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钢板内固定与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分析

/ 2

T型钢板内固定与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分析

李小刚

丹棱南苑中医医院 四川眉山 620200

摘  要:目的 T型钢板内固定与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研究。方法 选取2021年4月到2022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对该时间段内院内接收的7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分别进行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和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结果 骨折复位后观察组患者桡骨轴向短缩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选用T型钢板内固定可以在保障掌倾角、尺偏角恢复效果的基础上,维持桡骨轴向伸缩长度,相较于其他治疗方式有着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T型钢板内固定;石膏夹板外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疗效

现阶段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病率持续攀升,且发病后不利于患者的行动,如合并骨折粉碎还会造成关节面的损伤,需要及早发现并落实安全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1]。就桡骨远端骨折的诱发因素来看,骨质疏松、高能量损伤等均会造成桡骨远端骨折,当今社会老年人数量越来越多,骨质疏松所致的骨折疾病患者也随之增多[2]。针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来说,得到人们认可并普遍使用的治疗手段主要有两种,对应为T型钢板内固定和石膏夹板外固定,基于此,现抽取70例患者以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两种方法在改善患者骨折疾病,促进患者骨折恢复方面的效果差异,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4月到2022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对该时间段内院内接收的7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分别进行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和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对照组内男17例,女18例,年龄在26~58岁间,平均值为(34.25±6.24)岁,观察组内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在24~62岁间,平均值为(35.38±6.07)岁,对比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依据组别开展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为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首先由专业的治疗医师在X线透视的情况下,完成骨折部位的复位,之后依据骨折远端移位的差异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外固定。对于掌侧移位问题的患者固定时选择背伸位固定,对于背侧移位问题的患者使用掌屈位进行固定。完成固定后早期严禁腕关节的活动,嘱患者进行肩关节、肘关节以及指关节的活动,六周后方可根据恢复情况拆除夹板。观察组使用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由治疗医师在患者接受神经阻滞麻醉的情况下,切开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同时使用T型钢板完成内固定。手术中的入路位置选择掌侧,确保骨折断端暴露处理,方便使用钢板进行内固定。内固定过程中需注意避开神经组织、桡动脉和桡静脉,手术治疗结束后一年方可拆除内固定。

1.3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对复位后患者的桡骨短缩长度、掌倾角、尺偏角等指标进行记录,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作用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²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两组患者骨折复位前后的桡骨轴向短缩长度对比

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骨折复位前的桡骨轴向短缩长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骨折复位后的桡骨轴向短缩长度对比观察组明显较短(P<0.05),复位效果具有显著优势,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骨折复位前后的桡骨轴向短缩长度对比(mm)

组别

例数(n)

桡骨轴向短缩长度

复位前

复位后

观察组

对照组

t

P

35

35

3.88±0.42

3.76±0.51

1.149

0.254

0.33±0.04

1.32±0.31

20.032

0.000

2.2两组患者骨折复位前后的掌倾角、尺偏角对比

对比复位前后两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均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复位后的两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均明显优于复位前,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骨折复位前后的掌倾角、尺偏角对比(°)

组别

例数(n)

掌倾角

尺偏角

复位前

复位后

复位前

复位后

观察组

对照组

t

P

35

35

16.68±5.74

16.34±4.98

0.283

0.778

9.88±2.34

10.04±2.28

0.310

0.758

15.33±2.27

14.82±2.36

0.985

0.328

20.87±4.26

21.03±4.42

0.165

0.870

  1.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作为目前最常见的骨折疾病,据相关数据统计,已经占据全身骨折疾病的1/6。目前针对桡骨远端骨折多通过X线片检查明确骨折部位状况并进行骨折复位的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虽然可以避免手术对患者的二次伤害,但非手术复位的方法会受到骨折不稳定性这一因素的影响,容易在治疗过程中发生骨折移位的情况,不利于复位后骨折部位的有效恢复,基于此研究桡骨远端骨折更为高效的治疗手段尤为重要,也是保障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效果的关键。

石膏夹板外固定作为非手术复位方法,在恢复期间很容易发生桡骨短缩移位、创伤性关节炎等一系列问题,T型钢板内固定则可以有效杜绝此类问题,原因在于T型钢板内固定需要手术切开骨折部位并入路,有助于T型钢板与发生骨折的桡骨远端骨面紧密贴合,进而减少骨折移位的情况[3]。此外,T型钢板的作用机理类似张力带,可以缓和背侧软组织在骨折恢复中的损伤,而且T型钢板放置在掌侧,与诸多软组织贴合,不会造成内固定术后的各类不良反应。本次研究中,T型钢板内固定下的患者骨折复位后的桡骨轴向短缩长度明显低于常规治疗方式下的患者,表现出在骨折治疗中良好的预后效果,而且在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改善方面无负面影响,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T型钢板内固定相较于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在预防骨折移位、创伤性关节炎等问题上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有助于患者骨折恢复,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黄爱民, 徐名洪, 吕维宝. T型钢板内固定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J]. 临床骨科杂志, 2020, 23(1):4.

[2] 刘拴虎.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研究[J]. 人人健康, 2020, No.513(04):39-39.

[3] 李哲, 孙天祥, 钟易林,等.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AO-B、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比较[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 3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