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配网工程建设管理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30
/ 2

农配网工程建设管理要点分析

张凯,陈永梁

钦州浦北供电局 广西省钦州市 5353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农村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随着农村的现代化,农村配电网得到了显著的优化,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重点论述了农配网工程建设管理要点。

关键词:农配网工程;建设管理;要点

农配网工程在新时期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显著提高了农村人民生活质量,对城乡经济起到了推动作用,这说明农配网工程建设是新时期建设的有力举措,应该提倡大力发展。同时,作为农配网工程建设相关人员,需提高自身工程建设、设计管理等能力,结合时代需求和优良的经验,适应新形势、创造新技术,为农配网工程建设提供更有利的发展条件和基础。促进我国城镇与农村同步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配网工程管理技术应继续探讨和发展提高。

一、农配网工程建设管理意义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科技发展和各种现代智能产品的出现,电力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种电气设备广泛应用于生活、工作、学习中,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很多人忽视了它带来的便利,增加了对能源的依赖。当无电时,不能照明,不能用电器做饭,不能用手机娱乐,若无电整个社会运转就会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保证人民电力供应非常重要,为保证供电稳定安全,相应的电力企业要做好输变电设施统筹调度工作、做好农配网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配电网主要为城市各配电站和负荷供电,在整个城市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影响着城市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科学管理提高农配网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配网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农网结构跟布局缺乏合理性。近年来,我国的农村经济水平得到了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也得以不断提升。在这一形势下农配网负荷增长迅速,给予农网工程建设带来了较大压力。在现有的农网建设中还存在有农网运行线损过大、运行负荷过大导致的设备故障及线路分布不合理等问题,影响到整个农村区域的用电安全可靠性,造成了巨大的电能损害及经济损失。

2、变压器设置缺乏科学性。很多地区配电变压容量与实际用电负荷间无法形成平衡,因此农网配电变压器在运行中其经济负担会明显加重,这对电网运行安全性也会产生显著影响,该现象延长了重载运行时间,加大了线损,降低了电网运行效率。

3、线路改造前后不协调。农村电网工程建设中,因部分电力工程项目批复流程时间跨度大,在建设、优化与改造中,现有配电设施同工程规划对比起来,出现前后不一致、不协调现象,而且个别线路改造与优化中,忽视了三相负荷平衡现象,从而导致电压达不到合格标准,电压下降问题,甚至增加了线损,导致严重的线损问题,甚至存在变压器过载导致设备局部烧毁现象,类似问题接连发生,必然会对农网安全运行带来威胁,甚至影响用户用电质量。

4、用电不合理出现高次谐波。近年来,由于农村社会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使电能需求日益增长,使部分线路总处于超负荷运行情况,从某种程度来看,这一情况会产生农村电网无功运行功率的提升,致使出现高次谐波,同时对农村配网系统的供电质量和安全性产生严重影响。

三、农配网工程建设管理要点

1、做好农配网工程合理设计与规划。在农配网建设管理中,配电网的规划与设计应置于首要地位。由于农配网建设涉及范围广,管理难度大,需电力规划设计单位、规划管理部门深入农村调查,了解用电需求,优化配电网规划结构。一方面,规划设计人员需结合工程建设目标,制订农配网施工设计方案,交由审定部门审查、论证、分析,提出优化方案;另一方面,在农配网结构优化与建设施工中,需从保障方案合理性、科学性上进行现场调整。当然,要在设计环节做好前期规划,减少施工建设变更问题,确保工程施工进度与管理效率。对于一些用电负荷小的区域,可根据实际,在保障电压质量前提下,适当延长覆盖半径。同时,从农配网改造要求上,要对改造技术、方案进行技术性评价,明确改造标准,充分考虑工程建设实际,确保农配网改造工程质量。

2、合理调整农网线路电压、配电变压器容量。为能满足农网经济运行要求,需强化农网工程规划,具体表现为:①根据农村实际电力负荷情况,适当调整线路电压,具体调整需通过对变电站主变、配变档位接头的调整来实现,使农网线路电压始终处于经济运行状态。在农村用电负荷低谷期,适当降低电压,采用接近下限的电压运行;在用电负荷高峰,适当提升电压,降低线损。②当前,农网配电变压器的安装位置及容量存在不合理现象,造成变压器运行不合理性。并且农村用电存在峰谷差异性强、季节性强等特点,造成空载时间过长。这就需选择适当变压器容量,提高配电变压器负荷率。

3、加大农网谐波治理力度。为使农配网运行中,配电网供电质量和效益得到显著提升,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配电网谐波管理工作,从而更好地提升设备运行安全稳定性。若为避免出现变化较大的情况,或避免多次谐波大功率冲击型负荷,最终使电网电压和电流波形出现较明显的畸变情况,则应选择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对其处理。通常可采取两种方式来对谐波进行控制,先是在农配网工程改造中,使用不产生谐波的电力设备,另外,在农村配网运行中科学设置谐波补偿装置。

4、科学设计农网线路。农村配电改造中,为进一步促进农网实现分层分区平衡运行,切实提高农网运行经济性,应对农村电网实行控制技术及无功优化技术,优化无功电源。强化标准应用,在农配网工程设计中,必须要正确认识到农村区域地域广阔,应采用灵活多元设计方法,应用多种典型设计方案,不同地域不同供电方式采用对应设计方案,切记不盲目照抄照搬典型设计方案,制定科学、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有效提高农村电网线路设置的合理性,有效应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四、农村配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在农配网工程建设中,要将工程安全管理落实到位,为工程建设效率和质量提供保障。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不但要分配专业管理工作人员,同时要将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工作落实到位,推行交底、“四步法”、两票制度,从而使工程合同内容能实现。此外,在工程正式开始建设前,要将施工人员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工程建设场地的安全性。

在农配网工程建设中,为给农村配网的运行安全、质量提供保证,要做好以下工作:①成立施工安全管理机构,确保施工现场的每个施工人员都要负责一定安全责任;接着,要在一定时间,将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工作落实到位,确保施工人员具有一定安全意识,进而在根本上保证农配网工程建设效率和质量;②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安全员,从而实现及时消除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重视安全宣传工作,将安全宣传工作落实到位,对工程建设场地安全隐患较多的区域,要给予特别的提示,例如:悬挂警告牌等;③推行有效的奖惩制度,将惩罚和奖励工作落实到位,并保证惩罚和奖励措施工作的合理性,为农配网运行质量奠定基础。此外,在农配网工程建设中,要将避雷装置安装工作落实到位,结合农村区域的具体状况,选用适合的避雷装置,同时将接地安全防护工作落实到位,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总之,配网工程管理是一项繁杂的工程,对农村电网供电质量及经济性具有直接联系。在具体建设管理中,要求相关施工、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具备较高素质,还需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应用,提高农网建设科技性、环保性、经济性,为我国农村电力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何伟.关于新时期农配网工程建设管理要点分析[J].工程技术,2016(12):98-99.

[2]张宏远.新时期农配网工程建设管理要点分析[J].农电技术,2016(02):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