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探索

孙玉玲

重庆市巴蜀渝东中学 重庆市 404600

摘要: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当前民族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各民族的紧密团结,凝心聚力,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初中教育阶段,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侧重人文教育,将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渗透到初中历史教学当中,将大大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在初中历史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拓展以及教师的职业素养等方面,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初中历史;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策略

前言

新时期背景下,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伟大中华民族复兴梦的重要保障。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传授学生基本的历史知识,培育学生良好的民族精神,特别是爱国主义精神。在历史实践教学中,学生开始系统性的学习历史知识,特别是学习中国史部分,能够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和变迁史。这些历史知识对学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非常重要而关键的。

一、初中历史教材内容的开发和利用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民族精神,同时也为我们开创未来提供了可靠的经验和教训。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开发和运用历史课本中的丰富教学资源,其在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利用历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课程资源做为总体指导,注重将国家课程资源与地方课程资源进行有机的关联和融合,仪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材中,中国史部分呈现出了不同时期历史知识和丰富史料,为课程资源的整合提供了可靠来源。在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选择教材内容进行加工提炼是非常有价值的。例如在初中七年级的历史教材中,包含有《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的学习内容,其中有明确的记录内容“公元前 60 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 36 国,都护府设在乌垒城……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通过这些史料的记载和分析,学生可以清楚的明白,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原王朝对新疆的管辖和治理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当今的中国版图是各民族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又例如在学习《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知识内容时,学生通过对教材知识的阅读,可以清晰的知道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总体来看,各民族的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缓和。通过教材知识内容的学习和解读,使得学生能够认知到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我国的民族交流和融合就已经非常频繁,民族心理得到了自觉的认同。民族意识也逐渐的被唤醒。“中华民族”的意识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走向具象化和多元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做为一个实实在在的整体已经随着历史的演化变得更加的紧实和包容,已经成为了中国境内各族人民的普遍意识在,这个意识贯穿于历史课程学习的始终,在不同的朝代和发展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二、校本历史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依据国家的教育改革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也应该结合各地的社会发展情况、学校的传统和优势等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也就是所谓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注重打造学校特色、丰富校园文化,是国家课程的延伸和补充。在开发和运用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不仅有助于锻炼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增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其一,精选本土特色的历史资源。在每个地区的历史发展中,都会留下很多具有本土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是重要的发展印记,也是宝贵的文化财富。本土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包括物质性的,例如名胜建筑、文物、古籍等,也包括一些文化性的资源 ,例如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戏剧节目、方言俚语等。

其二,立足国家课程,重视知识的拓展。校本历史课程要立足在国家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基础之上,丰富学生的本土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爱国家、爱家乡的真挚情感。在历史教材的选择上,要紧紧围绕历史课程标准,匹配国家课程的总体结构知识体系,能够有效的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增强对自己家乡的认知和了解。

其三,运用信息技术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知识性。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教学优势,将其运用到校本历史课程的教学当中,可以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在实施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构建出逼真的历史情境,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历史事件发生的情景,不仅有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直观感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提升教学质量。

结束语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渗透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当中,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彰显,教师不仅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基础知识,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建立起国家和民族意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小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初中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广西教育,2022,(07):7-9.

[2]高雨. 内蒙古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研究[J]. 大学,2022,(06):149-152.

[3]曹能秀,马妮萝.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融入学校教育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4(01):122-131.

[4]丁统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09):115-118.

[5]钟坚燕. 广西边境中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21.

[6]洪思阳.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1.

[7]张锦花.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视域下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D].西藏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