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节水灌溉与水利管理制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6
/ 2

浅谈节水灌溉与水利管理制度

莫璐瑕

身份证号码:452701199006241923

摘要: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很大。如果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且无法有效管理,将浪费大量水资源,影响作物灌溉和农业生产。在节约资源的理念下,我们应该加强管理和宣传,通过有效管理农业灌溉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损失和浪费,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保护有限的水资源。

关键词:节水灌溉;水利管理;制度

导言:国家越来越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因此节水理念也应融入到农业灌溉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中。然而,在实践中,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首先,研究了节水自动灌溉的具体工作原理、工作特点和发展现状,明确了节水灌溉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其次,研究了节水智能灌溉系统的具体功能,阐明了应用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以提高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水平,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1农业节水灌溉系统概述

1.1节水自动灌溉的具体工作原理

在对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的分析中发现,节水自动灌溉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中央控制计算机、电磁阀、软件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具有内容多样的特点。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根据农业作业的生产现状,分析和处理相应的数据信息,获取最适合作物生长的灌溉数据,以确保灌溉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在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基于这些数据分析的结果,作物的需求信息通过系统中的传感器传输,中央控制计算机收集、计算和分析获得的数据。确定特定灌溉数据后,执行灌溉任务。在执行作物灌溉任务的过程中,灌溉系统会将实际灌溉数据与预期灌溉数据进行比较。一旦出现不同的数据结果,就会自动停止灌溉工作,从而保证灌溉自动化目标的实现。

1.2节水自动灌溉的工作特征

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应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它应该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它仅用于农业灌溉。虽然自动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有一些实用的内容,但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同时,农业灌溉工作者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专业水平有限的问题,这也将影响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的实际工作效果。因此,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要求操作简单,以确保自动化技术的实际效果。其次,它应该具有耐腐蚀的特点。在农业灌溉过程中,不仅需要对作物进行基本灌溉,以确保作物所需的水分,还需要使用许多具有化学性质的农药,以确保作物的生长需要得到满足。因此,要求节水型自动输液设备具有高质量的耐腐蚀性,以保证设备能够正常使用,进而发挥自动化技术的作用。最后,它应该具有自动调节的特性。在实际灌溉过程中,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应按最佳比例分配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和肥力,并根据作物生长规律进行合理的自动调整,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这也要求节水自动灌溉系统应具有自动调节的特性,以保持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的应用效果。

2灌区农业灌溉用水管理现状

2.1节水意识薄弱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与人们节水意识淡薄有关。人们不了解水资源短缺的现状,没有意识到节约水资源和合理用水的重要性,农业灌溉用水没有得到有效管理。农民在种植和灌溉过程中不关心水资源的数量,直接使用大量的水进行灌溉,导致农业用水量大,其中很大一部分水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2.2灌溉工程不够合理

农业灌溉用水的管理主要依靠水利工程,但在水利工程的规划、布局和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在使用过程中缺乏有效管理,导致水利设施遭到破坏。水泥板明渠中有许多接缝,许多设施正在老化。闸门等关键部位经常出现渗水问题。这些工程问题导致了大量水资源的流失,用水效率变得低下。项目的建设和布局没有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分布和各地区的实际用水需求,导致农业灌溉用水管理不力。

2.3灌区缺少管理

农业灌区管理模式十分落后,没有明确的管理主体和责任,也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农业灌溉用水管理不规范,没有根据实际灌溉需求制定用水管理计划。农民可以随意获取水资源。在基层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机构、组织进行节水管理,这完全取决于农民的节水意识,大多数农民没有节水意识。在灌溉用水方面,缺乏法律、法规和制度约束,不可能限制和控制灌溉用水总量。

2.4缺少科学的评价方法

农业灌溉用水浪费严重,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监测方法和评价方法,灌溉用水管理和水资源浪费严重的现状难以改变。目前的技术只能对单个环节的水资源进行监测和分析,不能进一步掌握实际用水情况。此外,目前的评价方法非常复杂,对灌溉用水的评价不够科学,因此不可能对单位用水量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

3水利管理制度完善措施

目前,在节水灌溉和水利管理中,发现一些水利管理单位的节水职责模糊,缺乏统一合理的目标。责任简单概括为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以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充分发挥应有的积极效益,但很少涉及节水管理的内容。此外,水管理制度的定位不明确,没有制定合理的水费取用制度,导致水资源的无限获取和严重浪费,偏离了节水灌溉的目标。因此,针对当前节水灌溉和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和完善。

3.1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节水意识

在明确节水灌溉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全面报道的基础上,增强全社会的节水意识,特别是提高农民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配合发展节水灌溉,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中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增强节水效果。在此基础上,有关部门应成立专门的宣传小组,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传授农民专业的农田管理知识,让农民积累更多的节水灌溉经验,使他们认识到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推进节水灌溉与农民切身利益挂钩,增强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水资源集约经济利用水平。

3.2完善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审批制度

水利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充分的现场调查,收集有关数据和资料,并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特别是水利和节水灌溉工程,要注意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持生态平衡。因此,有必要完善项目建设规划的审批制度。建坝、打井、排水、微滴灌等中小型水利工程需要提前申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

3.3优化设计资质证制度和招投标制度

根据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规模,完善设计单位资质认证制度,选择高素质的设计单位负责工程设计任务。设计图纸加盖合格证后方可投入使用。经批准的水利工程,由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招标,选择有资质的单位承担建设任务。根据工程招投标情况,促进招投标制度的规范实施,有效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3.4优化农民供水服务

为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应明确水利管理单位的职责,积极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优化农民供水服务。为此,各级政府应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保证其正常运行,合理制定水价,保证农业灌溉供水的合理性;根据供水量和节水量对水利管理单位进行考核。在供水过程中,应合理配置水资源,以满足农业发展的用水需求。促进节水灌溉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消耗,增强管理和服务效果。

结束语

水资源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推进水管理体制创新,可以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水资源严重浪费的问题,保证水利工程的高效发展,促进节水灌溉政策的实施,促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对提高田间灌溉水利用率的思考[J]. 李润莲,蒲永丽.  陕西水利. 2010(03)

[2]节水灌溉与水利管理制度创新[J]. 储成流.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2)

[3]农业节水管理初探[J]. 杨旭,曾赛星,齐国友,张金萍.  海河水利. 2005(02)

[4]节水灌溉预报、管理与决策专家系统研究[J]. 汪志农,尚虎军,柴萍.  水土保持研究.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