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课堂模式 构建历史高效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1
/ 2

改革课堂模式 构建历史高效课堂

邓文艳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吴砦初级中学

摘要: 新课改要求下的“高效课堂”是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就需要教师迎合时代发展潮流,更新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建立适合中学生的学习模式,构建高效课堂,从而提升教学效率。结合高效课堂相关理论的学习和教学实践经验,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探析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关键词:创新模式、高效课堂

一、角色互换,转变教学观念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的平等的互动式的师生关系,用一句话形容就是江河湖泊和潺潺小溪,小溪受到江河的滋养,流向远方。新课标也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提高。所以,创建高效课堂教师首先要摒弃自说自话的传统课堂模式,由“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向现代的“主动性、独立性、问题性”学习方式转变。把原来的“我讲你听”、“我问你答”的教师主导地位变成辅导地位,把课堂上以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主,营造积极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用心做教育,在生活中关心学生,在教学中积极与学生对话交流,走近学生,站在学生角度,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最后,我们的课堂不是说教,而是感化。教师通过点拨引导,让学生乐学、会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出更具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学生。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为青年教师,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发展变化,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不断学习、探索,做到博学多才,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成为创新型教师。只有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才能改变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变“知识灌输”为“对话互动”,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二、智慧生成,创设灵动课堂

乡镇中学历史学科向来不受重视,普遍存在课时少,教师所任教班级多,学生学习兴趣低等问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学校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要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主要阵地还是课堂40分钟。因此,教师要活用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运用灵活的教学思维,创设灵动课堂。

1、巧妙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常用的导入方式有故事导入、设问导入、视频音乐导入、图片史料导入和复习知识导入等等。将历史故事融入课堂,通过记忆故事情节联想知识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化枯燥乏味的被动记忆为灵活生动的主动记忆。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夏商周的兴亡》时,我引入武王伐纣、烽火戏诸侯的典故,简要询问学生对影视剧《封神英雄榜》的了解,学生兴致勃勃,不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更好的了解朝代更替的规律。

2、人是课堂素材,教师要合理利用新媒体教学手段,让历史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图片、视频、动画和音频等多种信息使学生从视觉、听觉多方面感受历史,创设历史情境,走近历史,为学生带来全新的课堂体验。在教授《明清反侵略斗争》时,我把“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战争”的历史故事通过影视资料展示出来,让学生看到一个个鲜活的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培养了学生浓厚的爱国情感。

三、结合实际,创新教学模式

现在流传的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如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上,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江苏洋思中学提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优、中、差三层次学生解决问题,避免“一言堂”。也有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关情景剧、知识竞赛比拼、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历史教学的活力和创新力。总之,构建高效课堂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共同参与,共同完成。

结合我校实际,我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学案导学模式。在授课前充分备课,熟读教材,借鉴优质教学设计,优化课内导学案,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把“先学”放在课堂,给学生预习时间,学生围绕教师设计的导学案阅读课本,做好笔记总结,心得体会和疑问解惑。教师设置问题教学情境,以问题激起思维,以探究产生共鸣。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发现问题,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真正实现了“兵教兵”。教师要善于精讲,以“学”定“教”,只教学生不会的,做好引导,拓展延伸和归纳总结。最后结合当堂训练,分层布置作业,了解学生学情,个别问题个别辅导。这样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主动学习和作业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减负增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四、贴近生活,熏陶爱国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也是历史教学任务之一。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深入挖掘历史教材中德育素材及人文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学生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展历史课外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内容,但对于农村中学生困难较大,教师要根据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和生活性特点,将历史知识与生活实际充分融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历史知识。教师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多样化的挖掘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资源,结合校本教材和当地优秀文化,发掘身边的历史,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历史故事,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增加历史知识的趣味性,也便于学生理解应用。比如,教师在寒暑假布置任务,让学生探访当地历史遗迹,博物馆和纪念馆,去感受历史,增强学生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值得我们每位教师深入研究、探讨。我们教师也应该迎合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树立现代化教学新思路,构建高效课堂,切实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黄伶俐.中学政史地.2021.5

2.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新授课高效课堂模式探析.朱磊.新课程.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