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屋结构设计中抗震技术的分析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关于房屋结构设计中抗震技术的分析探究

梁守科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机械动力工程设计研究院  成都  邮编610031

摘  要:中国地处地震多发区,地震带众多。很难准确估计每年发生的地震的震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三次震级巨大、危害极为严重的地震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钢筋混凝土房屋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建筑结构和材料之一。在地震频发的中国,提高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效果尤为必要。如何设计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的破坏和影响是一个关键问题。基于此,本文对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抗震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抗震设计;对策

1建筑抗震的重要性和意义

建筑抗震的意义和重要性如下:第一,建筑抗震是保护居民的安全保障。当地震发生时,如果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可以帮助居民进行救援,减少建筑物倒塌造成的伤害和危险,大大提高地震发生时居民的安全,保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其次,建筑物良好的抗震性能可以减少地震期间许多城市基础设施的损坏和破坏,维持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第三,房屋良好的抗震性能可以减少和缓解地震引起的房屋倒塌现象,从而减少城市居民的恐慌。后续地震救援可以更加有序、合理地进行。最后,房屋良好的抗震性能也可以减少房屋和建筑物在地震中的损坏。在震后重建中,房屋仍能满足生活和使用的需要,减少震后重建房屋的经济损失。

2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抗震薄弱环节内容

大地震的发生往往是突然的。虽然我国有关部门的地震预报精度有所提高,但对大地震的到来仍存在一定的预报误差。当地震灾害发生时,良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可以帮助建筑物抵抗地震造成的破坏和破坏,防止建筑物倒塌和倒塌。不可否认,目前我国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阻碍和制约了钢筋混凝土建筑抗震性能的提高。本文将分析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的薄弱环节。

2.1高层建筑结构强度较弱的楼层

目前,我国使用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建筑大多为多层和高层建筑。一旦各层框架结构设计存在差异,势必导致多层或高层建筑中的一层结构相对薄弱。这样,当地震灾害来临时,结构强度较弱的楼板首先会受到破坏,导致整体结构难以承受的巨大变形,影响其他楼板结构。当变形程度超过楼板的承载力时,房屋就会倒塌。

2.2填充墙连接

对于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当地震灾害发生时,受损部分往往是填充墙的一部分。填充墙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中具有很强的硬度和刚度,但其变形能力较差,无法减少地震通过变形释放和带来的巨大能量。一旦发生8级及以上地震,填充墙将在地震能量破坏线上产生巨大裂缝,甚至导致钢筋混凝土建筑倒塌。一般来说,钢筋混凝土建筑的结构具有“顶重底轻”的特点。地震发生时,实心填充墙的抗震性能较差,更容易导致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与砖墙相比,砖墙也更容易造成更大、更严重的地震破坏。

2.3柱与节点连接

一般来说,钢筋混凝土建筑多采用框架结构,梁、柱的重量不同。梁很轻,柱很重。这种承重结构设计使得柱的顶部重量远远超过柱的底部,转角处的柱容易损坏。当地震灾害发生时,由于地震带来的能量,柱的顶部将受到较大的弯曲和变形。轻微的地震能量破坏将导致柱顶部结构的断裂和倒塌。当地震能量破坏严重时,会导致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整体在巨大的破坏力下发生断裂、露筋、弯曲甚至断裂倒塌,一旦发生这种问题,梁柱端点连接处就没有钢筋作为支撑,这将给房屋带来更大的破坏。

3  抗震结构设计的措施对策

目前,我国的房屋建筑开始广泛而普遍地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在钢筋混凝土房屋的结构中,地震灾害对于结构节点的破坏相对较小,梁柱结构中,梁相对于柱体会更早地进行形变,且形变次数会明显较多。而在柱体遭受地震带来的破坏中,柱底部分的塑形形成时间,会较为明显的晚于柱顶部分结构,对于柱体而言,柱顶与柱底之间形变塑形时间持续越长,其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性能就越发的优秀。通俗来讲,无论是梁体还是柱体,如果梁体和柱体两端发生形变时间的间隔越久,不同时出现形变的情况,就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房屋的抗震性能效果。基于此,文章在该部分将对钢筋混凝土抗震结构设计的措施对策进行分析研究和阐述。

3.1 计算延性保证设计

提高和进行抗震结构设计,首先需要对钢筋混凝土房屋在地震遭受的破坏和形变进行分析入手。对于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而言,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整体房屋结构进行的弹性形变,尽最大可能在进行设计时确保房屋的形变存在一定的延时延性,计算延性保证设计,能够明显提高房屋的抗震承受能力。通过不同时间的弹性形变,房屋能够将地震带来的能量进行充分的缓解和消耗。计算延性保证设计,能够使得钢筋混凝土房屋存在强柱弱梁的结构,在地震灾害发生时更好地消耗地震带来的能力,减少地震带来的破坏,提高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能力。

3.2 构造延性保证设计

除了建造基于延性保证计算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外,还需要建造钢筋混凝土建筑。在发生地震灾害时,钢筋混凝土房屋的建造可以使房屋内不同的结构结构承载不同的能量承载能力,而建筑塑料建材可以使地震期间释放的能量被变形所消耗。当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设计在地震多发区时,结构延性施工可以保证建筑物的不同建筑部位可以通过不同的变形次数和不同的承载能量次数更换机器来消耗地震破坏能量,防止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的各个部位同时变形,提高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抗震性能。

3.3梁、柱、墙施工

梁柱结构是钢筋混凝土建筑中最重要的结构之一,也是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要内容。在进行建筑抗震设计时,提高柱的承载力可以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破坏,提高柱在梁压力下的稳定性。当地震灾害发生时,梁、柱的变形程度将极大地影响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抗震性能。在设计中,强柱和弱梁可以做成梁,柱在地震发生时具有变形延性延迟,可以提高地震能量消耗,显著提高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抗震能力。此外,墙体的结构设计也需要注意。在墙体设计中,剪力墙的选择可以提高墙体的承载力,提高墙体的强度,进而提高房屋的整体抗震性能。

4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地震频率和震级的逐渐增加,对我国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抗震结构进行研究,不断改进和优化抗震结构设计是必然的要求,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重要性。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并总结了我国钢筋混凝土建筑抗震施工的措施和对策,以期提高我国建筑的抗震性能。

参考文献

[1] 简海.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抗震设计要点与优化[J].城市建筑,2017(5):69.

[2] 孟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J].城市建筑,2016(20):67.

[3] 鄢爱芬.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震害与设计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5(29):31-32.

[4]何智荣.浅谈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优化与结合[J].建筑与预算,2022(01):40-42.

[5]苑筱卉.绿色建筑理念在养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科技,2022(0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