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兴发感动”说对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意义与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3

叶嘉莹“兴发感动”说对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意义与启示

张文缤

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可园学校  广东省深圳市 518100

内容摘要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古典诗词在其中占据了独特而又崇高的地位。这些古诗词历史悠久,题材广泛,语言生动,意境深远,是我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优秀的古诗词被选入语文教材,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然而,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限制,对于诗词的理解和思考方式达不到成年人的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中讲究方式与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叶嘉莹先生“兴发感动”理论的提出对古诗词的教学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介绍“兴发感动”理论,来阐述这个理论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及启示。

关键词:叶嘉莹;兴发感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一、“兴发感动”说的内容

(一)“兴发感动”说的概念

叶嘉莹先生对诗词的解读一直饱含强烈的情感。在拜读她的著作时,更是会与诗词中的人物同喜同悲,这让诗词在跨越了千年的历史后仍然具有巨大的魅力,深深吸引着当代社会的人。这与叶嘉莹在解读诗词时所提及的“兴发感动”说密不可分。

叶嘉莹说:“诗歌之所以为诗歌,在本质方面是一直有着永恒不变的质数的缘故。关于这种质数,我在经过多年的批评实践之后,终于在后来提出了一个较为明确的说法,那就是诗歌中兴发感动。”[1]在叶嘉莹众多的著述中,“兴发感动”一词最先出现在她的《<人间词话>中批评之理论与实践》文章中。所谓“兴”,就是传统诗词手法“赋比兴”的一种,指的是“外界的变化引起作者情绪上的变动”。“发”,则指的是作者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正所谓“情动于中而形语言”[2],诗词作品就是作者将内心触动转化为情感的升华时,选择用文字抒发出来。“感发”,指的是读者在接受的过程中产生的感受,是一种读者与作者的一种情感共鸣。缪钺也曾为叶嘉莹的”兴发感动“做过如下的解释:“叶君以为,人生天地之间,心物相接,感受频繁,真情激动于中,而言辞表达于外,又借助辞采、意象以兴发读者,使其能得相同之感受,如饮醇醪,不觉自醉,是之谓诗。故诗之最重要之质素即在其兴发感动之作用。”[3]缪钺对叶嘉莹的理论总结是十分精准的。叶嘉莹巧妙地将传统文论的“赋”、“比”、“兴”融入进去,同时将“心”与“物”的创造性加入其中。因此,在叶嘉莹讲授诗词时追溯源头,通过体会作者的情感波动来引起读者的共鸣,获得心灵的启迪,关联当下的生活。

(二)“兴发感动”的衡量标准

诗词虽然篇幅短小,但是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只有当诗人写诗词的时候发自真心,用自己的作品将这种情感力量传递下去,诗词才能够穿越古今带给我们感动。因而,我认为叶嘉莹对“兴发感动”的衡量标准为以下两项。

第一项“能感之”。诗人的出身、品格、经历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诗人对生活的体悟。而正是因为诗人彼此之间的不同,我们也因此得见了许多诗词佳作。作者见到大自然的景物或是人世间的繁华与黑暗,引起了内心的感动,因此执笔写下了富有生命力的诗篇。若李白不是豪迈不羁的性格,就不会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若李煜没经历国破家亡的惨痛,就不会有“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若辛弃疾没有爱国壮志和沙场征战的经历,就不会有“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可见,诗人的后天经历与修养对于他的塑造更为重要。因此,叶嘉莹在评论诗歌时,除了对作品本身的分析后,往往还有分析作者的生平和为人。

第二项“能写之”。在叶嘉莹看来,光是“能感之”还不够,一个优秀的诗人应该合理运用表达手段将其写出来。“而字质、结构、意象、张力等,则均可视为将此种感受予以表达时,足以影响诗歌表达之效果的种种因素。”[4]也就是说,诗人的表达技巧十分重要,要重视意象的选用、遣词造句、结构的安排等。

叶嘉莹在《唐宋词名家论稿》中提到,“一般而言,要想在诗歌之形象中传达出一种感发的力量,则首在具眼,次在具心,三在具手。具眼,所以才能对一切事物有敏锐之观察而掌握其鲜明之特色;具心,所以才能对现观察接触之事物引起真切活泼的感发;具手,所以才能以丰美之联想及切当之言语来加以表达。”[5]“具眼”和“具心”算作是“能感之”的范畴,“具心”则是“能写之”的范畴。

二、“兴发感动”说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意义

(一)体现了古诗词的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古诗词教学目标的相关表述如下:

一、 总目标

1、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2、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3、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能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语言文字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

二、 学段要求

第一学段(1—2 年级) 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第二学段(3—4 年级)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第三学段(5—6 年级)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整理可知,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具体目标主要是诵读积累、感受形象、体验情感、体味意境、品味语言等方面。其最终的目标是丰富学生的

文化积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叶嘉莹的“兴发感动”说与课程标准有许多相通之处。 首先,两者都肯定了中国古典诗词中优秀诗篇的价值,主张去欣赏、体味。其次,两者都重视读者的再创造性,重视读者对于诗词的理解与共鸣以及对当下社会的影响。最后,叶嘉莹所倡导的诵读和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诵读也是相吻合的。可见,某种程度上“兴发感动”理论体现了小学古诗词的教学目标。

(二)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

我国优秀的古诗词绝对算是提升学生审美教育的知识宝库。优秀的古典词往往蕴含着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语言美、音乐美等要素。这些都来自于作者的有感而发,但当读者在欣赏诗词时获得的意境美与作者最初创造的意境已经有所不同了。比如说,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读者读完诗歌感受到的柳树,脑海里浮现的画面可能已经与贺知章所描绘的不同了。在不经意之间,已经加入了读者自己的感受,形成了读者自己特有的美学感受。通过学习优秀的古诗词,学生渐渐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美学感受和观点,促进其审美的发展。再者说,诗歌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更是给学生展示了高尚的情操和品格。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和苏轼“豪迈开放”的胸怀都通过他们的诗篇体现出来。通过古诗词教学,可以带领学生体会这些真挚的情感和高尚的节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积极向上的三观。

(三)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叶嘉莹在她的“兴发感动”说中提出:读者在作品创作完成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她在《唐宋词十七讲》中提出:“一个艺术的作品是由两方面完成的。虽然我们创作时不一定先想着读者,但是你写出来能够引起读者共同的一种感动和感发,这才是一个作品的完成。”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叶嘉莹十分重视读者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特别是读者在审美活动中的再创造。学生可以通过古诗词的阅读和学习充分挖掘“悟”的能力,继而发展想象力。

三、“兴发感动”说给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启示

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部编本。新教材选编了更多的优秀古诗词,符合新课标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理念。但小学古诗词教学仍然遇到了许多困难。由于当今社会生活与古代截然不同,孩子们缺少环境的熏陶,很难感受到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加之,考试的压力始终存在。古诗词教学本来应该给学生带来美的熏陶,但实际上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失去了这种审美的乐趣。在实际的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的是全诗串讲大方法,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理解诗词的意境。

叶嘉莹“兴发感动”的提出,正好给诗词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

(一)尝试吟诵,领略诗词美

我国古诗吟诵起源很早。早在《毛诗序》中就有提及。古人在教孩子学诗时,就有“兴、道、讽、诵、言、语”六种训练。其中“诵”指的就是“吟诵”。吟诵是一种介于读唱之间的包含着情感的朗诵方式。诗歌和音乐都是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因而,在古诗词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两者始终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古典诗歌具有可吟诵性,但是这一传统已经被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所渐渐遗忘。叶嘉莹十分重视吟诵,她认为:“吟诵关系到我们中华文化的传统,它给中国文化带来的影响是很微妙而且很重要的,不应该让它从我们这一代断绝。”[6]她在很多讲座现场进行吟诵,让很多人对于诗歌的音律又有了新的认识。这种吟诵形式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包含着诗歌的美感。

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很强,记忆快且深刻。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适当引入吟诵,既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是一种传承,更有助于学生对诗词的理解。

(二)知人论世,进入情景

知人论世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同时也是传统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方法。叶嘉莹认为,知人论世是”兴发感动“说中情感引入的出发点,,主要侧重于探究作者所处环境的世间百态。叶嘉莹还重视将诗歌中的情感与接受者的情感相关联。

试想,在诗词讲授的过程中,能够走进那个时代,了解作者的人生,和作者一起成长、经历,是不是可以更好地感受岁月的变迁和百姓的疾苦呢?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先对诗词所处的年代进行讲解,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通过一件件事将其鲜活的形象展现出来,带领学生进入到诗词的情景中去。

(三)尊重个性,开展对话

诗歌创作离不开想象,同样诗歌欣赏也离不开想象。叶嘉莹曾说:“一个欣赏诗歌的人,若除了明白一首诗的词句所能说明的有限的意义之外,便不能再有什么感受和生发,那么即使他所了解的丝毫没有差错,也不过是一个刻舟求剑的愚子而已。”可见,读者必须要展开想象才难够去领略诗词中的意境。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可能对于诗词有不同的见解与看法。而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发散性强,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应该尊重学生间个体的差异,让学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切记不要将诗词欣赏固定化、模式化,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这不利于他们思维的发展。

结语

优秀的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中璀璨的明珠。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育者,更应该做好古典诗词的教学工作,让孩子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叶嘉莹先生提出的“兴发感动”这一理论给了小学古诗词教育以理论支撑和引导。希望我们教师群体可以肩负起历史的重任,传承中华文化,让孩子们更加热爱祖国文化。

参考文献:

[1]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序》,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2]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页。

[3]叶嘉莹:《唐宋词名家论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38页。

[4]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5]叶嘉莹:《谈中国旧诗之美感特质与吟诵之传统》,《文学与文化》,2012年02期。

[6]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63页.

[7]周凤丽:《叶嘉莹“兴发感动”说与小学古诗词教学研究》,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6月。

[8]孙继红:《叶嘉莹的“兴发感动”说对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启示》,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5月。


[1] 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序》,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2]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63页。

[3] 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北京: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4] 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页。

[5] 叶嘉莹:《唐宋词名家论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38页。

[6] 叶嘉莹:《谈中国旧诗之美感特质与吟诵之传统》,《文学与文化》,2012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