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浆技术在建筑裂缝渗漏处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6
/ 2

注浆技术在建筑裂缝渗漏处理中的应用

娄行爽

武汉江城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在建筑施工中,采用合理的灌浆工艺,简化处理工艺,增加建筑内部的密实度,可以为建筑施工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就利用灌浆技术处理建筑物裂缝和渗漏的对策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注浆技术;房屋建筑;裂缝渗透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建筑向大体积、大荷载的高层建筑发展,建筑工程中对桩基承载力和沉降的控制要求越来越高。在建筑工程中,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技术能有效提高桩基承载力和控制沉降,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本文研究了灌浆技术在建筑裂缝渗漏中的处理措施,为该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1注浆施工技术原理分析

灌注桩技术作为一种常见的基础形式,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技术具有经济性好、承载力大、施工简单等优点。同时,在桩径和桩长的选择上具有很强的灵活性,适用于各种地层和不同季节的施工。随着钻孔灌注桩直径和长度的不断提高,出现了大量的混凝土质量、沉渣和桩端问题、桩侧应力松弛和承载力分散等问题。为更好应用灌注桩开展建筑工程建设,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基于成桩的灌注桩,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可通过预埋注浆通道向桩侧与桩端土层进行高压注浆,在渗透、压密、填充、劈裂、固结等作用下,灌注桩桩侧、桩端土强度可大幅提升,桩基极限承载力也能够同时实现显著增长,有效控制沉降。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不同土层的应用效果差异明显,应结合具体土层及工程特点针对性应用后注浆技术。

2注浆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结合房屋建筑土建工程的基本情况,对房屋建筑土建工程中的灌浆技术进行了简单阐述,以确保该技术能够得到合理应用,从而满足实际建筑工程的基本需求,保证房屋建筑的服务能力,减少隐患带来的不利影响。然后充分发挥房建土建的服务能力,减少各种隐患对房建的影响。1)通过灌浆技术,不仅可以控制建筑工程土建的缺陷,还可以处理房屋建筑土建的缺陷,从而保证房屋建筑土建的服务能力,减少外界因素对房屋建筑的不利影响。2) 简单实用的工艺技术。注浆技术的操作工艺简单,在实际的应用中,能够安发挥相应的功能,进而能有效实现相应问题的控制与处理,促使满足实际实用的基本需求。3) 实用注浆技术,可以获取较好的处置效果不仅能够实现对目标的处理,还能确保处理后的地基服务质量,降低各类因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全面提升处置效果。另外,注浆技术在应用过程,不仅能够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还能改善地基和缺陷的问题,所以是房屋建筑土建工程不可缺少的重要施工技术。

3注浆技术在建筑裂缝渗漏处理中的应用措施

3.1 合理选择注浆材料

在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如果需要使用灌浆技术,就要先结合应用情况,再结合实际应用的相应要求来实现灌浆材料的选择。比如房屋建筑常见的裂缝,需要有效处理。在这种处理中,需要控制外壳结构,选择混凝土的润湿性和渗透性,并确保水泥浆能够渗透到微小的裂缝中。同时,如果潮湿度相对较高,所选择的材料就要有较好的粘结性和扩散性,还要注意保障浆液具有一定的防水能力,如此可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施工材料的选择,需要注意,确保施工材料要遵循环保、耐用和无公害等特点,并且,注意材料对环境的影响能力,避免它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最后,通过合理的质量控制,确保砂浆的配置合理,不仅能够满足工程需求,还能满足操作需求,并且为操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3.2 合理设置注浆孔

建筑物受力部位出现裂缝或渗漏水,主要是因为在设计和施工阶段没有控制好质量。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结构受力部位容易出现裂缝。因此,灌浆处理应合理地在结构的受力部位进行。灌浆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在产生裂缝的部位设置灌浆孔,并将孔距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一般为30~40cm,孔径为1mm左右,孔的深度应根据实际裂缝深度确定 。例如,某混凝土底板厚度为400mm,钻孔深度为200mm(一般只钻100mm),浆液被注入后,首先在200mm处遇水膨胀。在注浆处理时,应沿混凝土的两侧壁上下均等分散布孔,通过适用于水溶性聚氨酯浆液的压力灌浆设备,选用电动高压柱塞泵,以确保压力不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不良的影响。

3.3 针对不同裂缝进行注浆处理

在对结构受力部位进行灌浆时,应明确裂缝产生的原因:一是结构裂缝,是由外荷载引起的,包括常规结构计算中主应力引起的应力裂缝和其他结构次应力。二是材料裂缝,由非应力变形变化引起,其变形变化主要由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引起。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是结构应力和二次应力,因此这类裂缝的控制措施需要由设计单位在进行结构设计时予以考虑。对于此类裂缝进行注浆处理,在注浆处理中,应将早强水泥有序地灌入密封沟槽中,并通过埋地管道注入干缝,以便后续养护作业。

3.4 钻孔、插管、注浆、封孔等技术

采用该技术既能保证施工质量,又能有效缩短工时,从而保证工程在工期内顺利完成。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是以注浆技术为基础的施工技术。施工前,需要结合前期设计研究灌浆位置,然后在相应位置进行钻孔工作,使用钻机进行钻孔,钻进的过程中,需要保证钻头与地面的垂直,如此,能够确保钻孔的效果,钻进完成后,需要对钻孔进行清孔,实现成孔作业,之后,再将注浆管插入到钻孔中,之后,在控制注浆速度和压力的前提下,实现注浆。注意要确保对注浆压力的控制,避免压力过大,给钻孔带来负面影响。最后,注浆完成之后,则要进行封孔作业。这一步的工作的目的是避免浆液位置的移动。如果在封孔的过程中,出现注浆渗漏的问题,需要在后期进行补加,如此一来,可以保证注浆效果符合实际应用的基本需求。

3.5科学配置注浆参数

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时,应控制好相关细节,确保实际情况满足工程要求,减少出现不良问题的概率。灌浆参数会受到地质条件、桩型、材料和设备等的影响。在实际施工阶段,注浆参数将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质量,但关系到设备可靠性和基础造价。相关班组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科学配置灌浆参数,确保满足施工要求。例如,将设备基础设施的负载与调查情况相结合,对注浆参数进行调配。水灰比需要设置在 0.45~0.65 范围内,并保证搅拌时间大于 2min。水灰比过高或过低可能会对注浆效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着重控制。注浆量参数应当根据桩体间距与土层的孔隙率情况进行决定。通过测量相关数据,能够明确注浆量最佳设置范围,可以为后续施工提供重要支持。除此之外,注浆压力也属于关键影响部分。若压力过高可能会造成浆液出现离析现象,导致管道内部堵塞,无法发挥正常施工效果。若压力过低,可能会导致材料消耗量增加,同时也容易影响稳固性。因此,注浆液需要根据专业经验进行配置,并保证单次注浆能够一次性完成。两根桩体注浆活动应当保证间隔不超过 12h,确保后续注浆效果符合工程需求。

3.6 加强后期养护工作

在后期的养护作业中,养护间隔时间应控制在12h以内,灌浆材料应充分吸收并均匀填充到裂缝中,以保证裂缝表面能与周围裂缝充分粘结。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处理房屋渗水和裂缝时,应采用合适的灌浆技术对墙体裂缝、卫生间管道边缘和结构受力部位进行灌浆。施工人员应准确掌握灌浆方法,合理运用灌浆技术,确保房屋建筑整体质量的提高,避免后续裂缝、渗透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后,要保证工作的实施,这样才能有效保证防渗和防裂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晓慷.研究注浆技术在房屋建筑裂缝与渗漏处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31):26-27.

[2]朱加强.注浆技术在房屋建筑裂缝与渗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民营科技,2016(10):150.

[3]钱海龙.注浆技术在房屋建筑裂缝与渗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