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施工企业如何加强拖欠农民工工资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8
/ 2

浅议施工企业如何加强拖欠农民工工资管理

刘倩倩 ,王淼  ,马会超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方分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摘要: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成为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有效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施工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仍较突出,农民工集体讨薪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加快解决施工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刻不容缓。本文主要探讨了施工企业如何加强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管理问题。

关键词:施工企业;农民工工资;拖欠

在我国实施多年的二元户籍管理体制下,城乡分割体制仍未能完全被打破。农民工作为我国逐步实现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特殊群体,已经成为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城市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同时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然而,我国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广泛存在,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在施工领域拖欠工程款现象普遍存在的情况下,施工企业有责任和有必要不断加强农民工工资的监管,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发生。

一、加强农民工工资监管的目的

1.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施工企业声誉和形象,避免企业的正常经营受到阻挠。

2.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预防和解决劳务公司拖欠或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防止劳务纠纷,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3.规范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规避施工企业经营风险,防止因劳务协作队伍拖欠农民工

工资,导致负有连带责任的施工企业发生财务支付风险,或造成经济损失。

二、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原因

1.业主未按合同约定与施工企业结清工程款,致使施工企业资金紧缺而拖欠农民工工资。2.由于施工企业与劳务协作队伍之间为

总承包人和分包人的合同关系,劳务协作队伍与农民工之间是劳动关系,而施工企业与农民工之间并不存在劳动关系。我国目前这种特有的劳动用工形式,使得在农民工工资发放环节中必定会产生各种不利因素。

3.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很少有农民工与劳务协作队伍或劳务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协作队伍老板对农民工的管理主要依靠“社会关系”或简单的金钱控制。协作队伍大多数是熟人群体,很多农民工是协作队伍老板的亲戚、朋友和同乡,是靠“社会关系”维系的团体。因此,劳务协作队伍老板会以薪酬标准等信息涉及其商业秘密为由不配合管理,认为由施工企业代发农民工工资会丧失其对农民工的管控权,会发生农民工不服从工作安排、私自退场等现象。

4.施工企业对协作队伍管理薄弱。施工企业中农民工大多以非法人的施工队存在,即使声称属于劳务公司的农民工,大多也是挂靠在劳务公司下面的非法人组织。很多施工企业简单地“以包代管”,试图用单一的手段处理复杂的事务,结果出现了违法违规分包和层层转包的现象,导致农民工管理混乱,给农民工工资管理也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5.施工企业对农民工工资管理工作重视不足,或监管力度不够。没有成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工作小组,以及没有制定农民工工资管理制度。不少施工企业认为代发农民工工资的工作量很大,财务部门人手和精力不足以满足管理的需要。农民工工资管理的基础工作不够规范,如:未能建立农民工花名册台账、或信息不全,没有及时登记农民工进、退场情况,没能实时掌握农民工人数等等。

6.施工企业为满足季节性施工招聘临时工,这些农民工的工作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年,流动性大,农民工进、退场的相关核实工作量大,人员管理难度大,一些农民工嫌麻烦不愿意通过银行账户领取工资。

三、加强工资管理的措施

1提高站位,靠实责任,在“组织”上下工夫

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是关系农民工家庭基本民生的大事,更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企业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根治欠薪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规定》《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深刻认识农民工工资治欠保支的重大意义,提高政治站位,主动作为,切实增强农民工工资相关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遏制和妥善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纳入企业重要议事日程,细化各项工作举措,统筹安排,以高度的思想和行动推动各项工作。

2细化措施,注重方法,在“落实”上做文章

坚持“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通过月通报、季分析、年总结制度,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企业施工项目,全面掌握农民工实际情况,对突出的问题全面梳理、列出清单,一项项排查,一件件解决,一个个落实,切实保障好农民工合法权益。重点抓好以下4个方面管理工作:一要按时签订农民工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有关规定,建立权责明确的劳动关系,切实规范企业劳动用工管理行为。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如实告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及时签订农民工劳动合同,劳务合同附农民工有效的身份证复印件,做到全面掌握第一手农民工用工资料,确保农民工用工底数清。二要推进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坚持“先实名登记后再进场施工”的原则,收集农民工有效身份证复印件,建立农民工花名册、农民工考勤表和农民工工资明细表等专项台账,真实记载农民工的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出勤及工资情况,切实做到农民工用工信息全。三要强化农民工用工动态监控。具备条件的项目部安装监控设施、配备考勤机,不具备条件的由专人负责,准确记录农民工上下班时间、进出人数、工作天数等,并严格进行月考勤和月工资的公示,真正做到农民工用工数据准。四要坚持银行代发工资制度。按照“一人一卡”的原则,为每位农民工办理工资卡,并由本人持卡,农民工工资坚持由银行代发,通过银行可以将工资直接发放给农民工本人,有效保障了农民工的个人权益。代发凭证由项目部统一保管,作为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存档证做到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明。

3加大结算,筹措资金,在“支付”上求实效

劳动报酬是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工程款的结算直接制约着施工企业对农民工工资的支付。一要积极筹措资金。目前施工企业办理工程结算时间较长,要保证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施工企业重点要加大工程款的结算,加大与业主单位的协调,紧密结合施工项目部实际,早计划、早安排、早申报、早结算工程款,筹措资金,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对不能全额支付的,先支付一部分工资,保证农民工正常生活支出,耐心解释原因,认真做好安抚工作,并安排专人详细建立登记台账,同时进一步加强资金回笼,尽快分期分批支付农民工工资,力求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二要建立清欠工作台账。各施工企业要全面准确建立拖欠农民工工资台账,安排专人详细登记拖欠农民工的姓名、身份证号码、拖欠时间、拖欠金额、收款账号、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基础信息,切实摸清拖欠底数。采取“台账”销号方式解决欠薪,压实主体责任,落实人员、时限,不定期进行排查梳理,采取有效措施抓紧解决,加大清欠力度,做到不解决问题不销账,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支付。三要建立健全优先支付农民工工资工作制度。为了预防施工企业拖欠或者克扣农民工工资,进一步规范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2004年印发的《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企业因被拖欠工程款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追回的被拖欠工程款,应优先用于支付拖欠的农民工工资”。当企业遇到工程款结算不及时、工程管理不善等现实复杂性问题时,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优先支付农民工工资,并做好善后工作,避免发生上访讨薪事件,在追回被拖欠工程款后,第一时间向农民工支付被拖欠的工资。

4结束语

解决好农民工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全局,事关企业和谐稳定。企业要提高站位,靠实责任,保障好农民工的权益。

参考文献

[1]蔡祖祥.施工企业推行农民工工资代发制度的思考[J].财政监督(财会版),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