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谷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差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4

德谷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差异

罗远莎1, ,覃焕玲2, 卢红平3

1.广西医科大学附设玉林卫生学校 537000;2.3.北流市人民医院 广西北流 537400

[摘要]目的 分析德谷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100 U/ml)分别联合门冬胰岛素2型糖尿病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211~202112月在北流市人民医院内分泌风湿科住院收治的60例新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予以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为基础,分别联合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100 U/ml和德谷胰岛素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低血糖发生率等作出分析。结论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小时血糖(2hPBG)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三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血糖波动水平和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0%P<0.05)。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德谷胰岛素相对于甘精胰岛素(100 U/ml)在与门冬胰岛素联合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中具有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对初发糖尿病患者FBG2hPBG得以有效控制,HbA1c的下降较明显、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2型糖尿病;德谷胰岛素;初诊;效差异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icacy of insulin degu and insulin glargine (100 U/ml) combined with insulin aspartic in the treatment of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a total of 60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and Rheumatology of Beiliu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December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They were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 30) and study group (n = 30)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method.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was performed with basal insulin insulin glargine (100 U/ml) and insulin degu, respectively, and blood glucose control and incidence of hypoglycemia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Conclusion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bA1c, FBG and 2hPBG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0.05), and the three indexe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P<0.05). The time of blood glucose reaching standard, blood glucose fluctuation level and incidence of nocturnal hypoglycemia in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study group (10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80%)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insulin glargine (100 U/ mL), insulin degu has better efficacy and safety in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combined with insulin aspartic for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FBG and 2hPBG can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in patients with incipiency diabetes, and the decrease of HbA1c is obvious, and the incidence of nocturnal hypoglycemia is low.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is high and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Degu insulin; To begin; Curative effects

糖尿病是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持续的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导致慢性并发症多危险因素并存的疾病。采用WHO(1999年)的糖尿病病因学分型体系,根据病因学证据将糖尿病分为4种类型,即1型糖尿病(T1DM)、2型糖尿病(T2DM)、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1]糖尿病人群中T2DM90%以上[1]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是强化血糖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有助于快速减轻高糖毒性和改善患者预后[2]。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是指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通过每日多次(3~4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或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使血糖快速达标的一种治疗方法。基础‐餐时胰岛素方案最大程度上模拟生理性胰岛素释放和作用模式快速解除高糖毒性,显著修复β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重塑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起了恢复并改善靶器官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3],并有效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少,是比较经典的强化血糖控制方案但是在以往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时经典的餐时-基础胰岛素治疗方案中也有部分患者存在血糖波动较大、夜间低血糖频发从而导致医从性差、达不到治疗效果等现象,因此探究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为满足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需求,基础胰岛素不断研发创新、更新换代,疗效与安全性逐步提升全新一代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德谷胰岛素半衰期是25h,作用时间长达42h是甘精胰岛素100 U/ml2作用曲线更加平稳,且变异性更小实现了超长、平稳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更符合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的波动,降低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4]。故本研究选取60例患者进行分组探究,以深入分析德谷胰岛素对比目前已广泛应用的甘精胰岛素(100 U/ml)在新诊断的有胰岛素强化治疗指征的T2DM患者中的医疗效果和价值及安全性等差异,为临床糖尿病的治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1~202112月在北流市人民医院内分泌风湿科收治的60例初诊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①经75g无水葡萄糖糖耐量试验,根据血糖、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等检查。确诊新2型糖尿病T2DM,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20年版)糖尿病诊断标准;②新诊断T2DM患者既往未经药物及胰岛素治疗,同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9.0%或空腹血糖(FPG)≥11.1mmol/L,或伴有明显高血糖症状者③临床资料完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神志清晰,无严重精神疾病、精神障碍者;告知后,自愿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④已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申请并获得批准。排除标准:①无法随访或依从性较差者;②合并心、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③对本研究使用药物存在过敏现象者。

依据随机数字法将60例患者分为样本容量均为30例的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45.18±5.28)岁,男女比例18/12,平均体质量指数(BMI)为22.81±1.37kg/m2;研究组患者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44.75±5.47)岁,男女比例16/14,平均BMI为(22.67±1.28kg/m2两组患者在上述基本资料的对比中无明显差异(P>0.05),临床对比效果较好。

1.2 方法

所有明确诊断入组的患者由糖尿病专科护士对其进行糖尿病基础知识及日常生活知识的宣教, 符合入组条件开始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干预。血糖控制目标:FPG<7.0mmol/L2hPBG<10mmol/L;血糖<3.9mmol/L或出现低血糖反应则为低血糖,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适宜增加药量。以对照组患者使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甘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50051),初始0.1~0.2 U/(kg·d)剂量进行注射,每日固定时间进行一次皮下注射,根据血糖适宜调整剂量,最高不得超过0.4 U/(kg·d)联合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00124)治疗,起始剂量设为0.2~0.4 U/(kg·d),每日餐前皮下注射,3/日。

研究组予以使用德谷胰岛素注射液(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96)进行治疗,可按照初始0.1~0.2 U/(kg·d)的剂量进行注射,每日固定时间进行一次皮下注射,可适宜调整剂量,最高不得超过0.4 U/(kg·d)联合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00124)治疗,起始剂量设为0.2~0.4U/(kg

·d),每日餐前皮下注射,3/日,联合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可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适宜增减药量。

1.3 观察指标

1.3.1 血糖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通过抽血检验患者空腹血糖(FPG)(正常值为3.96.1mmol/L),餐后2h血糖(2hPBG)(正常值为≤7.8mmol/L),及3个月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正常值为4%6%)水平[4]

1.3.2 血糖控制情况和低血糖发生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波动幅度,记录监测FPG2hPBG、夜间血糖,记录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的发生情况。

1.3.3 治疗效果:在治疗后依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血糖水平评估治疗效果,共分为三级,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血糖水平无明显变化;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血糖水平有明显下降,但未达到正常水平;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5]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选用SPSS26.0版软件对本研究60初诊T2DM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取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使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bA1cFBG2hPBG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三项血糖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对比±s

分组

例数

HbA1c(%)

FPG(mmol/L)

2hPBG(mmol/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

30

9.42±1.39

6.08±0.76

9.89±1.32

5.71±0.59

13.49±1.85

7.53±0.96

对照组

30

9.48±1.45

8.19±1.14

9.91±1.20

6.86±0.84

13.62±2.01

9.38±1.33

t

0.164

8.435

0.061

6.136

0.261

6.244

P

0.871

0.000

0.951

0.000

0.795

0.000

2.2 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低血糖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血糖波动水平和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对比[(±s),n(%)]

分组

例数

血糖达标时间(d)

血糖波动(mmol/L)

夜间低血糖发生率(%)

研究组

30

6.95±1.61

2.25±0.35

0(0.00)

对照组

30

8.26±1.56

3.12±0.68

6(20.00)

2

3.201

6.231

4.63

P

0.002

0.000

0.031

2.3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n(%)]

分组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

30

11(36.67)

19(63.33)

0(0.00)

30(100.00)

对照组

30

4(13.33)

20(66.67)

6(20.00)

24(80.00)

2

4.63

P

0.031

3讨论

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攀升至11.6%,患者数量达1.14亿,然而糖尿病的治疗率仅为25.8%,血糖控制达标率仅为39.7%[1]对于大多数非妊娠的中国成年T2DM患者,FPG 4.4~6.1 mmol/L是更理想的血糖控制目标[2]基线FPG较低的患者在强化治疗后胰岛功能改善和血糖结局更好,早期严格控制血糖终生获益。目前研究表明将胰岛素治疗作为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可降低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大血管病变发生的风险。多项在中国人群中开展的基础胰岛素相关的新研究,强调了应用基础胰岛素治疗对控制FPG的重要性既往治疗过程中也存在多数患者在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较易出现血糖控制不佳、低血糖等状况,对控制病情具有重要影响。德谷胰岛素(insulin degludec)是新一代超长效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半衰期达25h,发挥作用时间长达42h以上。其在人胰岛素的基础上进行了分子结构修饰并添加了1个16碳脂肪二酸侧链,在胰岛素制剂中以双六聚体形式存在,皮下注射后形成六聚体长链,缓慢释放出六聚体并逐渐分解为二聚体再到单体,单体脂肪二酸侧链再与白蛋白结合,显著延长胰岛素的吸收和作用时间。通过这样的作用机制,每天1次皮下注射德谷胰岛素实现了超长、平稳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由于德古胰岛素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和作用时间,在注射后也能够起到稳定作用的效果,能够降低血糖波动水平,同时有助于降低胰岛素的注射频率和剂量,能够降低低血糖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9]安全性较高,更符合生理性胰岛素分泌。

研究结果证实,相较于甘精胰岛素100 U/ml,德谷胰岛素在有效降低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的同时,可更好地控制空腹血糖(FPG)、低血糖风险更低,每日所需胰岛素剂量更少。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bA1cFBG和2hPBG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三项血糖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血糖波动水平和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0%(P<0.05,而甘精胰岛素的降血糖效果不够平坦,低血糖发生风险比较大。

综上所述,德谷胰岛素血药浓度对于初诊T2DM患者具有优质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有助于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20年版)[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1,37(4):311-398.

[2]2 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专 家 共 识(2021 年 版 )[J].中华糖尿病杂志 , 2022, 14(1): 21-31. DOI: 10.3760/cma. j. cn115791-20211109-00611.

[3]李延兵,马建华,母义明.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临床专家指导意见[J].药品评价, 2017, 14(9): 512, 26. DOI: 10.3969/j.issn.16722809.2017.09.001.

[4]纪立农,陆菊明,朱大龙,.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7,25(1):2-9.

[5]王春艳,周艳,张金卉,苏波,孙惠方,苏琳,王志兴.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02):92-95.

[6]冉兴无,母义明,朱大龙,.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2020)[J].中国糖尿病杂志,2020,28(10):721-728.

[7]赵亮,王璇.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9):133-136.

[8]杨娟娟.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案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华夏医学,2020,33(02):65-68.

[9]王宜胜.德谷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系统医学,2020,5(20):59-61.

[10].王建华.糖尿病自我管理大讲堂 [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58-59.

[11].湛文世,王龙,凌小元,马米果,张泰胜.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21,49(04):427-430.

[12]伍洁燕,甄文明,冯秀娟,黎坚健,伍佩慈.德谷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对比[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23):72-74+86.

[13]邓晓娟,方团育,蒋翠云,陈元椿.德谷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21,30(06):448-451.

[14] 母义明,郭立新,李玲,.德谷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在未经胰岛素治疗的 2 型糖尿病受试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中国亚组结果[J]. 中华内科杂志, 2017,56(9):660-666.

[15]刘艳,张盼盼,王静.探究德谷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情况[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36):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