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群与乡镇企业融合创新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1
/ 3

高职专业群与乡镇企业融合创新模式研究

陈复会

郴州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历史使命,乡镇企业的创新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一条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的高职专业群与乡镇企业融合创新发展路径,是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着力点。鉴于调研所总结的郴州高等职业教育在与乡镇企业融合进程中所取得成绩和仍存在的认知偏差、协同性机制缺失等问题,文章以高职专业群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两个向度,提出高职专业群协同联动发展、打造规模效应、深度产教融合,助力乡镇企业更快、更优发展。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企业产业化发展的现实需求,探索郴州高职专业群建设路径。

关键词:高职专业群建设;乡镇企业发展;创新模式;路径探究

0引言

职业教育是围绕区域产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1]。高职专业群建设所面对的是院校所在区域的产业和结构、所需服务的技术领域以及本院校原有的课程体系基础,以上要素决定了高职院校专业群的结构和数量。高职专业群体系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和贡献最为直接的类型,为乡镇企业发展创新提供了所需的人才和技术[2]。立足实践生产,深化产学合作同样是高职院校办学育人的最佳道路。通过高职课程体系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的融合创新,将凝聚乡镇企业地域性产业化集群优势,打造出立体式的现代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业态。

1高职专业群建设与乡镇企业融合创新的根本要求

1.1建构紧密的校企合作模式和高效的人才供给线

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乡村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从农业产业规模化到工业产业集群化,都需要以大量乡镇企业的创新发展为蓝本。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各类型技能人才是乡镇企业所紧缺的人,在湖南省“三高四新”和郴州市“一极六地”的政策引领下,郴州高职院校依托于不同的专业群体系,同乡镇企业建立了分级式校企合作模式。首先是顶岗实习合作模式,旨在提升学生岗位实践能力,仅安排对口专业学生进驻乡镇企业实习,而是否选择就业完全由企业和学生自由意志决定。然后就是通过同乡镇企业人才共育、专业共建和师资交流的全方位合作,择优签定现代学徒制协议,带动高职专业群建设与乡镇企业发展同向而行。第三种校企合作模式被称为高阶模式:由顶层设计出发,以政府、行业协会、职教集团为平台,通过统筹规划制定不同乡镇企业对于同一专业人才需求标准,最后达成“精准就业与精准用工”。

1.2拥有大国工匠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即是民族和社会的要求[3]。高职院校应利用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群教育资源优势,开展乡镇企业员工和在岗学生的岗位技能定向培训,以最高效率满足企业刚性需求。高职院校同时还应打造“互联网+培训”模式,建立了可以满足企业员工进行自我提升的数据化培训库,以专业群体系为课程思政载体,帮助高校学生和企业员工正确的人生观,提升未来乡镇企业中坚力量的文化素养。

1.3研发中心推进的融合

高职院校优质的教学资源是推动乡镇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联动乡镇企业共建技术研发中心,将会促成乡镇企业生产实践与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由合作到融合的提升。研发中心与乡镇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技术咨询、技能鉴定、战略规划、策略研究等服务。推进研发中心的建设,可以有效解决乡镇企业所具有的技术劣势。

2打造高职专业群区位互补、协同发展的业态

乡村振兴在推动过程中,通常由省市地区统筹规划为以县域为基本单位,但从高职专业群区位互补的视角来看,需要打破县域边界的限制,做到整体布局[4]。由此,郴州职业院校需经由政府和社会平台,建构高职专业群区位互补、协同发展模式,以区域需求为导向实现高职专业群与乡镇企业的融合创新。

2.1依托政府,统筹规划

政府是推动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和振兴乡镇企业的原生性力量,具有整合资源、高屋建瓴的能力[5]。依靠政府的权威性,搭建高职专业群与乡镇企业融合创新组织平台,郴州市委市政府可以根据本市高职院校和乡镇企业分布状况组建资源调度中心,例如可以基于辖区划分分别通过资兴市、郴州市区和宜章县城为点向四周进行辐射调度。职教管理部门还可以将高职专业群建设与乡镇企业融合创新的效果纳入高职院校绩效考核平台,有效扮演好服务、引领与监管的角色。

2.2依托职教集团,增大服务力度

在目前我国社会所存在的社会组织中,职教集团是职业教育体系中一股重要力量,职教集团通常以某几个相关专业联合而成,具有打造高质量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和需求。职业教育集团作为推手和政府平台作为推手是两种不同模式,属于互补的两个向度。职教集团更多的是市场配置作用的体现,以基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利益驱动教育价值为动因,所以职教集团可以通过打造乡镇企业信息资源库,使自身成为高职专业群建设与乡镇企业融合创新的导航,依托市场成为专业群与产业群对接的信息媒介。

3郴州市高职专业群建设与乡镇企业融合创新的路径建设

郴州市目前已经形成了对接“石墨新材料、大数据、有色金属、电子信息、食品医药、节能环保、化工、矿物宝石、装备制造和农业机械”九大优势产业链和服务于“石墨新材料、有色金属、电子信息、食品医药、矿物宝石、装备制造”六大产业群的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格局。多种业态互促交融、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已初具规模。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指明了接下来郴州市推进高职专业群建设与乡镇企业融合创新的路径。

3.1对接农业机械产业链的农业装备制造专业产业群建设

农业装备制造业的核心诉求是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的转型升级是乡村振兴战略下亟须解决的问题,“乡村振兴,装备先行,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6]“十三五”以来,郴州市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以项目带动为支撑,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受制于历史基础和辖区地形地貌装。备制造业农业机械化专业群的发展相教于其他专业群的建设,仍处于落后地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郴州高职装备制造业农业机械化专业群需要继续加大同农机制造企业的合作力度,通过加大研发中心的建设力度,实现农业机械技术创新,并应致力于向农机企业和农村输送更多的工业机械化、技术维修等农机专业人才。这将极大有利于乡镇农机企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3.2基于大数据产业集群的计算机类专业群建设

信息技术推动了一次次的科技革命,从早期的万维网到现如今的区块链技术、“元宇宙”概念。网络的发展引领着社会的变革。当下社会背景要求乡镇企业同样需要将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不断融合,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乡镇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势在必行。郴州高职计算机专业群现在已经具备了比较大的规模,但是却并没有实现集群效应,这于毗邻信息产业发达的广州地区有一定的关系,即计算机专业优秀毕业生外流现象严重。鉴于目前彬州市乡镇企业普遍存在的大数据技术落后和技能人才缺失的现状,郴州高职计算机专业群的建设应聚焦于对口企业的技术性支持和基础性支撑两个维度。首先,可以为乡镇企业搭建高效专业的大数据技术设备载体,然后将重点放在企业对大数据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上,通过规模化培养、“双师型”教师带队实训、毕业生实习援助等方式,培养服务于大数据产业群的人才队伍。通过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并结合乡镇企业的实践能力,搭建农村电商平台、智慧农场、远程医疗等产业,有效做到农村、乡镇企业、高职院校的协同发展。最后,大数据平台、云计算技术同样可以为当地政府制定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政策提供数据支撑。

3.3对接节能环保产业链的专业群建设

节能环保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着保驾护航的角色,在当前环境保护的严重形式下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湖南正在举全省之力发展生态文明和“美丽湖南”建设,但是服务于节能环保产业的专业群体系尚处于雏形阶段,开设有节能环保类专业的湖南省高职院校仅有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等为数不多的院校。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为高职院校节能环保产业群的建设带来了契机,郴州职业教育节能环保专业群的建设应以服务于当地节能环保产业群为导向,由上而下推动专业群的建设。首先,彬州应推动节能环保应用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这种举措可以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反推职业院校对于节能环保专业的建设,基于本院校的课程体系特色,因地制宜的开展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农业环境保护技术、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城市水净化技术等专业。其次,节能环保专业群的建设会加快推进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乡镇企业中会涌现出一批新产品、新技术,创造出大量的技能型人才需求,为节能环保专业的学生提供用武之地,节能环保专业群与产业链真正做到了相辅相成和在地化的闭环性增长。最后,由于为确保节能环保这一新兴领域的不断发展,郴州职业教育体系应做好内培外引,打造出一支雄厚的节能环保专业师资队伍,这是落实节能环保专业群建设的先决条件。

4结语

2021年10月,湖南省教育厅印发《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学校和专业群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指出本省要在“十四五”期间力争建成150个高水平专业群和100个楚怡高职专业群。现代化专业群的建设使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而不断得到优化。尽管目前高职专业群与乡镇企业融合创新的路径行存在很多问题,但通过中央到地方的战略层面支持,奋斗在职业教育战线上的三湘子弟会凭借着早已融入血液中的“霸得蛮、吃得苦、耐得烦、不怕死”的湖湘气魄,不断的去追问探究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与乡镇企业融合创新的最佳模式。

5参考文献

[1]张钱.《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45-46

[2]封清,宋帅,王一帆.高职院校“精准”参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以贵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28):65-67.

[3]陈华栋.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135-136.

[4]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EB/OL].//www.gov.cn/zhengce/2018-09/26/content_5325534.htm?trs=1

[5]闻万春.表征、模式与路径:高职教育服务乡村产业化发展研究——基于辽宁高职专业群视角的审视[J].中国农业教育,2020,21(05):53-61.

[6]方宪法.农业装备产业技术:远景路径、现状[R].青州:2019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大会,2019-06-21.

作者简介:陈复会,男,湖南安仁人,1972年12月生,郴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本论文是郴州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湖南省特色小镇建设背景下高职专业群与乡镇企业融合创新应用研究>>阶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Czsskl2019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