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腐蚀场地的变电站主接地网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关于强腐蚀场地的变电站主接地网设计

卢世兴

广西泰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人们对于电力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对于电力方面的建设始终非常关注,2021年我国发电量83768亿千瓦时,增长9.8%,新能源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但在开展变电站主接地网设计建设的过程中,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网线被腐蚀的情况发生,对整个变电站的正常工作都会造成巨大影响。尤其是我国陆地面积辽阔,在建设设计变电站主接地网时,必然会碰到一些强腐蚀场地,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确保变电站的稳定、安全运行。

关键词强腐蚀场地;变电站;接地网;腐蚀诊断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各大企业和个体对于电力方面的要求逐渐提升,要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由于变电站主接地网设计建设工作会在不同环境、不同地质、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际在开展设计建设前,要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土壤地质情况,对阴阳离子、pH、气象条件、空气容量等等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就以强腐蚀场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如何做好变电站主接地网设计工作。

一、腐蚀变电站主接地网的主要因素

(一)导体材料影响

在日常工作中,出现变电站主接地网受锈蚀损坏的情况,一般是因为材料长时间与土壤接触产生的化学反应导致腐蚀的发生。因为材料本身的理化性质组织的结构,会受到电化学反应和物理化学反应,尤其是在焊接位置尤为严重。有相关研究显示,在变电站主接地网材料中,最先受到侵蚀的是镀锌材料,有研究表明,使用变电站主接地网耐腐蚀材料为合金钢,碳素结构满足要求,能够大大提高抗腐蚀能力。

(二)土壤的影响

对于变电站主接地网来说,土壤的复杂性会导致变电站主接地网材料逐渐被腐蚀,比如土壤中的固态液态物质、零星电流、微生物等等,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变电站主接地网材料造成侵蚀。在土壤中包含了丰富的氧气、水、有机物、无机物等,在变电站主接地网导体与土壤接触的过程中,长时间下来会让导体出现锈蚀。比如,在土壤中的不规则电流,该区域为阳极区,而变电站主接地网的导体为阴性区,两者接触会产生电化学反应,而且存在的不规则电流越多,对变电站主接地网造成的影响越大。对变电站主接地网导体腐蚀产生影响较大的还有土壤的含氧程度。如果变电站主接地网使用的材料容易受到氧化,会对接地网材料造成严重腐蚀,从而地表水和雨水的溶解,形成氧浓差电池,如果土壤比较干燥,氧气的含量渗透性能更高

(三)微生物腐蚀

土壤中的微生物比较多,在活动及生长的过程中会对接地网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且在污染度比较高的土壤中,微生物比较多,如SRB,如果与变电站主接地网长时间接触,就会导致片状腐蚀、多点腐蚀的出现,因此要加强对微生物的腐蚀防范工作。

二、强腐蚀场地土壤腐蚀性评价

(一)腐蚀性测试

对某变电站主接地网周边的土壤样品进行检测,遵循的是《土工试验规程》,检测的主要内容有极化电流、视电阻率、质量损失、氧化还原电位,详情见表1所示。

表1  某变电站主接地网周边土壤样品测试结果

pH

极化电流

视电阻率

质量损失

氧化还原电位

7.48

0.00233

117.01

4.00

210.05

(二)土壤腐蚀性评价

遵循《土工试验规程》中的相关规定要求,在上述评价指标中对土壤腐蚀进行评价,表2为详细的测试数据。通过数据可以发现,该变电站主接地网周边的土壤样品为强腐蚀性。

表2  某变电站主接地网周边土壤腐蚀性评价指标

腐蚀等级

pH

极化电流密度

视电阻率

质量损失

氧化还原电位

<3.2

>0.20

<20

>3

<100

4.5-3.5

0.05-0.02

50-20

2-3

200-100

5.5-4.5

0.02-0.05

100-50

1-2

400-200

>5.5

<0.02

>100

<1

>400

三、强腐蚀场地的变电站主接地网设计

通过对该区域的土壤腐蚀性测试,得出本区域为强腐蚀场地,需要对其进行防腐蚀改造,使变电站主接地网设备能够安全运行。牺牲阳极阴极保护,这样不会对周边形成杂散电流,安装维护便捷,也不需要外部电源。一般情况下,阴极保护电流密度为10-50mA/m2,选择规格为θ200×500mm的镁忆合金防腐降阻模块,埋设深度为0.8m,填料电阻率为15Ω·m左右,质量为27.3kg。牺牲阳极据接地网的位置进行计算:

(一)埋入土壤表面积

S=2(a×b+a×c)

其中,a值为1200m;b值为0.06m;c值为0.008m。分别代表的是埋设接地网长、宽和高。计算得出:S=145.152m2

(二)保护电流

IA=Ia×S

其中,IA值为50mA/m2;代表的是阴极保护电流密度,计算得出:IA=7.258A。

(三)单支阳极电阻

RH=ρ/(2πL)[1n(2L/D)+1n(L/2t)+(ρa/ρ)1n(D/d)]

式中,L值为0.545m,代表的是阳极长度;D值为0.35m,代表的是填包层直径;d代表的是阳极等效直径;t值为0.865m,代表的阳极中心至地面距离。ρ代表的是当地土壤;ρa代表的是填包料电阻率;值为128.02Ω·m,15Ω·m。

计算得出RH=1.266Ω。

(四)单支阳极输出电流

本次计算忽略了阴极过度电阻和回路电阻。

Ia=ΔE/RH

其中,ΔE值为0.65v,代表的是镁合金输出有效电位差。计算得出:Ia=0.513A。

(五)阳极数量及寿命计算

第一,数量计算。

N=

其中,f代表的是备用系数,计算得出N≈28。

第二,寿命计算。

T=0.85W/(ω·Ia)

其中,W值为27.3kg,代表的是阳极净质量;ω值为7.92kg/(A·a),代表的是阳极消耗率。计算得出:T≈6(年)。

牺牲阳极距接地网1.5-2.0m处水平埋设,使用电缆连接接地网和防腐降阻模块,对点位定期进行检测,确保保护效果达到使用要求。

(六)腐蚀检测方式

目前,在开展变电站主接地网腐蚀检测系统时,比较常见的有探测线圈的设计、前置缓冲陷波器的设计等。其中,前者是利用电磁感应的方法,对磁感应强度进行测量。而前置缓冲陷波器的设计,能够有效抑制信号邻近谐波的干扰,通过处理工频陷波,有效提取信号,对噪声等相关干扰进行抑制,确保检测系统的检测准确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测试变电站主接地网周边的土壤,可以充分了解土壤的腐蚀性等级,对是否需要进行改造进行明确。本文通过某变电站主接地网土壤情况得出,该区域为强腐蚀场地,地网腐蚀严重,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延长变电站使用寿命,减缓腐蚀。因为强腐蚀场地土壤中的硫酸盐和氯化物含量较高,使土壤腐蚀中的阳极过程得到促进,与金属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对金属造成严重腐蚀。因此,实际在开展腐蚀保护工作时,要落实好腐蚀改造保护工作,牺牲阳极阴极延长使用寿命,确保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刘丰文.变电站接地网腐蚀故障点诊断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 2013.

[2]王欣,郭博闻.变电站接地网腐蚀机理分析及腐蚀诊断技术发展现状[J].吉林电力. 2019(02).

[3]刘兴华,安韵竹,咸日常,等.杆塔接地网垂直接地降阻及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4]刘欣,张正华,裴锋,等.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技术在变电站接地网防腐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电力.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