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负性情绪和自尊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心理护理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负性情绪和自尊的影响

周英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自尊的影响。方法:抽选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70例,随机划分组别,即对照组、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普通护理,研究组基于普通护理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评价及对比两组的负性情绪、自尊。结果:研究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自尊量表(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抑郁障碍,改善心理状态,增强自尊程度。

【关键词】抑郁障碍;心理护理;负性情绪;自尊

抑郁障碍属于普遍多见的精神障碍类型之一,好发于青少年人群,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还伴有程度不一的精神病性症状[1]。据调查发现,多数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往往伴随低自尊现象,且抑郁障碍程度越严重,自尊水平越低,相互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重病情[2]。抑郁障碍可直接对青少年生理上、心理上及社会上等造成严重影响,目前药物干预、物理疗法、心理治疗等为常见治疗方式,虽可取得一定疗效,但复发率仍较高。有资料显示,心理护理对改善抑郁障碍患者负性情绪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在本次研究中,探讨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自尊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70例,随机划分组别,即对照组、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性与女性例数为11:24;最小年龄为12岁,最大年龄为18岁,平均(14.66±2.08)岁;研究组中,男性与女性例数为12:23;最小年龄为12岁,最大年龄为18岁,平均(15.29±2.30)岁。统计学分析两组基线资料,结果得出P>0.05,存在可比价值。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普通护理,包括健康宣教、生活指导、环境护理等研究组基于普通护理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包括(1)建立相互信任护患关系。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保持热情、真诚、礼貌对待患者,并主动与其保持沟通,耐心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消除其对环境的陌生感、无助感,同时还可争取患者的信任,拉近护患关系,使其感受到亲切感。尝试站在其朋友角度上去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引导和鼓励其主诉真实想法和需求,并表示理解、支持;护理人员需重视每次交谈,多给予关爱。(2)加强沟通。积极与患者保持沟通和交流,在沟通过程中,以平等态度对待,多为患者考虑,对其心境以及处境表示理解、尊重,与其共情,同时还需注意避免交谈使其敏感的话题,使患者感受到人文关怀,提高其自尊感。(3)健康宣教和家庭干预。可通过发放抑郁症健康知识宣教手册、一对一交谈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分享情绪调节的方法,鼓励和引导其正确面对和处理心理应激反应。告知患者家属在与患者沟通中,需学会耐心倾听、换位思考,建立家庭情感支持,使患者感受家庭温暖。

1.3观察指标

①评价及对比两组的负性情绪,护理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值越高,说明患者负性情绪越明显,心理状态越差;②自尊,分别于护理前、护理后,采用自尊量表(SES),总分40分;分值越高,说明自尊感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负性情绪对比

研究组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1    两组负性情绪对比x±s

组别

n

HAMD(分)

HAMA(分)

研究组

35

11.51±1.60

11.80±2.46

对照组

35

15.23±2.04

15.98±2.14

t

-

8.489

7.584

P

-

0.000

0.000

2.2两组自尊量表对比

研究组的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     两组自尊量表对比x±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35

11.82±1.44

35.42±2.26

对照组

35

11.73±1.60

23.99±3.07

t

-

0.247

17.738

P

-

0.805

0.000

  1. 讨论

抑郁属于常见负性情绪的一种,现已成为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3]。随着生活学习压力不断增大,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病例数不断增多,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失去兴趣力、失眠、思考困难、心境低落等,严重者甚至可出现自残、自杀倾向。因此,在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疏导干预,对降低抑郁障碍程度,改善消极状态具有积极作用。在本次研究中,将建立相互信任护患关系、加强沟通、健康宣教、家庭支持等措施贯穿于心理护理干预全程中,不仅可提高患者的信任感、归属感以及安全感,使其感受到人与人相处的美好,放下戒备心,从而进一步提高依从性,另一方面通过健康宣教,可提高患者对抑郁障碍的认知,并指导其学会情绪调节,同时建立家庭情感支持,有利于改善负性情绪、帮助患者减轻学习压力、社交压力等,进而促进病情康复。

本研究表明,研究组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从而进一步缓解抑郁障碍程度。研究组的SES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自尊水平,使其能够重建自信,完善人格。

综上所述,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抑郁障碍,改善心理状态,增强自尊程度。

参考文献

[1]鲍丽萍, 沈棫华, 李业平,等. 萨提亚模式心理护理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负性情绪和自尊的影响[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22, 39(3):405-406.

[2]丁琳, 谷光. 抑郁症患者中强化心理疏导对其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中医临床研究, 2018, 10(15):331-332.

[3]彭红, 陶莉, 顾静,等. 分级心理护理干预体系改善儿童青少年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应用效果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6):289-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