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减轻静脉采血疼痛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1
/ 3

浅谈减轻静脉采血疼痛的方法

高海红

北京美中宜和妇儿医院丽都院区,100016

静脉采血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帮助患者进行相关生化检验的手段,但是静脉采血在临床上出现了多种问题引起了患者的反感,其中最为常见的原因是静脉采血会给患者带来疼痛,从而降低了患者在采血过程中的依从性,从而降低了有效静脉采血的概率,进而耽误患者的检查进度以及会对患者的生理造成一定伤害。为了更好的为患者进行服务,做好患者在静脉采血过程中疼痛的护理显得十分重要。本研究就在静脉采血过程中降低疼痛的方法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研究更好的减轻患者在静脉采血过程中出现生理疼痛的方法提供有效的资料。

关键词:静脉采血;减轻疼痛;方法讨论

引言

静脉采血是临床十分常见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其是对患者进行相关生化检测的必要的一个步骤,这种操作会给予患者疼痛的感觉同时就患者的皮肤和血管造成一定的损伤[1]。一般来说,静脉采血会对容易找到的,血管较粗的部位进行静脉穿刺,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血管脆弱、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在对其进行静脉采血的过程中常因为各种原因导致采血的失败,从而耽误患者进行检查,同时多次的静脉穿刺会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负面影响,同时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生理伤害[2]。若静脉采血失败的患者还有出血倾向,还可能引起患者的大量出血,从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对静脉采血的患者进行调查发现,多数患者在静脉采血过程中出现不配合的情况多是由于惧怕静脉采血的疼痛而导致的[3]。因此在对患者静脉采血的过程中,做好患者的疼痛护理和措施对顺利进行静脉采血,减少患者生理伤害、心理伤害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就一些在静脉采血过程中可实施的降低疼痛感觉的措施进行了资料总结和整理,以及相关的资料能给研究更好的静脉采血的方式、降低静脉采血导致的疼痛的方法提供有效的资料。

1 静脉穿刺疼痛的原因

静脉穿刺引起疼痛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现象,有些患者对疼痛的忍受能力较低,出现的疼痛感受可能更为明显,因此会出现静脉穿刺过程中不配合采血的情况,进而耽误采血进程以及其检验的时间。为了更好的对静脉采血的患者进行疼痛护理,找到静脉穿刺导致疼痛出现的原因显得十分重要。

1.1 不良的心理状态

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出现会对患者自己以及对其进行静脉抽血的护理人员均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由于患者对于静脉穿刺方式方法的不了解,在静脉采血的过程中常会误会护理人员的操作,从而出现不安的情绪,严重的患者还会当面与护理人员出现争执,愤怒、懊恼、激动的心情,会导致患者的血管进行收缩,激素分泌出现变化,从而从心理上放大了静脉采血带来的疼痛的感觉[4]。由于许多患者在之前的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了不好的静脉抽血经历,因此在静脉抽血前会出现紧张的情绪,紧张情绪的发生会让患者的血管收缩、患者的抽血姿势发生僵硬,从而在静脉抽血的过程中妨碍护理人员的操作,从而增加了不好的静脉抽血的操作,从而加大了患者的疼痛感。最后,患者的情绪会影响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特别是一些较为年轻的护理人员,在患者紧张、焦虑、暴躁情绪的影响下,其也会出现紧张的情绪,从而导致静脉抽血的操作出现失误,为患者带去疼痛的感觉[5]

1.2 穿刺部位的选择

人体神经的分布和血管的分布是十分不均匀的,每一处血管的粗细以及血管周围的组织情况也不相同,因此对不同的血管进行穿刺的时候会给予患者不同的疼痛感觉。在临床上最常见的静脉采血部位是肘正中静脉,该静脉在浅表,且血管较粗容易被找到和穿刺,同时对患者的疼痛刺激较少,因此是临床上进行静脉抽血的最常见的选择[6]。但是,正中静脉的穿刺抽血不适用于所有的患者,有些患者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比如晕针、晕血、紧张、抽血姿势不对等原因,导致患者在静脉抽血过程中出现更剧烈的疼痛,因此在做穿刺部位时对降低患者静脉抽血的疼痛十分重要。

1.3 穿刺技术

穿刺技术的高低对于降低静脉穿刺带来的疼痛也有重要意义[7]。而穿刺技术的高低与护理人员的年龄、工作经验、心理素质等均有重要的联系。一些资质较为年轻的护理人员,在面对病患饥饿时候,由于自己的心理素质不过硬,在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错误的出现会进一步的影响护理人员的心理,从而出现更严重的失误。其次年轻的护理人员的静脉穿刺技术还不是特别的成熟,在穿刺的过程中会出现问题,如进针的速度慢、进针的角度不确定,对患者静脉的选择以及采血前的操作等均会给予患者不同的疼痛感觉。

1.4 患者因素

除了护理人员的原因外,患者对于静脉采血引起的疼痛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对于患者影响较大的是患者晕针和晕血,如果患者有这种情况则对于静脉穿刺会更加的敏感,从而导致疼痛感的急剧增加[7]。除此以外,患者的对疼痛的忍受能力也是造成疼痛的重要原因,不同的人群对疼痛忍受的程度是不同的,其中婴幼儿以及儿童对疼痛的忍受能力较低,会对疼痛较为敏感,而老年患者虽然其身体的各个机能出现退化,但是其由于心理原因,或想引起他人的注意等原因,其疼痛的敏感程度较高,即使疼痛还未达到不能忍受的程度,老年患者还是会出现不能忍受的情况。

2 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措施

在了解静脉穿刺出现疼痛的原因后,可针对原因进行对症的治疗或者出台一系列应对的措施,以减少患者静脉穿刺引起的疼痛,更好的为患者进行服务。

2.1 提高护士技术水平

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对于降低静脉穿刺疼痛有重要意义。护理技术水平与多种因素均相关,包括护理人员的采血经验、心理素质、护理经验、沟通技巧等[8]。其中护理人员若有较差的心理素质,会很容易被患者的不良情绪影响,从而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失误,从而造成患者生理疼痛。因此加强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训练显得十分重要,去可以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心理辅导和积极的鼓励等方式进行。除此以外,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也是引起患者静脉采血疼痛的重要原因,对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主要可通过每月进行金属提高课程的开展,技术考核等方式进行[9-10]。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在临床上静脉穿刺小技巧的经验积累以及经验的分享对提高年轻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有良好的帮助。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本院的研究发现,在对患者进行穿刺前进行酒精擦拭的过程中,酒精挥发干后再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可有效的降低患者对疼痛的反应。

2.2 合适血管的选择

人体血管和神经的分布不均匀,一些血管处于浅表且周围的神经较少,因此在静脉采血的时候选择这些血管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疼痛感觉。其中临床上最常用的静脉抽血的血管为肘中静脉,其处于浅表且周围神经较少,血管腔也比较组,因此在进行静脉抽血的时候其成功率更高。但是针对不同的人群,对于静脉的选择也需要有不同。

对于青少年和成年人而言,头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均是较好的选择,因为其均是浅表的血管,且通过简单的操作,如手臂旋转、止血带的使用就可看见或摸到浅表的静脉,对其进行穿刺的成功率较高,同时由于其在浅表,因此可降低针头穿过过多的组织而引起疼痛[11]。但是对于肥胖的患者来说,一般的三段式的静脉采血的方式对降低静脉抽血疼痛的意义不大,因此对其进行改良后的按压血管刺入的方法更为有效。这种方法中药师因为肥胖患者,即使是浅表的血管很难用肉眼观察到,因此在穿刺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确定血管的位置和状态,才能更好的做好穿刺工作[12]

对于婴幼儿而言,血管的选择有需要有所不同,这是由于婴幼儿的身体构造所决定的,特别是婴幼儿没有自主控制的能力,因此选择能更好固定婴儿且较好穿刺的血管显得十分重要。其中临床上较为常用的婴幼儿静脉穿刺的血管有:股静脉、颈外静脉、头皮静脉以及四肢静脉。在静脉穿刺成功率方面,股静脉由于位于皮下,且管腔较大,能定位准确,因此其穿刺成功率高,且穿刺后其并发症少,可降低患儿的疼痛感。颈外静脉有皮下脂肪少,已暴露,血管腔大的特点,因此对于其的穿刺成功率也较高,但是由于其静脉与静脉窦的位置较近,在对患儿进行压迫止血的时候,会导致换责任面部静脉紧张,从而引起不适和疼痛,导致患儿哭闹。头静脉的优势在于其周围分布的神经较少,因此在对患儿进行采血时患者较为配合且不会出现哭闹,但是这种方式的抽血量较小,但是只要操作得到可满足检验所需量,因此需要护理人员有较多的经验。除了以上的血管外,之前提到的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也可用于婴幼儿的采血用,其穿刺的安全性高,对血管损伤小,无并发症,且婴儿痛苦少。因此在对婴幼儿的静脉采血,可根据婴幼儿的情况进行分析,从而选择更合适的血管[13-14]

2.3 对患者进行护理

患者多方面的因素会影响静脉抽血引起的疼痛感,包括患者的心理素质,患者是否晕针晕血,患者是否是疼痛敏感者等。

其中对患者的心理的护理显得十分重要,在对患者进行静脉抽血前需要就抽血的流程、抽血的用途,抽血后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对患者解释清楚,然后安抚患者的情绪,帮助患者放松心情,以免患者的紧张,导致疼痛的加剧。

对于晕针的患者,可在抽血前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的时间稍微加强,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在抽血前可让患者在环境温馨的地方进行休息和等候,在抽血的过程中陪同患者,不让患者看见抽血针。静脉抽血的护理人员应该用资历较老的护理人员,且抽血的时间尽可能的缩短,可降低疼痛感。对于不晕针的患者,可鼓励建议患者直视采血的全程,每一步给予讲解同时对化验项目进行宣教,患者的心情轻松,配合默契,减轻对采血的恐惧心里,减轻疼痛的感受。

对于一些对疼痛特别敏感的人群,若用以上的方法均不能减低其对疼痛的敏感性,可适当的使用皮肤表面敷麻药,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患者皮肤表面擦涂15-20分钟后用棉签擦掉,再对患者进行抽血,可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

3 讨论

静脉采血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护理措施,该措施的实施主要是为了提取患者的血液从而进行进一步的检验。但是静脉采血会给予患者皮肤和血管的损伤,同时静脉抽血带来的疼痛感会导致患者对静脉抽血产生负面的情绪。但是一些患者,特别是住院的患者需要一周多次的进行静脉采血检查,以了解患者的病情,降低静脉采血带来的疼痛感可有效的提高患者抽血的依从性,从而能降低下一次患者抽血出现的抵触情绪。

为了更好的为患者进行服务,对引起静脉抽血疼痛的原因进行分析,且就原因进行了对症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在进行文献整理的时候,本文作者发现,患者因素、护理人员技术、采血血管的选择等均会影响静脉抽血导致的疼痛程度,本文就这些因素实施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发现改善引起疼痛的原因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这些方法和措施值得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二梅, 张艳红, 杨晓翠. 门诊患者无痛静脉采血技术的研究[J]. 饮食保健 2020, 47(2):280

[2] 张艳慧. 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静脉采血患者疼痛的疗效分析[J]. 2020,7(3):4.

[3] 张静. 体检者应用护理干预对静脉采血疼痛的缓解效果研究[J]. 人人健康, 2020, 513(04):184-185.

[4] 李婷. 舒适护理在门诊静脉采血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20, 9(1):2.

[5] 韩军, 徐姝娟. 心理护理干预对静脉采血患者疼痛的影响[J]. 2022,3(3):12-13.

[6] 魏毅, 赵淑珍, 何晓俐,等. 新型静脉采血手垫在临床采血应用中的效果观察[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20, 36(7):4.

[7] 周思莹. 不同肘部静脉进针角度对无偿献血者采血疼痛的影响[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 28(21):2.

[8] 姜春英, 张华秀, 徐亮. 快速小角度直刺法应用于静脉采血中减轻疼痛的效果观察[J]. 2022,9(27):8-10.

[9] 董丽燕. 大角度冲击式浅静脉采血对患者疼痛及穿刺成功率的影响研究[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 27(15):1.

[10] 吴红娟, 李锦燕, 吴雪梅,等. 白噪音对低龄幼儿静脉采血疼痛的缓解效果观察[J]. 2022,7(9):8-9.

[11] 马娟, 张世梅. 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采血中的作用观察及效果评价[J]. 中国保健营养 2021,31(9):136.

[12] 刘锁涛. 肥胖献血者贵要静脉和头静脉在采血中穿刺方法的改进[J]. 中国农村卫生, 2019(4):1.

[13] 张文芳. 快速皮下潜行进针法对静脉采血效果的评价研究[J]. 哈尔滨医药, 2020(5):2.

[14] 姚慧勃. 600例静脉采血不同抜针按压的分析比较及护理[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