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异型钢结构定位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30
/ 1

浅谈异型钢结构定位技术

任建武,王迪,赵辰

中建八局钢结构工程公司,上海,200000

摘要:静宁县体育馆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上部钢结构屋盖结构。体育馆整体投影呈椭圆,屋盖规格148m×108m,立面呈马鞍造型,桁架形式主要为屋面三管弧形桁架与屋面正交桁架。长60.800m~76.350m,宽3m,顶标高范围为+20.439m~+23.956m。针对三管弧形桁架施工工艺,建立了桁架拼装控制网,多区域桁架分段拼装,桁架吊装的测量与监测系统,有效提高了桁架拼装精度,确保了桁架施工的顺利进行,为同类工程提供了经验参考。

关键词:三管弧形桁架 分段拼装 大跨度 测量与监测  


1.工程概况 

静宁县体育馆建设项目位于静宁县西城区,地上三层,建筑标高27.15m建筑总面积20677㎡。屋盖规格148m×108m,立面呈马鞍造型,桁架形式主要为屋面三管弧形桁架与屋面正交桁架。长60.800m~76.350m,宽3m,顶标高范围为+20.439m~+23.956m。在屋盖边界处布置封边桁架与正交桁架相连接。正交桁架的桁架高度均为3m。桁架均采用热轧无缝钢管截面,在大空间四周的上弦平面内布置柔性交叉支撑体系,增加屋盖结构的整体性。

图1 钢结构整体效果图

屋盖沿纵横方向布置正交桁架作为主受力结构,长轴以及短轴方向均是间隔8~9m布置一榀桁架。屋面主桁架共11榀,跨度范围为60.800m~76.350m,重量范围为43.084t~63.5t。

2.施工控制网布设

2.1I级场区控制网建立

本工程采用业主提供的布设在场区周边JM01~JM04作为场区I级控制网。场区I级控制网如图2所示。

2  场区I级控制网

2.2Ⅱ级建筑物控制网建立

建筑物控制网的测设以场区平面控制网为基准,根据本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形状及现场具体情况,布设二级精度平面控制网。采用高精度全站仪,进行角度、距离测量,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作为该建筑物的轴线控制网。

3.桁架分段拼装

3.1桁架分段

1.屋面桁架由加工厂将构件分段运输至现场,考虑运输条件限制,每段桁架长度不超过15m。运输到现场对接后再整体吊装。

2.综合考虑场地因素、机械性能参数等,吊装时将76.350m桁架分为3大段吊装。2

23.2现场拼装

1.本工程设计图纸要求及计算桁架起拱值,综合考虑计算分析数值及经验数据,确定拼装时的起拱值。

2.在CAD中按照1:1比列放样出桁架模型,按照弧线计算出各临时支撑标高、分段桁架起拱值。

3.利用CAD 软件模拟拼装分段的位置(含预起拱),提取坐标后使用全站仪在地面放出桁架控制线。根据桁架控制线设置拼装胎架。

3  拼装胎架示意图

5.根据设计图纸尺寸,在预拼装的桁架上表面用墨线弹出桁架拼装的定位线。

6.对拼装桁架的水平度进行调整,再对桁架拼装定位线进行复测和微调,直到桁架的拼装精度达到规范要求。

7.杆件全部定位好后,测量检测外形尺寸,合格后对主桁架进行焊接,同时从桁架中间位置向两端对称焊接(双数焊工)。

4.桁架吊装与卸载控制

4.1桁架吊装测量控制

施工时,首先复测支座及格构柱支撑的标高、轴线位置,精度要求控制在±3mm。吊装前,在桁架上、下弦杆、悬挑,尤其是吊点下弦杆中部附近粘贴反射片,使用全站仪测量其三维坐标,以进行桁架吊装到位后的空间位置微调及卸载后的监测。

4.2 卸载

1.卸载前测量并记录各监测点的三维坐标。

2.卸载过程遵循结构构件的受力与变形协调、均衡、变化过程缓和、结构多次循环微量下降并便于现场施工操作即“分区、分节、等量,均衡、缓慢”、“结构最终变形最大位置先卸载”的原则。

3.每次卸载的行程为10mm,在支撑板上画上标记线。用气割按照标记线割除支撑板,待挠度下降完成后,观测桁架整体变形量,分析对比数据无异常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最终实现结构自身受力,即结构卸载完成。

4.复测并记录各监测点的三维坐标,计算得出最终桁架的平面位移及下挠值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5.结语

本工程中管桁架采用地面拼装分段吊装的施工技术,提高了桁架拼装和吊装精度节省了施工时间,节约了大量成本。本文重点讨论

异型钢结构定位技术,为以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魏明钟.钢结构设计新规范应用讲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2]罗邦富,魏明钟.钢结构设计手册[M].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顾纪清.实用钢结构施工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黄向阳.大跨度空间钢结构精密工程测量技术方案研究[J].测绘通报,2009.

[5]GB50205-2020钢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20.

[6]郭彦林.大跨度复杂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若干技术问题及探讨[J].工业建筑,2014(12);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