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的青少年阅读指导和阅读服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3

新媒体环境下的青少年阅读指导和阅读服务

陶峰

江苏省建湖高级中学 江苏盐城 224700

摘要: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人们的传统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也遭遇着挑战,新媒体阅读以其信息内容的丰富性等特征深受青少年的偏爱。在新媒体语境下,青少年的阅读生活从总体上讲处于一个传统阅读和新媒体阅读共生共在、彼此交织、相互影响的交汇期,如何引导青少年进行正确地阅读,从而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实现个人的进步与提升,是学校、家长和社会需要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媒体阅读对青少年的影响以及在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应该如何服务于青少年阅读,对青少年的阅读方式提出引导的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阅读;公共图书馆服务;青少年阅读;

新媒体是一种传播主导型媒体,传播是新媒体发展的核心动力,内容并不是新媒体关注的焦点。新媒体的这种特性直接影响了当代人的阅读,尤其是青少年的阅读。青少年正处在阅读习惯的养成期,不良的阅读习惯将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在引导青少年开展正确阅读的问题上,图书馆应当采取积极的行动,树立为青少年读者服务的理念,以服务创新促进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新媒体阅读的特征

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和信息的丰富度是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屏幕的力量吸引着青少年的注意力使其具有强大而持久的渗透性。通过新媒体阅读,各种道德思想、伦理观念、文化样式等信息都会传达给青少年,从而影响着青少年的阅读取向。青少年更喜欢采用新媒体阅读方式,主要缘相较于纸质为主的传统阅读方式,新媒体阅读有其自身的特点。

第一 信息内容丰富和检索的便捷性。依托超文本、超链接的新媒体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海量的信息资源,从国际国内的时政信息、影视作品、学术专著到娱乐游戏、工作、生活、个人言论等,包罗万象, 应有尽有。除此之外,新媒体的信息检索查阅十分迅速,既可以选取和查阅相关信息,也可以通过相关软件对其进行编辑处理和加工使用,为更大范围和更加时效的信息检索与查询提供极大的方便。

第二 信息来源的隐匿性、信息更新的高速性和阅读环境的开放性。新媒体阅读环境相对开放,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场合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搜索。与此同时,人们可以利用“网名”代称等手段隐蔽真 实身份,从而以“虚拟”身份进行信息的编辑和发送,以至信息来源具有极大的隐匿性。这为信息的实时发布和接收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范围,也为通过新媒体 阅读的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阅读自由。

第三 阅读的互动性和信息价值的多重性。阅读过程的交互性增强了主体能动性的同时,信息的价值性也会因人而异甚或体现出矛盾性的反差。读者可以通过新媒体自由、自主地选择内容,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 等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同样的内容,对于不同的读者,可能是有用信息、有害信息或是垃圾信息。某些信息的可靠性非常不足,很难凭个人经验对信息做出真伪判断。新媒体阅读过程中主体的自觉能动性得到增强的同时,思维发展、价值观等也受到极大的影响。

新媒体阅读的诸多特点契合了青少年求知欲望强烈、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等性格特征。青少年的阅 读习惯正在从传统阅读为主向新媒体阅读为主的方式转变。新媒体在扩展着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改变着青少年的思维方式,成为青少年表达其对自我、他人、世界的认知的一种新的渠道和形式。

二、新媒体对青少年阅读的影响

新媒体对青少年阅读的影响有利有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积极发挥新媒体的有利作用,抑制新媒体对青少年阅读形成的负面影响。

1. 新媒体环境对青少年阅读的正面影响

第一 新媒体的开放性 激发青少年的阅读兴趣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 各种新媒体在我们生活中越来越普遍, 数字媒体就是新媒体的一种重要形式。我们常见的新媒体有微信、微博等,这些新媒体大多是比较开放的。新媒体的全面开放性以及参与性对传统媒体的限制是一种颠覆和突破,让青少年可以积 极接受大量的信息,接触不同的思想文化、知识体系等,有利于青少年多元文 化观念的形成,从而激发青少年的阅读 兴趣。大量信息的出现使得青少年能够学会主动学习,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学会对知识的尊重。此外,新媒体的发 展拉近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让青少年可以接触更多其他民族以及国家的文化,从而对其他的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开始加大对其他文化的阅读量。

第二 新媒体有助于满足青少年的阅读需求

对于青少年来说,当前的时代是一个展现自我的时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青少年的独立思考意识变得越来越强,他们喜欢占据一定的主动地位,不喜欢被动地接受。而要实现自我、实现独立,一个重要基础就是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是青少年展现自我、表达自己观念和思想的一个重要途径。新媒体正好给青少年 提供了这样的平台,满足了青少年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如传统媒体环境下青少年进行阅读只能通过书籍、报纸等,传统媒体的限制使得青少年在表达情感的过程中往往受到诸多限制,对其阅读习惯的形成有严重的影响。但是新媒体的出现,使得青少年可以阅读电子书籍,如利用Kindle进行阅读,随时随地进行阅读,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满足了青少年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第三 新媒体的传播促进青少年通过阅读对各种新鲜事物进行探究

青少年大多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正是这种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对周围的事 物进行研究。要对周围的新生事物进行 研究就必须通过各种知识的介绍来获得 理解,新媒体的全面性、开放性为青少 年提供了了解世界的机会。新媒体作为 网络时代背景下的一种新兴产物,为青 少年提供了更加宽松的环境,青少年可以从中探究到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从而提升自己的自主探究意识,这对青少年 综合能力素养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四 新媒体适应了阅读时代发展的需求

新媒体的出现与时代的发展是吻合的。新时代背景下,快餐文化已经成为 一种潮流趋势,新媒体的出现正好迎合了当前青少年的心理需求。目前很多青 少年不是不喜欢阅读,而是传统阅读方式的局限性导致青少年不能积极利用时间。而新媒体的出现,不仅适合阅读的现代化特征,也适合青少年的心理诉求,使得青少年能够将自己内心深处积压的 各种困惑释放出来,能够利用新媒体的特点进行阅读。

2. 新媒体对青少年阅读的消极影响

新媒体背景下的文化多元化是新媒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传统媒体的一种颠覆,正是由于这一特性,使得新媒体传播的安全性有所降低。新媒体中存在很多参差不齐的信息,其中不乏一些不良信息,这对青少年的阅读质量有一定损害。同时,新媒体的形式 主要以网络媒体为主,新媒体中的虚拟性使得很多人以不真实身份在网络上进行交流,青少年对各种信息的鉴别能力有限,这些信息很可能会对青少年的注意力造成影响,从而钝化青少年的思维,弱化青少年的想象力,影响青少年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青少年阅读指导和阅读服务

青少年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对象,新的媒体对青少年的阅读行为产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那么,公共图书馆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引导他们的阅读。

第一 提高了青少年的数字化阅读体验和媒介素养

图书馆是青少年拓展课外阅读、学习课外知识的重要阵地。目前,传统图书馆正逐步向电子图书馆转型。很多 图书馆都建立了电子阅览室,这可以被视为向电子图书馆 转型的雏形。电子图书馆打破了以往传统图书馆固定场所、工业化流水线的运作方式,信息资源由印刷实体转向电子 资源,读者的信息获取方式由“采购”变为“下载”。电子图书馆将阅读内容的呈现形式变得更加多媒体化,能够极 大地激发青少年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爱上阅读,提高他们的数字阅读体验。电子图书馆将传统图书馆的主要功能由图书检索转向了网络服务。青少年的接触和使用就要求电子图书馆提高信息检索、灵活选择和整合的能力。目前,我国电子图书馆 正在尝试从无偿服务到有偿服务的变革,这也是未来数字阅读市场的一个趋势。让青少年养成有偿获取信息的习惯,对未来知识产权保护和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也大有益处。

第二 优化了青少年数字化阅读的内容

电子图书馆相对于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的网络阅读平台来说,能够为青少年提供更多优质的阅读资源和学习资源。 笔者认为,这主要源于电子图书馆改革进步中的两个优势。 第一,电子图书馆从以图书馆为中心逐步向以读者为中心转变,读者不再是图书馆的“观光客”,而是只需要一台电 脑或一部手机就可以拥有自己的专属图书馆。另外,传统图书馆对青少年阅读资源的分类不够细化,所以青少年在选择阅读书籍的时候往往比较盲目。电子图书馆凭借强大的检索和分类功能,能够对阅读资源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分类,方便青少年查找。第二,电子图书馆具有个性化推荐功能。电子图书馆的信息都是经过管理者筛选的,能够有 效加强数字化内容的真实性,同时规避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而且,电子图书馆可以通过“好书推荐”等栏目设置,加强优质出版物在青少年阅读中的影响力。所以笔者认为,电子图书馆的阅读资源能够真正为开拓青少年思维、促进青少年心理成长起到引导作用,推动青少年阅读 推广工作更好地发展。

第三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培养良好的网络阅读习惯

新媒体时代网络技术突飞猛进,信息资源日新 月异,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借助自身的 文献、技术、设备与人员等优势,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培养良好的网络阅读习惯。如扬 州市少儿图书馆借助网络平台,利用符合少儿阅读 特点、满足少儿兴趣爱好的“文明博客”、“读者留言” 等栏目,促使他们相互交流读书心得,共同体昧和享受经典名著的博大精深,共同提高阅读能力,共同分 享阅读快乐,规避因“浅阅读”而带来的阅读习惯的 浅尝辄止、思维方式的简单浅陋,积极引导培养他们 的阅读习惯。

第四 培养青少年获取信息技能,提高网络阅读能力网络环境下,海量信息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加之青少年鉴别能力较弱,猎奇心较强。因此,培养青少年获取信息的技能,提高他们的网络阅读能力 就显得尤为重要。公共图书馆作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有责任也有义务开展对他们的信息素质教育,主要是开展信息意识教育、信息能力教育、信息道德教 育,培养他们运用信息工具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 信息免疫能力,真正使他们在网络环境下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新媒体阅读可谓是阅读史中的一次重大的变革但这次变革是阅读系统所固有的无法逃避的必然阶段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便捷性灵活性逐渐被人们所了解接受并选择新媒体的运用也将深入到我们生活学习的各个角落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而言这个新鲜的环境存在着更大的吸引力然而受他们自身判断能力不强缺少经验等主观影响不能适当掌握新媒体的运用这就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培养引导让青少年合理地使用新媒体最终以提高青少年的阅读效率即新媒体使图书馆为用户的服务提供了一种到身边、到桌面、随时随地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宁平 . 浅析新媒体时代的阅读变迁 [J] . 传媒观察,2012 ( 4) : 54 - 55  .

[2]中国新闻出版研究所 . 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 [EB /OL]http: / /www. cnreading. org [3]严新玲,朱茜梅 . 试论读者阅读心理及阅读效果 . [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1 ( 1)

[4]陆莉莉.从少儿阅读看全民阅读的推进[J].出版广 角,2015(8).

[5]臧燕,石书新.“阅读”的仪式到“观看”的狂欢—— 也谈新媒体与青少年[J].青少年学刊,2016(4).

[6]李新祥,王晓.我国青少年阅读面临的四个困境[J]. 出版广角,2014(14).

[7]陈丽冰.从青少年数字阅读他逃图书馆推广服务策略 [J].图书馆,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