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优质抗病螺丝椒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 3

高山优质抗病螺丝椒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张锡玉1, 张颖鑫2 ,姚翠华3,丁发强4,韩化雨4,冯翠艳5 ,任登秀6

(1.寿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高密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3.山东省寿光市田柳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4.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心,5.山东省寿光市三木种苗有限公司·山东省西甜瓜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6.重庆市开州区赵家坝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摘  要:本文总结项目实施以来在重庆市开州区试验示范种植由山东省寿光市三木种苗有限公司筛选的三个高山优质抗病螺丝椒新品种冬郎、冬日、欢歌的栽培技术经验,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当地菜农在辣椒栽培中存在的问题,编制本技术规程,旨在指导重庆地区及重庆周边地区椒农趋利避害,高效栽培高山优质抗病螺丝椒新品种。

关键词:高山优质抗病螺丝椒;新品种;栽培技术。

高山优质抗病辣椒新品种筛选与示范项目在重庆市开州区于2021年11月实施以来,共计引进了粗、中、细三个螺丝椒新品种,都是山东三木种苗有限公司研究中心科研团队在鲜食辣椒育种材料基础上改良创新,最新育成无限型高产高品质早熟鲜食大果螺丝辣椒新品种,植株旺盛,节间中(短),抗病性强,抗逆性强,易栽培,易坐果,连续结果力强,果实生长膨大快,果长约28cm35cm,肩宽约3.0cm4.0cm,单果重约80g100g,长粗螺丝形,精品度高美观,果皮光亮黄绿色,富有光泽,果肩有皱,果肉中,辣味中强,品质好食味佳,采收期长相对集中,产量高,果实成熟后转亮红色,商品性极好,深得市场喜爱。均适宜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适合早春、秋延、越冬种植。其中,冬郎、冬日两个品种越冬栽培优势更佳,欢歌早春、秋延种植更佳。

重庆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年均气温16~18,年均相对湿度多在70%~80%,在中国属高湿区,年日照时数1000h~1400h,日照百分率仅为25%~35%,为中国日照最少地区。相对湿度大、日照率低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在重庆地区种植果肉较厚的辣椒品种在转色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病害的影响,降低辣椒的食用品质;而螺丝椒品种以其皮薄辣味足转色快逐渐被当地人喜爱,近几年被广泛种植。良种还需良法配套,螺丝椒生产过程需要病虫害防治、植株调整和肥水管理等多项技术,这些技术需要紧密衔接、环环相扣才能将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发挥出来。根据重庆地区气候特点和当地辣椒生产现状,结合项目实施,项目组总结开州区竹溪镇和南门镇两个试验示范点的经验做法和数据资料,编制本高山优质抗病螺丝椒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1 培育壮苗

1.1 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2d~3d后,先将种子放在30的冷水中预浸种3h~4h后,将种子缓慢倒入50℃~55℃的温水中,一边倒种,一边快速搅拌,直至水温降至30℃左右,在30℃左右的温水中浸泡种子,每隔4个小时将种子淘洗一次,最后将种子捞出沥干水分后用湿布包裹放在40的催种箱内催芽,催芽过程中每隔4个小时将种子用30的温水淘洗一次,待70%以上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如果种子在出厂前已经进行了消毒灭菌处理,此步骤可省略。

1.2苗床准备

选地势高燥、旱能浇、涝能排的地块建立苗床。苗床宽一般为1.2m左右,两边起垄,垄宽20cm、高10cm15cm,长度不限。起垄后先将苗床内的表层土壤挖出15cm左右,底面整平压实。如果采用电热温床育苗,电热线每两根相距10cm,电热线的接头一定要铺设在苗床的一端,以便管理,最后将挖出的苗床土回填5cm厚,也可直接均匀撒施谷壳等,覆盖住电热线,上面荡平踏实。

1.3 苗床土制备:将3年及以上没有种植茄果类蔬菜的6份田园土、1份食用菌废渣、3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等过筛混匀,每立方米苗床土中加入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g、≥45%的三元复合肥1000g(多菌灵、复合肥可用水稀释后,将稀释液在苗床土调拌过程中均匀喷施到苗床土中。苗床土过筛混匀后堆闷24h,然后回填到苗床中,或者装入营养钵或育苗穴盘中等待播种。

也可选用商品育苗基质进行育苗。

1.4 播种

播种前苗床浇足水,将催好芽的种子均匀撒播在苗床上;未催芽的种子,可掺干细沙土或者苗床土拌匀撒播,后覆盖过筛苗床土0.5cm~1cm,洒足水,遮盖草帘或者塑料薄膜。可根据育苗季节选择小拱棚或者大棚内进行。

直接撒播育苗播种量:4g/ m2~5g/ m2

如果用营养钵或者育苗穴盘育苗,将装好育苗土或者育苗基质的营养钵或者穴盘均匀摆放到苗床或者电热温床中,营养钵或者穴盘内浇透水但没有明水,待水完全下渗后,将种子播种到营养钵或者穴盘中,然后覆土约0.5cm~1cm厚,播种后随即浇水,浇水以浇透育苗土或育苗基质为宜,最后在苗床上覆盖塑料薄膜,或者直接搭建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拱棚,视气候变化开启电源升温。

营养钵或者穴盘育苗,采用单粒播种。

1.5 栽培季节安排

早春栽培:一般在10月中旬~12月上旬育苗、2月中旬~3月上旬定植。

秋延栽培: 6月下旬~7月中旬直播。

冬季栽培:一般在6月上旬~7月上旬育苗、8月上旬~9月上旬定植。

1.6 苗床温湿度管理

播种后出苗前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晚上温度控制在15℃20℃,出苗后温度略低以便促进形成壮苗,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晚上控制在15℃18℃。

    冬季育苗的湿度管理要以避免降低温度为前提。浇水以小水为主,时机宜在冷尾暖头进行,避免长期低温延长育苗时间,甚至造成烂种影响出苗率和幼苗质量。

1.7 分苗

对于直接撒播的苗床,幼苗3片~4片真叶时,将幼苗分至事先装好营养土的营养钵内或者营养苗床上,每钵1株苗,营养苗床的密度可采用行株距10cm×10cm。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晚上控制在15℃18℃。直至成苗。

1.8 苗期病虫害防治

螺丝椒在育苗期主要发生猝倒病、疫病等病害,虫害主要是蚜虫、蝼蛄等。病虫害发生后可用以下药剂防治: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800倍液、30%恶霉灵水剂800倍液1000倍液防治猝倒病等病害;350g/L吡虫啉悬浮剂5000倍液防治蚜虫等;5%的辛硫磷颗粒剂或者25%噻虫嗪颗粒剂等直接施用到土壤后划锄或者用地下害虫喜食的饵料拌匀后再施用到苗床和苗床周围防治地下害虫,辛硫磷和噻虫嗪都是见光分解的药物,施药时间一定掌握在傍晚为好。

1.9 蹲苗

苗床环境为辣椒苗生长提供了优良的环境条件,辣椒苗生长快难以适应大田生长环境,在定植前一周左右要进行蹲苗。主要通过加强低温锻炼和控制浇水提高幼苗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1.10 壮苗标准

苗高15cm左右,7叶一心至8叶一心,叶色绿,无病虫害,根系发达、无损伤。

2 定植前的准备

2.1 整地作畦

耕翻土壤前,彻底清除前茬作物的残枝败叶根茬及田间杂草等,带出田外深埋。每亩(667m2)施用充分腐熟农家肥6000kg~8000kg或者商品有机肥600kg~800kg,复合肥(15-15-15)50kg~75kg,微生物菌肥300kg~500kg。深翻土壤30cm以上,耙细整平后作畦。大小行种植:大行距80cm~90cm,小行距40cm~50cm,穴40cm;等行距种植:行距60cm~70cm,穴40cm。种植密度2300/667m2~2700穴/667m2一穴一株。

2.2 定植穴处理

椒苗定植后易受疫霉属茎基腐病危害,还可受到蝼蛄、金针虫等害虫的危害,可选用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0倍液,或者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200倍液,或者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0倍液,再加生根壮苗剂或者壳聚糖300倍液~500倍液喷淋辣椒茎基部防治茎基腐病、疫病等病害;防治蝼蛄、金针虫等虫害也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拌毒土或毒饵在傍晚撒施到田间和田边;防治蚜虫、粉虱等害虫可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喷施到定植穴与土壤混匀。

3 定植

俗语说“辣椒露坨、茄子没脖,就是说辣椒定植时一定不要栽深了,做到营养钵或基质上表面与大田表面持平就可,定植后立即浇大水,水量要大、土壤要灌透;定植时大小苗分别定植,大苗可以栽到条件略差的地方,小苗栽到条件略好的地方,防止两大苗夹一小苗的现象出现。

4 田间管理

4.1 及时查苗补苗。

4.2 及时抹除植株分叉以下的小萌蘖。

去除萌蘖最好选在晴天温度较高时进行,以便去除萌蘖的伤口及时愈合。全部萌蘖去除完成后可全田喷一次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液或0.3%四霉素水剂1500倍液预防病害的发生。

4.3 控水蹲苗,促进根系生长

定植水浇足后在门椒坐住前可以不浇水不施肥,避免引起植株旺长。

4.4 及时摘除畸形门椒

门椒一般节位较低,坐果时植株较小供应果实的营养较少,畸形果多,商品率不高,要及时摘除坐果节位低的畸形门椒。

4.5 病虫害防治

螺丝椒定植后主要病害有疫霉属茎基腐病、病毒病、炭疽病等,虫害有蚜虫、潜叶蝇、实蝇、蓟马、蝼蛄等地下害虫。对于病虫害的防治要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4.5.1棚室消毒

夏季太阳能高温闷棚:棚室休闲倒茬期间,彻底清洁田园后,均匀撒施农家6000kg/667m28000kg/667m2 酸性土壤可加施石灰氮),地表喷洒氧氯化铜、多菌灵等杀菌剂和高效氯氰菊酯、甲维盐等杀虫剂,将土壤深翻30cm进行大水漫灌,覆盖地膜保温保湿,密闭棚室,持续15d20d,棚内温度可达70℃以上,地温可达50℃以上,杀灭棚内及土壤中的病菌、线虫和害虫等。采取高温闷棚后,结合起垄作畦增施微生物菌肥300kg/667m2500kg/667m2,恢复土壤有益菌群,减少病害尤其是根茎部和维管束病害等土传病害。

4.5.2物理防控

大棚骨架或通风口处设置防虫网阻止蚜虫、潜叶蝇、实蝇、甜菜夜蛾等害虫进入棚室危害,宜选用

40目~60目银灰色防虫网。棚室内设置黄色、蓝色粘虫板诱杀蚜虫、潜叶蝇、实蝇、蓟马、粉虱、叶蝉等,黄板、蓝板规格30cm×20cm为宜,悬挂于植株上方10cm15cm处,20/667m230/667m2 。黄板、蓝板可穿插设置。基地可设置电子杀虫灯诱杀甜菜夜蛾、烟青虫、小菜蛾、菜螟等害虫,每2hm23hm2悬挂1盏(220V15W),离地高度1.2m1.5m4.5.3生物防控

棚内释放丽蚜小蜂10000头/667m2,控制白粉虱、烟粉虱等。

4.5.4化学防控

防治疫病、金针虫、蝼蛄等地下害虫可参考2.2的用药进行防治;防治茎基腐病等可选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者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0倍液,或者50%喹啉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0倍液等进行防治;防治病毒病等可选用盐酸吗啉胍+宁南霉素+芸苔素,或者氯溴异氰脲酸+春雷王铜+复硝酚钠等进行防治;防治蚜虫、潜叶蝇等可选用2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者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

4.6 水肥管理

门椒坐住前植株长势旺盛的地块可以不浇水不追肥,植株长势弱、土壤墒情差、贫瘠的地块适当浇小水,结合浇水适当追肥。田间有50%以上的植株门椒坐住后加强肥水管理,多坐果,结好果,防止植株早衰,延长结果期。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4.7 及时除草

定植后及时人工清除田间杂草,结合除草适当植株周围培土,防止根系浅倒伏影响结果。切忌使用除草剂除草,防止除草剂危害。

4.8及时吊绳绑蔓

高山优质抗病螺丝椒植株长势旺,植株高大,需要进行吊绳绑蔓防止果实过重压断枝条。具体方法是可顺栽培行在植株两侧架设一道10号钢丝,高度达到1.8米以上,将尼龙绳上端系于钢丝上将尼龙绳拉紧后下端系于所绑缚的枝条基部。每株需用2根3根尼龙绳。

4.9 植株整理

八面风椒坐住后为避免内膛枝郁闭加重田间病害的发生,需要进行植株整理,把过多的内膛枝及时疏除,主枝除留下2个3个生长势强的枝条绑缚外其余侧枝及时摘心,结果后及时疏除;特别强调在辣椒果实上面保留2个以上叶片,为果实膨大供应营养和避免日灼病的发生。

5 采收

采收标准:螺丝椒果实前段的尖突完全直立、果皮由黄绿色转为亮红色,即可采收。也可根据客商要求或者市场行情随时采收。

注:本文由山东省寿光市三木种苗有限公司承担的2021年鲁渝科技协作项目“高山优质抗病辣椒新品种筛选与示范”(项目编号:2021LYXZ017)提供资助。

第一作者:张锡玉1967-),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技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