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对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及QOL评分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5
/ 2

针对性护理对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及QOL评分影响分析

贺秀秀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陕西 西安,710032)

摘要:目的:评估针对性护理应用在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中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量表(QOL)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1年9月的56例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分配至对照组(纳入28例,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纳入28例,提供针对性护理),评价组间QOL、Fugl-Meyer评定量表(FMA)、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并发症情况。结果:(1)护理后,观察组QOL、FMA、NIHSS更佳,P<0.05;(2)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3.57%)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防范并发症,改善神经及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急性重症脑梗死;QOL评分

急性重症脑梗死是常见脑血管疾病,兼具死亡率高、起病急、致残率高等特点,经规范治疗后仍易诱发脑瘤、脑出血等疾病,加之卧床时间长,还会出现便秘、压疮等并发症,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故有必要在恢复期辅以有效护理干预。有报道指出[1],针对性护理能够结合患者实际需求提供护理服务,护理措施更具个体性与有效性,能够提高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基于此,本文以2020年1月—2021年9月的56例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为例,就针对性护理应用在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中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量表(QOL)的影响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20年1月—2021年9月的56例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分配至对照组(纳入28例)、观察组(纳入28例)。对照组:男/女为14例(50.00%)/14例(50.00%),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2.2±5.3)岁;观察组:男/女为16例(57.14%)/12例(42.86%),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1.9±5.4)岁。纳入标准:①发病-入院时间不超过72h;②生命体征平稳;③充分了解研究方法、目的,自愿作为受试者。排除标准:①血管性痴呆者;②发病前伴有肢体运动、认知功能障碍者;③拒绝配合者。基本病例资料(性别分布等)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如遵医嘱用药、口头知识讲解、嘱咐患者减少情绪波动、结合康复情况进行功能锻炼等。

观察组(提供针对性护理):(1)心理干预:勤于沟通,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且通过熟练操作、耐心指导等给予患者安全感;另外,借助音乐疗法、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正念训练、静坐冥想、病友支持、家属照护等给予患者康复信心,每周1-3次,每次20min;(2)知识教育:综合采用床旁讲解、播放视频、发放宣教册等普及脑梗死诱发因素、自护技巧、功能锻炼、饮食管理等内容,提高认知度及依从度;(3)生活干预:①注意饮食,吃产气少、易消化食物,例如水果、青菜等,少吃巧克力、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②训练床上排便,且通过腹部按摩、腹式呼吸等促进肠蠕动,保证患者每日规律排便必要时使用甘油栓、开塞露等;③按时叩背翻身;(4)功能锻炼:早期行被动肢体按摩,每日3次,每次15min,避免肌肉挛缩,待患者能够进行主动锻炼后,指导其进行握拳、伸屈足背、屈肘等主动活动,每日2次,每次10-15min,待能下地活动后,先搀扶行走,再自主行走;(5)出院指导:嘱咐患者规律作息、科学进食、监测血压与心率、按时复诊等。

护理时间:4周。

1.3观察指标

将QOL、Fugl-Meyer评定量表(FMA)、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并发症情况作为观察指标。(1)QOL、FMA、NIHSS:QOL共100分,FMA共100分,NIHSS共42分,分值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运动功能越强、神经缺损越重;(2)并发症情况:压疮、便秘、肺部感染。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3.0分析数据,QOL、FMA、NIHSS为计量型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并发症情况为计数型数据,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行x2检验,P<0.05代表数据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分析QOL、FMA、NIHSS

护理前,组间QOL、FMA、NIHSS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QOL、FMA、NIHSS更佳,P<0.05,见表1。

表1 QOL、FMA、NIHSS对比(x±s)

组别

时间

QOL(分)

FMA(分)

NIHSS(分)

对照组(n=28)

护理前

61.49±5.48

54.62±3.49

13.72±1.26

护理后

68.95±4.75

66.57±3.33

9.55±1.67

观察组(n=28)

护理前

61.52±5.29@

54.19±3.42@

13.69±1.23@

护理后

74.55±4.62#

72.46±3.27#

7.43±1.44#

注:①组间护理前:@P>0.05;②组间护理后:#P<0.05。

2.2分析并发症情况

经症状观察及数据统计,在并发症发生率(压疮、便秘、肺部感染)方面,观察组(3.57%)低于对照组(25.00%),P<0.05,见表2。

表2并发症情况对比(n/%)

组别

压疮(例)

便秘(例)

肺部感染(例)

总发生率(%)

对照组(n=28)

2(7.14)

3(10.71)

2(7.14)

7(25.00)

观察组(n=28)

0(0.00)

1(3.57)

0(0.00)

1(3.57)

x2

5.250

P

0.022

3 讨论

急性重症脑梗死是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疾病,相关报道指出[2],除却及时治疗,规范且富有针对性地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表明,针对性护理应用在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中有较好效果,表现在观察组QOL、FMA、NIHSS更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分析原因:针对性护理通过依据患者需求及疾病特点制定、落实护理方案,能够提高护理服务的有效性、实用性,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等多方面需求,其中通过多元化心理引导、支持、安慰、鼓励,能够提升自我效能感与依从性[3],增强康复信心,激发主动能动性,主动配合各项康复措施;通过知识教育,能够纠正认知偏差,提高疾病认知度及健康意识;通过生活干预与功能锻炼,既能减少影响病情康复的不利因素,提高生理健康程度,也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并发症,亦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肢体运动功能;通过出院指导,能够进一步引起患者对疾病的重视,做好出院后自我康复护理工作。

综上所述,由于对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能够取得满意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兆敬.针对性护理对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的影响[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36(7):186-187.

[2]方正.针对性护理对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5):88-89.

[3]郭书军,苗万坡.针对性护理在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13):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