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高效实现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2
/ 2

工程建设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高效实现路径

张文平1白广鑫2

1.身份证号码:371524198807090246  2.身份证号码:372501198105060356

摘要:最近这些年以来,我国各行各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其中,建筑事业异军突起,成为主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型产业。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施工问题,不仅造成了经济的浪费,还制约着施工质量的提升。为此,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应该从工期角度入手,严格控制施工进度,在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制定施工方案,用实际行动实现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缓解企业施工压力。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工程建设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高效实现路径展开研究。

关键词:工程建设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实现路径

引言

建筑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项目成本的计划、预算、执行、考核是最基本的业务活动,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是提升企业经济运行质量的最有力保障。在建筑行业结构转型和建筑企业日益增多的竞争状态下,加强项目成本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为企业能够在建筑行业占据一定份额夯实基础。

1工程建设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重要性

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中,对成本的管理和监控是一项必须全员投入的重要工程,它不仅关系到经济效益方面,而且结合着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现代建筑产业中,由于部分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和质量监控管理等工作不到位,资金无法合理运转,从而造成企业经营和科技发展的严重脱节,对整个成本管理工作也没有系统的观念。因此,由技术人员所研发出的施工方法,尽管能实现企业所需要设计的技术需求,但如果结合了经济效益方面的考虑,也就无法给建筑施工企业创造极大的盈利空间。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中进行成本管理和监控的意义,大致有如下几层面:①能够合理使用工程项目中的资源,及时处理闲置的固定资产,降低耗费,提高公司的收益;②能够使施工公司更加关注项目投入产出的全过程,进而通过对项目施工成本的有效管理提高成本费用管理,将公司对工程项目的投资产出与经营收益的综合考察和各有关因素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公司各环节积极作用,进而增强公司的总体经济效益;③能够促进施工公司对工程项目设计、工程质量等的科技管理,并且通过运用当下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改善建设项目施工设计的品质,进而提高公司的整体形象。总的来说,在现代建设工程施工阶段中,生产成本管理和监控的最主要目的,就在于减少项目的生产成本,从而增加企业的效益。

2工程建设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高效实现路径

2.1创新成本管控理念

任何一个项目都具备相适应的材料管理体系,如何做到体系成熟化却是一大难点,依据行业研究发现,项目总成本中材料成本占比大于50%,其中钢筋、混凝土、电缆等占比过大。本文以C08钢筋采购为例,提出限额领料理念。项目部往往依据劳务分包提料采购钢筋,由于劳务队伍提料产生的误差,导致现场钢材过剩,造成成本增加。再者,C08项目钢筋体量大,地下钢筋含量较大,加之2021年整年钢材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从节约项目部采购成本出发,提出限额领料理念并在项目成立钢筋小组。建设过程中小组成员细化用料部位,通过广联达GTJ算量软件、BIM建模、劳务分包提料单多方对比,严控采购数量,实现用多少进多少的“零库存”管理理念。钢筋节超率约2.7%,降低成本约206万元。劳动力成本在劳务分包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劳务分包结算会出现种种意外,分阶段结算可以将过程中问题及时暴露,校正偏差,成本回归正轨。C08项目装修阶段,采用分包形式固定单价,相比劳务分包+材料采购模式,一方面减少零星用工工日单价价格过高的风险、节约管理人员成本投入,另一方面能够规避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过度使用、完工后的材料过剩。

2.2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现阶段建筑企业的管理手段比较粗放,现代化管理方式运用的不多,所以,企业要与时俱进,改变思路和观念,引进工程项目管理软件,避免传统方式信息滞后。工程项目管理软件是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运用软件进行成本、合同、进度、材料、文档、质量等多个领域管理和控制的一种实现方式,在整个工程链都有应用。目前市面上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很多,技术上也比较成熟。项目上运用了管理软件一方面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为成本分析提供了及时的数据支撑。

2.3材料费管控

①为保证材料供应过程产生效率,在确保质量的前提条件下,货比三家,以业主认价或政府预算价作为材料采购价成本控制标准,尽可能地以小于上限的报价获得优质的建筑材料。②材料采购和使用的各环节工作要加强管理,这样才能节省生产成本,降低材料使用消耗;合理堆放现场物料,以防止并尽量减少第二次搬迁。③实行监理施工的过程,项目工程责任人必须要确保对建材使用严格按施工规定,违规使用会导致建材浪费。④强化主要物料核算管理工作,月末做好主要物料盘点,根据施工总量、施工配合比以及有关构成施工实体的各种物料,及时统计主要物料节超状况,并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找出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2.4减少二次搬运,降低运输成本

二次搬运在施工现场属于常见的状况,主要是大型作业设备不能保证一次性满足各个岗位、各个工段的物料需求。在通过塔吊、电梯等进行物料运输时,单纯的机械设备无法将施工人员所需物料直接送达所在位置,而是在遵循安全的原则下进行统一的放置,避免出现安全隐患等情况。减少二次搬运费用,降低运输成本,就要求项目部务必根据物料的使用状态进行入场顺序的安排和规划,尽量满足就近施工的原则进行放置,并确保放置位置的安全,不会造成道路堵塞和其他安全隐患,更不能影响现场内其他施工作业的开展。特别是各种电力设备及电线的布置和放置,一定要参考电源位置及搭建拉线的安全方式。

2.5加强人工成本控制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这也变相导致建设单位缺乏相关的人工成本管理经验。但是如果从深层次挖掘其中的原因,实际上是由于建筑企业缺乏投入产出管理意识,这导致企业管理人并不清楚了解企业整体运营成本与人工成本之间的关系。企业一直都将人工成本作为支出项,而并未列入投入产出模型的相关要素中。同时,大部分建筑企业对于劳动力供给市场短缺现象并不了解,更不了解劳动力价格的增长状态。从整个建筑行业的情况来看,施工单位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因此加强成本控制,使企业更好地盈利,这也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等存在同质性,在这一点上优势并不明显,因此一家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必然能够拥有较大的优势。成本控制事关施工单位的利润,而人工成本的增长必然影响成本控制,因此当前建筑企业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必须对人工成本管理产生一个清晰的认知。为了做好人工成本控制,建筑企业需对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进而根据项目要求做好劳动力供给计划,以避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劳动力短缺或者劳动力闲置这两种极端现象,从而实现对人工成本的精准管理。

结语

综上所述,成本管理需要建筑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做到业财融合,助推建筑企业经营升级,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为企业长期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绪平.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对策[J].房地产世界,2021(13):58-60.

[2]李艳丽.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强化对策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1(18):148-150.

[3]朱秀义.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探讨[J].中国农业会计,2021(2):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