让信息与共享中心有不可切断的连接点。这让管理会计体系中的管理决策主体对象在数据的把握上不再犯难,数据信息是真实的,也具有一定的可靠价值,成本也得到了有效地抑制。在涵盖财务信息的本质内容下让管理会计发挥出体系效用,能够对信息进行合理化加工和挖掘。在实现多方位的全面管理和立体化的分析下,也让决策获得更加科学和可靠的支撑。

1.2 财务共享流程为管理会计体系组织构架奠定了基础

财务共享紧紧围绕原有的组织结构形式,在流程的再造上看到了十足的希望,这让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处于合理化的范围和领域中。财务工作人员不再被繁杂的工作任务量折磨,也使其对劳动工作的认知发生转变,进而使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而管理会计在组织中形成了符合自身稳定运行的体系,在人才的储备上也就不再是空谈和表面化功夫。

1.3 二者结合存在目的一致性

不管是财务共享还是在管理会计体系的运行,都要在企业价值创造层面上形成自己的价值认识,在管理会计体系的合理化构建下找到自己运用到的具有价值的信息和内容。在信息搜集和加工上所开展的深度加工也让企业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正确决策价值信息内容。共享模式往往涉及业务信息,在合理化的分析形式下,作业附带了一定的增加值。管理者在数据合理化作业下也在价值的创造上看到了很大的发展提升空间。

2 财务共享模式下我国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面临主要问题

2.1 缺乏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较深认识。

信息化时代到来对于企业影响无疑是深远的,尤其是随着财务共享模式应用优势不断凸显,为企业管理会计改革提供了新方向与理念指导。然而当下许多企业仅仅是将信息化技术作为管理会计工作技术手段之一,未能深刻意识到其对于构建和完善财务制度,打造有效财务共享模式重要性。尤其是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工作数据处理压力越来越大,涉及信息也越加复杂与多样,对于信息共享、交流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而企业对于信息化技术在管理会计中应用认识不全面,尤其是未能结合信息化管理理念实现对管理会计理念创新优化,导致了管理会计相关制度体系及管理流程缺乏与当前时代发展高度契合,进而影响了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与管理会计工作效率有效提升。

2.2 缺乏较高管理会计信息安全水平。

基于财务共享模式下信息化技术应用在提高企业管理会计工作便利性同时也为企业信息管理带来诸多安全问题。而且随着企业管理会计信息数据不断增加,企业面临财务信息、机密信息泄漏风险也越来越大。财务管理环节关键信息泄露极易导致企业重大损失,甚至造成企业倒闭。由此可见,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会计中应用是机遇与风险并存,而企业缺乏有效信息安全管理与防控体系,极易导致企业面临巨大损失,以及导致财务共享模式失效。

2.3 3.缺乏高素质高质量专业人才保障。传统企业会计管理对于人工实践操作较为重视,使得企业会计人员普遍缺乏信息化管理意识,信息化管理相关知识水平也比较低,尤其是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人员严重缺乏必要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基础知识以及信息化技术、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力、病毒入侵防控技术等,在具体管理会计信息化操作过程中难免出现操作失误现象,或者受到外界恶意入侵破坏,如黑客攻击、病毒破坏等,进而为企业带来较大财务管理损失。缺乏高质量高素质专业人才保障,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尤其是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面临较大风险。

3 财务共享模式下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

3.1 财务共享服务精细化

原始数据把财务共享模式作为基础接触的原始数据带有一定的精细化和多样性特征,这让管理会计工作人员处理信息数据时形成了多维化的构建空间。因此,在原始数据录入和处理的过程中要十分认真和仔细,对工作人员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日常数据录入中能够让数据指标得到合理化分解和构建,工作人员要对自身工作负责,在接触一个具体业务时要从该业务的所有信息数据录入方面出发,对财务共享中心所接触到的内部数据和外部信息进行搜集,使管理会计工作得出的分析坚实可靠,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价值支撑。

3.2 加强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

社会经济的变革以及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发展,使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成为必然趋势,面临职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管理会计人员需要通过自学考取管理会计相关证书,快速提升财务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其他业务领域的知识。与此同时,职场中必备的沟通能力、变通能力、内外协调能力、判断分析能力也需不断提升。在工作中还要不断提高自身风险意识,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自身工作能力,以显示在社会和企业中的职业竞争优势。此外,掌握更宽广的专业知识能提高工作中的变通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财务共享经济形势下人才管理建设获得明显的进步,财务工作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任务中解放出来,同时也拥有了轻松和良好的发展契机,这是保证财务人员在管理和综合业务上获得较高水平的主要原因。另外,企业要为财务人员进行专业性的课程考试提供帮助,从管理会计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等方面出发,让财务人员对自身的职业发展进行长远规划。

3.3 完善管理会计组织体系

建设财务共享模式下将企业财务数据集中起来,但这些财务数据对于管理会计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财务共享系统以及各业务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对接,全面建立业务财务一体化系统,提升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有效结合,有效提高管理会计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全面性、时效性。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与管理会计结合,会让企业在获得价值上拥有一个完善的服务过程。在管理会计体系中,相应的工具和手段是开展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撑点,这让决策工作获得了十分充足的信息,同时也可以把财务共享视为一种信息搜集工作,并实行初步加工方法。企业开展的管理会计工作实质上是对信息进行深层次地加工,让企业在面对决策工作时能拥有相对完善的服务信息。对财务共享中的日常经营活动分析要在财务搜集和财务信息等层面上进行,对信息整理时能够使增值的内容获得一个参考性依据,管理人员可以针对增值方面进行科学决策,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在形成了合理的组织构架后,由参与专业设计的管理会计主管等进行不同的报表分析,让企业在管理层面上的决策获得支持。

3.4形成建设后的有效落地方式

管理会计在追求企业发展要求和标准的情况下合理构建管理会计体系,并要在落实上拥有合理化的形式支撑。通过合理的披露形式让管理人员在决策上看到希望,这对管理会计体系结果分析的合理化具有重要指引作用。此外,预算管理和企业管理之间的结合能够让管理活动在预算媒介之下形成完善的结合模式,具体的效果和预算之间形成对比,以数据的多项角度分析,找出对比的科学规划方面,让实际运行关键环节得到把控。可见,在管理上进行管理活动的转变和升华,可以让企业在增值上看到一定的希望。

3.5 企业加强内容培训,绩效考核

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层对管理会计岗位要求越来越高,若不能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性,很难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因此,企业管理层应当重视并加强内部管理会计专业技能的培养。企业内部管理会计培训应当根据企业的业务和财务运营模式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会计专业培训,同时定期举办小型交流会。此外,企业应加强管理会计岗位的绩效考核。传统的财务会计的工作大多为日常财务工作,在绩效考核上很难量化。管理会计则不同,需要将定性和定量的指标作为管理会计的工作目标。例如,根据收入和利润指标将成本、费用控制金额指标进行量化作为工作指标,以便企业在实际工作执行中约束并指引管理会计的工作。在某互联网企业实操过程中,企业在不断灌输“进攻性财务”思想,目的是在千变万化的市场中,使财务能紧跟业务,具有框架思维,并协助业务判断风险点、规避风险,助力企业发展。

3.6 增强风险意识,强化控制监督与风险防范

财务共享模式下已基本扭转了财务业务不融合的局面,促使管理会计的角色定位逐渐转化为业务合作伙伴,更加重视管理决策,主动地参与业务运营的过程。管理会计不仅要掌握财务知识,更要熟悉企业战略目标、经营方式、运营规则、业务流程,更加具备风险及预警意识,把风险控制贯穿业务运营的每一个环节,评估和排除风险,使企业更好地发展。无论在经营过程中的哪个环节,管理会计都要带着风险意识了解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这样才能有助于协助业务部门评估内部控制缺陷和潜在风险点,实现企业动态调控,有效止损,达到控制监督与规避风险的目的。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审批流设置不再以金额作为风险点把控的唯一条件,而是以“风险点+金额”为准把控的双重条件,如“大金额+低风险”事项仅需按合同约定的条件进行支付,无须审批至企业管理高层,“小金额+高风险”事项应当经过企业管理层的逐一审批。

参考文献:

[1]谭函梅.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的应用及信息化实施分析[J].财会学习,2017(20)

[2]谷爱萍.浅议管理会计信息化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有效实施策略[J].纳税,2017(21)

[3]戴璐.财务共享服务下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策略研究[J].财经界,2020(36)

[4]郭娟.基于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施策略分析[J].财会学习,2020(35)

[5]林巍巍.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管理会计体系构建探讨——以保险经纪公司为例[J].会计之友,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