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DS重症患者中应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3

ARDS重症患者中应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的效果分析

孟创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重症医学科  江苏徐州221000)

【摘要】目的:分析ARDS重症患者中应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05——2022.01期间临床收治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回顾统计下共计筛选80名,以“平行对照分组法”分为常规组、实验组,每组40名。常规组采用基础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基础护理+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护理。整理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氧合指数、干预前后动脉血气指数、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康复依从性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对比氧合指数、动脉血气指数未见差异性,P<0.05。干预后,相较常规组,实验组氧合指数、康复依从性评分更高,P<0.05。相较常规组,实验组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相较常规组,实验组动脉血气指数更优,P<0.05。结论:ARDS重症病人接受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指导后,至此器官组织氧气获得提升,肺功能恢复更佳,建议普及应用。

【关键词】重症ARDS;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护理

    ARDS即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由患者发生休克、创伤或严重感染症状后造成的体征表现,间接或直接导致病患肺组织损伤明显,导致呼吸不畅、呼吸衰竭,肺组织器官缺氧甚至易造成低氧血症。具临床医学调查显示,ARDS发病率、致死率较高,作为对呼吸功能影响较重的疾病类型,对病患自身的生命安全有较大威胁[1]。此病随着病人的患病时间不同、患病表现不同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疾病,尤其重症ARDS疾病的医疗行为更需严谨、全面。临床针对此类病人多介入长期机械通气治疗缓解肺部缺氧症状。为加速其肺功能恢复,治疗选择辅助护理手段,建立早期分阶段的肺康复锻炼指导,对改善病人康复、预后有显著作用。当前我国肺功能康复锻炼技术备受青睐不断予以完善,除慢性肺疾病外在重症ARDS疾病的相关应用严重中使用理想[2-3]。基于此,本统计选取2021年至2022年收治重症ARDS病人印证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的使用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统计背景下,择选实验对象共计80例经筛查已经确诊为ARDS者,参与2021年5月至2022年1月的临床治疗研究中。按照平行对照分组法平均分组对象,即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40名均开展基础治疗并接受护理干预。患者家属均已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呼吸困难症状暂未危及生命安全。

常规组——男、女各为21例、19例,年龄范围41-85岁、年龄均值(62.60±2.51)岁;体重值范围50—74kg、平均体重值(62.52±2.64)kg;身高值范围157—185cm。实验组——男、女各为22例、18例,年龄范围40-86岁、年龄均值(63.02±2.48)岁;体重值范围53—73kg、平均体重值(62.32±2.57)kg;身高值范围156—184cm。将两组对象的基本资料对比,P>0.05对比计算不成立。

纳入标准:①经肺部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均符合诊断标准;②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理确诊;③均为成年人;④初始氧合指数<200mmhg;⑤机械通气过非昏迷者;⑥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15分。排除标准:①患有先天性血液病者;②严重功能性脏器损伤者;③基本资料不全者;④存在机械通气禁忌症者;⑤存在意识障碍症状;⑥活动性出血以及骨折未固定症状。

1.2方法

    常规组:护理人员第一时间帮助患者建立生命体征检测,调节所用呼吸机的相关参数以患者舒适性为主。对气道护理、气道湿化工作开展完善、强化处理,帮助患者高效排痰。为患者适当使用镇静药,以此稳定呼吸频率以及血容量指数。避免长期重症治疗下的躯体制动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定时翻身,建立肠内营养支持,为机体提供足够的营养成分提高机体质量。

    实验组:分阶段开展的肺康复锻炼技术,第一阶段即为帮助患者调节不稳定的机体循环状况,可优先尝试选择血管活性药物,帮助患者稳定机体循环情况,确保患者的氧合指数有所改善。机械通气下所用呼吸机调节为间断性肺复张模式、PEEP以及低潮气量状态,每次肺部复张调节半分钟至两分钟,每天12次左右。护理人员辅助患者每日开展被动肢体活动锻炼,气压治疗处理帮助患者按摩肌肉。第二阶段即为维护患者的机体循环稳定,为患者所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稳定。适当降低呼吸机的潮气量(6-8ml/kg)、PEEP(10-15cmH2O)、肺复张频次(6-8次),但相应的肺复张时间可加长。在床上抬高患者四肢,建立拉绳训练,可携带机器在床边坐位训练。第三阶段即为提高患者循环稳定,将呼吸机调节为PSV模式可间断性让患者脱离机器。下床带机活动,开展吹气球、深呼吸锻炼。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干预前后氧合指数、干预前后动脉血气指数、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康复依从性评分。

1.氧合指数评价标准:氧合指数(OI)公式PaO2/FiO2(氧合指数是呼吸治疗的重要目标,是使器官组织得到足够氧气,以便进行氧合作用的重要指数)。氧合指数的正常值是400-500mmHg,在ARDS的诊断标准中小于200mmHg,干预效果佳数值趋高。

2.动脉血气指数评价标准:评估PaO2、PaCO2、SPO2,干预效果佳数值PaO2、SPO2趋高、PaCO2趋低。

3.恢复指标评价标准:评估呼吸机通气时间、带管时间、住院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干预效果佳数值趋低。

4.康复依从性评价标准:评估饮食状况、服药依从、训练配合、坚持氧疗,干预效果佳数值趋高。

1.4统计

本次临床试验在SPSS 23.0系统中分析,数据指标则以(x±s)、(n  %)表示,使用T值、X2检验,结果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干预前后氧合指数对比

    表1中,干预前两组对象的氧合指数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氧合指数高于常规组,P<0.05。

1:干预前后氧合指数对比表(x±s,mmhg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3d

干预后7d

干预后14d

常规组

40

90.17±5.64

96.22±8.42

152.61±4.50

195.43±6.18

实验组

40

90.10±5.67

147.69±9.20

217.33±5.25

268.94±8.17

T

0.055

26.102

59.197

45.384

P

>0.05

<0.05

<0.05

<0.05

2.2干预前后动脉血气指数对比

    干预前:常规组PaO2(50.66±6.10)mmhg、PaCO2(67.10±8.44)mmhg、SPO2(89.33±1.50)%。实验组PaO2(50.70±6.07)mmhg、PaCO2(67.04±8.50)mmhg、SPO2(89.27±1.46)%。可见两组动脉血气指数无差异,对比T=0.029、0.032、0.181,P>0.05。

干预后:常规组PaO2(63.55±7.05)mmhg、PaCO2(50.50±5.33)mmhg、SPO2(90.30±2.00)%。实验组PaO2(71.86±7.88)mmhg、PaCO2(44.12±5.01)mmhg、SPO2(94.03±2.11)%。可见实验组动脉血气指数优于常规组,对比T=4.971、5.516、8.114,P<0.05。

2.3恢复指标对比

    表2中,实验组对象的恢复指标低于常规组,P<0.05。

2:恢复指标对比表(x±s,d

组别

例数

呼吸机通气时间

带管时间

住院时间

意识恢复时间

常规组

40

10.25±2.38

11.39±2.70

15.34±5.01

5.30±1.60

实验组

40

8.16±2.34

9.55±2.13

12.00±3.27

1.88±1.12

T

3.960

3.384

3.531

11.075

P

<0.05

2.4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常规组伤口感染4例、压疮1例、吸入性肺炎1例、静脉血栓2例,总发生率20.00%。实验组伤口感染1例、压疮0例、吸入性肺炎0例、静脉血栓0例,总发生率5.00%。可见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对比X2=6.134,P<0.05。

2.5康复依从性评分对比

    表3中,实验组康复依从性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

3:康复依从性评分对比表(x±s,分

组别

例数

饮食状况

服药依从

训练配合

坚持氧疗

常规组

40

14.30±2.11

18.34±2.01

14.66±1.64

13.66±2.31

实验组

40

21.36±2.00

22.30±1.63

21.72±2.24

20.95±2.70

T

15.359

9.678

16.084

12.975

P

<0.05

3.讨论

    近些年随着我国临床医学服务质量在逐渐提升,很多疾病的护理服务工作有了明显的技术改进,尤其在重症医学护理领域中有关重症病人的康复探究深入显著,旨在当前管理模式上作出改进从而帮助症状患者快速恢复正常。重症ARDS疾病在临床中属于临床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通过临床干预手段治疗依旧有较高概率存在并发症,为缓解患者因ARDS形成的呼吸困难诸多表现,介入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较长,同时患者患并发症的概率相对提升[4]。针对ARDS重症疾病临床选择为此类患者开展治疗护理同时配合体育锻炼,以恢复患者肺部功能为主建立技术指导,在改善患者康复预后、预防并发症方向中持续不断的应用改进,发挥理想作用。当前已有诸多医学资料表明,ARDS重症病患于ICU治疗颇多并在病患情况稳定下对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计划的普及应用良好,其计划执行具有安全性、可行性、实效性优势,促进病患肺部功能更好的恢复。本文中给予重症ARDS病人基础护理上配合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维护机械通气、活动、气道方面的护理并以监控患者基础生命体征为准判断对象的康复进程变化,便于及时发现病人的异常情况确保机体锻炼技术指导中的安全性

[5-6]。实际护理过程中,此锻炼技术的配合可根据病人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分阶段的锻炼计划实施可依照循序渐进原则完成,护理标准相应不同,使临床护理干预更具有有效性、针对性特点。气道管理可有效消除气道分泌物、提高呼吸效率。通气建立有利于改善病患的血氧饱和情况,体育锻炼有利于降低病患临床并发症[7-8]。积极护理工作下患者更能配合工作,使得护理效果提升肺部炎症吸收速度加快,主动和患者建立沟通下可第一时间了解患者主观不适,以患者不同时期的躯体恢复表现而加强被动、主动锻炼的调整,便于预防肌肉功能障碍[9]。本次统计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氧合指数、动脉血气指数对比P<0.05。干预后,实验组氧合指数、康复依从性评分高于常规组而动脉血气指数更优;实验组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说明实验组所行干预计划更具有个体化方案特点,护理中内容调节方便,可保证工作实际情况与预期目标基本一致,确保了护理效果的稳定。

    综上所述,ARDS重症患者接受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指导工作,可有效改善病患的氧合指数提高肺功能状态,临床应用成效理想,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欧阳方,何娟,马艳. 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的疗效[J]. 武警医学,2021,32(11):937-941.

[2]陈天玲,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辅助治疗ARDS重症患者疗效的临床研究.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2021-04-01.

[3]张晓燕.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在COPD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01):84-86.

[4]梅专. 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治疗重症ARDS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分析[J]. 世界复合医学,2020,6(09):30-32.

[5]徐小莉,蒋珊珊.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治疗重症ARDS的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1):176-178.

[6]赵春梅.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实施在ARDS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智慧健康,2020,6(17):122-123.

[7]齐英娜.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疗装备,2020,33(08):154-155.

[8]武士龙,谢来华,李万鹏,冯顺燕. 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治疗重症ARDS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观察[J]. 黑龙江医药,2019,32(06):1479-1480.

[9]刁毅.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J].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8,7(02):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