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护理干预在无痛内镜检查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8
/ 2

精细护理干预在无痛内镜检查中的应用分析

唐晓琼

广元市青川县中医医院  四川广元  628100

[摘要]目的:探讨在无痛内镜检查中应用精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上一年度诊治的行无痛内镜检查患者,共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实施精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确精细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降低更为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无痛内镜检查患者实施精细护理干预,效果好,可以改善患者不良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荐患者使用。

关键词:无痛内镜检查;精细护理干预; 负性情绪;不良反应

   无痛内镜是目前临床上诊断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安全无痛,患者舒适度高,但是仍然有部分患者由于缺乏对内镜检查的正确认识,负面情绪较多,导致对检查的配合度不够,从而引发不良反应,影响检查效果[1]。因此,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减少不良反应。本文选取无痛内镜检查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精细护理干预在无痛内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选取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分组,各60例。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21-69岁,平均(49.56±8.64)岁;观察组: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22-68岁,平均(49.64±8.37)岁。2组一般资料均衡分布(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简单向患者讲述内镜检查相关情况,告诉患者内镜检查的重要性,并适当鼓励患者。在检查期间协助医生操作,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组实施精细护理干预,如下:(1)强化基础护理。在检查前,护士耐心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纠正患者错误认知,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担心,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嘱咐患者禁食 12 h,明确检查注意事项,协助患者做好准备工作。(2)强化心理护理。护士要耐心对患者进行安抚,鼓励患者勇敢,告诉患者无痛内镜检查是在全麻状态下进行,一般感觉不到痛苦,让患者放心。(3)检查中的护理。护士要合理调整检查室的光线,避免刺激患者。检查中积极配合医生,不交谈无关话题,也可以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保证内镜检查顺利完成。另外,护士要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避免发生全麻期间休克情况。(4)术后护理。患者麻醉清醒之后,护士要耐心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麻醉完全清醒之后才能离开。嘱咐患者合理膳食,严格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

1.3观察项目和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变化情况。SAS评分:分数与焦虑程度成反比。SDS评分:分数与抑郁程度成反比[2]。(2)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版本软件进行此研究,采用方差同质性检验方法,变量资料以“t”计算用“(x±s)”表示。定性数据用“X2”核实以(%)表达。各组数据服从方差相同的正态分布,P<0.05,显著差异。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改善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60

50.43±6.44

42.65±5.50

51.64±6.43

41.33±5.55

观察组

60

50.66±6.47

33.54±5.64

50.59±6.47

34.65±5.35

t

0.195

8.958

0.892

6.712

P

0.846

0.000

0.374

0.000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呼吸抑制

躁动、呛咳

恶心呕吐

喉头痉挛

发生率

对照组

60

2

3

3

2

10(16.67)

观察组

60

0

0

1

1

2(3.33)

X2

5.926

P

0.015

3讨论

临床实践发现,对行无痛内镜检查的患者做好护理干预,可以稳定患者的情绪和生命体征,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从而保证内镜检查顺利开展。常规护理由于护理措施比较单一,无法兼顾患者身心两方面的舒适度,因此难以满足临床护理的要求[3]。精细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该模式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旨在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促使患者主动配合检查,以保证内镜检查顺利开展[4]。检查前,护士与患者沟通交流,讲述相关健康知识,可以纠正患者错误认知,提高对无痛内镜检查的认知水平,从而可以保持患者情绪稳定。检查中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积极配合医生尽快完成内镜检查操作。检查后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及时了解是否出现并发症,同时对患者饮食进行指导,帮助患者合理膳食,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从而达到身心舒适状态

[5]

本文研究发现,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降低更为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对无痛内镜检查患者实施精细护理干预是可行的,可以将其作为临床上对内镜检查患者护理的优良方案。

综上所述,对无痛内镜检查患者实施精细护理干预,效果好,可以改善患者不良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荐患者使用。

参考文献:

[1]舒小芮. 精细护理干预在无痛内镜检查中的应用[J]. 中华养生保健,2021,39(2):108-110.

[2]祝丽娟. 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中的应用[J]. 系统医学,2021,6(20):163-166.

[3]张敏,田宝苓. 精细护理干预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3):148-150.

[4]石如玉. 无痛消化内镜检查中精细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华养生保健,2021,39(5):139-141.

[5]何欢. 胃肠疾病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精细化护理模式的作用探讨[J]. 医药前沿,2019,9(6):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