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临床微生物培养质量的相关因素及病原菌的耐药程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检验科临床微生物培养质量的相关因素及病原菌的耐药程度研究

林雷雷

平阳县人民医院 邮编:325400

摘要:目的:研究检验科临床微生物培养质量的相关因素及病原菌的耐药程度。方法:采取回顾式分析方法,对我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检验科临床微生物培养的上万份样本进行相关因素的检测,探讨影响微生物培养质量的具体原因,了解病原菌的耐药程度。结果:本次研究认为影响临床微生物培养质量的相关因素,包含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人员因素,具体培养的准确率达到82.08%,符合质量规范的相关要求。在所有样本的类型当中,痰液样本受到的影响最少准确率最高,病原菌耐药程度按照类型来进行划分。结论:开展综合质量监测,做好规范性存储,提高采集的精准程度,可以减少外部和内部环境,对于检验科临床微生物培养质量造成的负面影响,未来需要着重提升操作人员的规范化技术水平,以改善科室管理的质量。

关键词:微生物培养;病原菌耐药;科室建设

前言微生物感染是造成疾病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临床当中进行微生物培养也是确定患者感染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一种必备辅助性手段。目前检验科开展的临床病学调查,需要借助微生物培养来提高诊断的精准程度,但是由于检验科每天面临的病原菌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检验的程序相对也会较为复杂,检验人员的操作手法不同,技术判断不同,取样储存以及保管的诸多环节受到的外部内部因素影响较多,检验质量参差不齐。在临床广泛的当下,很多微生物的培养也面临着耐药性的难题,耐药性是造成感染性疾病,治疗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开展精细化的微生物培养保障微生物的培养质量,在治疗的过程当中确定感染性疾病的原因,明确病原菌所需要使用的抗生素类型,为临床抗药生物素提供有效精准的依据,极为重要。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式分析方法,对于我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患者所提供的微生物培养样本上万份进行实验研究。这上万份样本当中痰液样本占比30%,血液样本占比30%,中段尿样本占比15%,分泌物样本占比15%,另有10%的脑脊液样本及其他样本。

1.2方法

对所有的样本均开展微生物分析,所选用的仪器是BD Phoenix M50 微生物分析仪。该仪器在微生物的鉴定、药敏以及专家系统设计方面均采用了不同于传统方法的创新设计,从而在保证鉴定药敏结果准确的同时显著提高检测速度,以帮助微生物科室更快地向临床提高准确的微生物检测报告。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定的具体分类标准,对于获得的上万份培养样本进行细菌分离,采取微生物鉴定检测方法对于这些样本开展培养。耐药性检测使用MIC法,对于所有获得的上万份样本当中的微生物敏感性进行检验并按照 clsi规定的技术标准,对分离出的结果进行结果判定。将获得到的所有样本的结果录入到Excel数据表格当中,利用表格当中的自动分类汇总方法,了解影响样本准确性的具体因素,并结合logistic多因素影响分析和单因素影响分析,开展交叉表卡方计算实验,按照比例结果进行降序排序。采取spss22.0软件开展上述数据的统计分析,最终结果采取whonet5.5进行数据汇总。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恢复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12021年全院微生物排名前5及分离率

微生物

阳性株数

百分率

大肠埃希菌

1083

15.17

肺炎克雷伯菌

545

7.63

铜绿假单胞菌

527

7.38

金黄色葡萄球菌

256

3.59

粘质沙雷菌

146

2.04

通过微生物培养合分离,得到表1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大肠埃希菌分离率最高达到了15.17%,最低的菌种是粘质沙雷菌,分离率只有2.04%。

表2病原菌耐药率统计[例(%)]

抗菌药物

肺炎克雷伯菌(n=44)

大肠埃希菌(n=54)

金黄色葡萄球菌(n=72)

胃霉素类

2(4.55)

32(59.26)

71(98.61)

头孢类

22(50.00)

35(64.81)

58(80.56)

四环素类

20(45.45)

32(59.26)

51(70.83)

大环内酯类

1(2.27)

1(1.85)

59(81.94)

喹诺酮类

12(27.27)

29(53.70)

5(6.94)

表3 2021年前五位细菌抗生素耐药率

微生物

抗生素

耐药

敏感

中敏

大肠埃希菌

头孢他啶

19.68%

73.56%

6.76%

头孢曲松

47.78%

52.01%

0.21%

头孢吡肟

28.22%

57.36%

14.42%

美罗培南

0.71%

99.29%

0.00%

亚胺培南

0.81%

99.09%

0.10%

头孢哌酮+舒巴坦

8.51%

88.00%

3.49%

肺炎克雷伯菌

头孢他啶

16.11%

81.17%

2.72%

头孢曲松

26.83%

72.51%

0.67%

头孢吡肟

20.04%

73.70%

6.26%

美罗培南

5.43%

94.36%

0.21%

亚胺培南

6.44%

92.31%

1.25%

头孢哌酮+舒巴坦

12.66%

85.44%

1.90%

铜绿假单胞菌

头孢他啶

23.77%

73.54%

2.69%

头孢吡肟

21.05%

66.23%

12.72%

美罗培南

43.60%

53.00%

3.40%

亚胺培南

46.45%

52.13%

1.42%

头孢哌酮+舒巴坦

33.33%

62.40%

4.27%

金黄色葡萄球菌

苯唑西林

30.77%

69.23%

0.00%

粘质沙雷菌

头孢他啶

0.69%

99.31%

0.00%

头孢曲松

4.62%

90.77%

4.62%

头孢吡肟

1.38%

97.24%

1.38%

美罗培南

1.38%

98.62%

0.00%

亚胺培南

1.38%

87.59%

11.03%

头孢哌酮+舒巴坦

0.69%

99.31%

0.00%

病原菌耐药性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合粘质沙雷菌的耐药性比较明显 其中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对头孢三代类(头孢他啶,头孢曲松)药物耐药率最高,为16%和26%;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药物耐药率最高,为47.78%;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率最高,为30.77%(表3)。

3.讨论

检验科室是医院运行诊断患者疾病保障医院诊断准确性的一个重要科室,其重要的参数依据是所有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的依据,对于临床诊断病情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检验科室的高质量管理尤其是有效的评估,能够为提高医院综合管理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医护人员均需要直接间接地了解微生物培养质量的实际因素,但是在检验科室的日常运行管理当中,微生物培养的各个环节就会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明确这个培养的过程根据质量控制方案对培养工作进行全方面的,具有重要的价值。从logistic因素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当前人员的工作业务水平报告的准确率以及操作的过程程序,存储的程序,运输的时间等等都会影响最终分析的质量结果,因此在未来为了提高微生物培养的实际质量,需要对检验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和相关的行业引导,提高工作人员在检验过程当中的实际业务水平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使所有的业务人员均能够建立起严厉严格精准的操作意识,尽可能所有耗材做到先进先出,缩短存储的时间,选择在最佳的检验期间内进行标本的存放,避免交叉控制而出现感染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钟克焱,黄凌. 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病原菌耐药性分析[J]. 生物化工,2019,5(03):63-66.

[2]宁丹. 浅析微生物标本培养前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的临床研究意义[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7(01):160.

[3]黄声旗,齐伟翠. 检验科临床微生物培养质量的相关因素及病原菌的耐药程度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7,27(17):2575-2577.

[4]慕彩妮,戈伟,许文,曹小琴,李颖,伍艳兰,马黎黎,范珊红. 荧光标记法在医院环境清洁质量评估中的试验研究[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11):872-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