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康唑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5
/ 2

氟康唑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

于丽

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目的:评价肺部真菌感染治疗中应用氟康唑的效果。方法: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取样76例,入院时间2019年11月至2021年08月,双盲信封法分为参照组(伊曲康唑治疗,37例)和实验组(氟康唑治疗,n=39),比较症状积分,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发热症状(1.33±0.20)分,咳嗽咳痰(1.42±0.23)分,胸痛(1.50±0.30)分,呼吸困难(1.19±0.25)分,紫绀(1.30±0.21)分,比参照组低,不良反应率2.56%,比参照组16.22%低,P<0.05。结论:肺部真菌感染治疗中应用氟康唑疗效确切,不易引起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性的同时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

关键词:不良反应;临床效果;氟康唑疗效

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高,具有病情进展迅速、发病急的特点[1],广泛应用免疫抑制剂、广谱抗菌素、糖皮质激素,恶性肿瘤所致造血干细胞抑制、粒细胞缺乏以及存在慢阻肺疾病等因素均可导致肺部真菌感染,目前对其的治疗以药物缓解症状为主,其中,伊曲康唑因存在应用局限性,可引起肝衰竭、胃肠道反应,氟康唑组织渗透性强,具有理想抗菌作用,本研究取入院时间2019年11月至2021年08月的76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资料,观察探究了氟康唑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取样76例,入院时间2019年11月至2021年08月,双盲信封法分为参照组(伊曲康唑治疗,37例)和实验组(氟康唑治疗,n=39)。排除标准:近期服用其他抗菌药物;智力、精神障碍;合并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存在伊曲康唑、氟康唑用药禁忌。纳入标准:遵医嘱用药;心肝肾功能正常;签订同意书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实验组1至8d病程,平均(4.02±1.35)d,最高73岁,最低41岁,平均(61.47±5.22)岁,男女分布22:17,参照组1至8d病程,平均(4.10±1.32)d,最高74岁,最低41岁,平均(61.85±5.04)岁,男女分布20:17,P>0.05。

1.2方法

    两组均接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平喘止咳、吸氧、支气管扩展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参照组伊曲康唑治疗,连续用药2周,每天1次,每次200mg,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123。给予实验组氟康唑治疗,连续用药2周,每天1次,首次剂量400mg,静脉滴注给药,后调整为200mg/次,陕西诚信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3813。

1.3观察指标

   (1)症状积分(0-6分):重度症状计5-6分,中度症状计3-4分,轻度症状计1-2分,无症状计0分,评估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紫绀症状严重度。(2)不良反应影响:记录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用药后发生低血钾、头晕、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皮疹反应的样本数。

1.4统计学分析

SPSS23.0分析数据,计量()、计数(%)资料以t、X2检验,P<0.05。

2.结果

2.1症状积分

    干预后,实验组症状积分更低,P<0.05。

表1 症状积分 (,分)

组别

例数

发热

咳嗽咳痰

胸痛

呼吸困难

紫绀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

39

4.39±0.27

1.33±0.20

4.29±0.28

1.42±0.23

4.19±0.43

1.50±0.30

4.32±0.41

1.19±0.25

4.35±0.43

1.30±0.21

参照组

37

4.35±0.30

1.96±0.42

4.23±0.31

2.17±0.32

4.21±0.46

2.09±0.34

4.19±0.43

1.87±0.36

4.27±0.38

2.10±0.43

T

-

0.612

8.418

0.886

11.779

0.196

8.032

1.349

9.606

0.858

10.388

P

-

0.543

0.000

0.378

0.000

0.845

0.000

0.181

0.000

0.394

0.000

2.2不良反应影响

    实验组不良反应率更低,P<0.05。

表2 不良反应率 n(%)

组别

例数

低血钾

头晕

肝功能损害

胃肠道反应

皮疹

合计

实验组

39

0(0.00)

0(0.00)

0(0.00)

1(2.56)

0(0.00)

1(2.56)

参照组

37

1(2.70)

1(2.70)

1(2.70)

2(5.41)

1(2.70)

6(16.22)

X2

-

-

-

-

-

-

4.232

P

-

-

-

-

-

-

0.040

3.讨论

肺部真菌感染是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感染致病菌所引起的过敏性、化脓性反应,如今,随着广谱抗菌药、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率升高,若治疗不及时,则会加重患者病情,诱发咯血、重度呼吸困难、发绀症状,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研究发现,氟康唑治疗肺部真菌感染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

[2]

由表1表2得:实验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和不良反应率皆比参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原因在于:肺部真菌感染治疗中,伊曲康唑抗菌谱较窄,长期应用易引起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所取疗效有限。氟康唑渗透性好,生物利用度较高,用药 2 h后血药浓度即可趋于稳定,是第三代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物,能够抑制白色假丝酵母菌、隐球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的生长,作用于病灶后,可抑制14-α-固醇去甲基酶,使麦角固醇缺失、真菌细胞失活凋亡[3],继而有效杀死机体内致病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另外,氟康唑安全性佳,合理控制使用量能够显著减少不良反应,提升治疗安全性。

    综上所述,肺部真菌感染治疗中应用氟康唑不易引起不良反应,可显著缓解患者症状,促进病情转归,具有确切疗效。

参考文献:

[1]许晓青,陈毅铨,陈建达.卡泊芬净与氟康唑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疗效对比[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22):130-131.

[2]张翠晶,蓝琴芬.氟康唑与伏立康唑治疗严重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医疗装备,2019,32(24):77-78.

[3]范红顺,熊志娇,彭琳,等.氟康唑和伏立康唑治疗重症肝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影像学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16):2445-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