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临床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关于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临床价值研究

康建平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201700

【摘 要】目的 分析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医院放射科接收的120例疑似肠梗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全部行多层螺旋CT检查,然后开展手术病理诊断。比较分析多层螺旋CT的诊断准确性及结果符合率。结果:120例疑似肠梗阻患者中,经病理诊断确诊的占比为96.7%(116/120),经多层螺旋CT诊断确诊的占比为94.2%(113/120);上述检查方法的准确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多层螺旋CT的诊断结果可知,该检查方法的黏连性肠梗阻及粪石性肠梗阻检出率与病理诊断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肠梗阻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扫描,可有效提高对不同类型患者的诊断准确性,通过分析患者的CT影像学结果也可对不同病因的肠梗阻患者进行有效鉴别,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放射诊断;肠梗阻;多层螺旋CT

肠梗阻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是多种因素导致肠道功能异常、肠内物质不能正常运行且通过肠道的疾病,此病或可导致患者发生肠道解剖结构及功能异常症状[1]。肠梗阻患者临床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表现,且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进一步出现全身性生理紊乱甚至生命危险,尽早明确肠梗阻患者的梗阻类型并找出其发病原因对指导临床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均有着重要意义。以往临床方面多采用手术病理诊断的方式为疑似肠梗阻患者进行病情确诊,上述方法虽可得到准确性较高的诊断结果,但手术病理诊断操作为患者带来较大的机体创伤,进而使该诊断方法无法得到患者群体的普遍认可,临床推广也无法有效开展[2]。近年来随着临床影像学诊断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多层螺旋CT等新型影像学检查方法已在外科急腹症疾病诊断中得到了有效应用。本文选择医院放射科接收的120例疑似肠梗阻患者,分析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研究对象均符合《肠梗阻诊治进展》中所提出肠梗阻临床诊断标准,均确认存在腹胀、恶心呕吐、排气排便异常等临床症状。男66例,女54例。年龄21-74岁,平均(51.26±11.23)岁,病程3-11d,平均(7.05±1.57)d。患者均伴有明显的肠梗阻临床症状,如腹胀、恶心呕吐、排气排便异常等。

纳入标准: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胀、排便困难、腹痛等疑似肠梗阻症状表现;具有完整临床资料;均已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存在既往腹部化疗史;合并患有脏器功能障碍相关性疾病;疾病类型为单纯麻痹性肠梗阻的患者。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于检查结束后统一开展手术病理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①多层螺旋CT检查:选择佳能320排CT扫描机作为检查仪器。扫描开始前,需首先协助患者取仰卧位,之后依据实际情况为其选用对比剂,待患者服用对比剂60 min后方可开始进行CT扫查。CT扫描参数中的层厚及间距参数均设置为7.5 mm,待参数设置结束后,即可于患者的隔顶至耻骨联合位置处进行连续性CT扫查,扫查期间医务人员需提醒患者保持双臂抱头姿势,并适当屏气。待扫查结束后,应由2名CT诊断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对患者的CT扫查图像进行联合诊断,并确定最终诊断结果。②手术病理诊断:全部患者均于CT检查结束后,分别进行手术病理诊断,并将病理检查结果列为诊断“金标准”。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多层螺旋CT的诊断准确性及结果符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多层螺旋CT检查的肠梗阻诊断准确性分析

120例疑似肠梗阻患者中,经病理诊断确诊的占比为96.7%(116/120),经多层螺旋CT诊断确诊的占比为94.2%(114/120);上述检查方法的准确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 1  多层螺旋CT检查的肠梗阻诊断准确性分析   [n(%)]

诊断方法

疑似患者例数

检出率

病理诊断

120

116(96.7)

多层螺旋CT

120

113(94.2)

3.574

P

0.123

2.2 多层螺旋CT检查的肠梗阻诊断结果符合率分析

根据多层螺旋CT的诊断结果可知,该检查方法的黏连性肠梗阻及粪石性肠梗阻检出率与病理诊断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 2  多层螺旋CT检查的肠梗阻诊断结果符合率分析   [n(%)]

诊断方法

疑似患者例数

黏连性肠梗阻

粪石性肠梗阻

病理诊断

120

64(53.3)

53(44.2)

多层螺旋CT

120

61(50.8)

52(43.3)

0.135

0.127

P

0.762

0.689

注:图A:黏连性肠梗阻;图B:粪石性肠梗阻

图 1  黏连性及粪石性肠梗阻的多层螺旋CT典型影像学图像

    3 讨论

肠梗阻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外科急腹症,该病患者在发病后多可引发较为严重的腹痛、不良胃肠道反应等症状表现,进而可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尽早为患者开展准确的病情诊断及治疗干预是十分必要的。多层螺旋CT检查是一种临床范围内较为常用的放射学诊断方法,将其应用于肠梗阻疾病诊断中,可在全面观察机体肠道结构的基础上,有效评估肠道空间位置及扩张情况,进而可准确判断肠道梗阻发生原因及具体位置,从而明显提升疾病的诊断效率及准确性[3]。肠梗阻的多层螺旋CT诊断优势主要是,①该检查方法在肠梗阻诊断开展期间可于一次屏气状态下开展全腹扫描,进而可有效减少肠蠕动或呼吸伪影所导致的误诊或漏诊情况。②该检查方法可依据梗阻部位的上部肠管扩张情况及下部肠管凹陷情况对具体梗阻部位展开准确判断,而矢状位及管状位扫查则可进一步确定梗阻位置。③该检查方法的扫描后图像处理操作可明显提升肠系膜结构及病灶血供扫查图像的清晰度水平,进而可更为准确地探查不同梗阻类型的相应征象,由此可明显提升肠梗阻的疾病性质判断准确率。本文研究结果亦证明了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放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综上所述,肠梗阻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开展放射诊断的效果较为显著,可得到较为准确的疾病诊断结果,同时可有效明确肠梗阻疾病类型,该诊断方法的疾病诊断应用价值较为突出。

【参考文献】

[1]张艳萍.探讨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临床价值和准确性[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2,31(02):336-338.

[2]江建中.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临床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07):111-112.

[3]薛丽娟.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临床效果及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3):104+107.

[4]李淑萍.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临床效果及诊断符合率影响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6):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