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活血化瘀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中医活血化瘀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效果

李文娜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50001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妇科疾病中医活血化瘀治疗的效果,为治疗方案的编制提供合理依据。方法:在2020年3月—2021年8月于医院就诊治疗的气滞血瘀型妇科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84例进行观察研究,针对84例患者按照选择顺序进行编号,之后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2例患者。其中观察组利用西药与中医活血化瘀法相结合的治疗方案,而对照组则仅采用西药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3个月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率。结果:完成3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活血化瘀法有助于改善妇科气滞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同时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病痛,可见中医活血化瘀法妇科气滞血瘀证患者的有效治疗方式。

关键词:中医活血化瘀;妇科疾病;临床效果

在妇科疾病中,气滞血瘀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证候,妇人通常会受到产胎等生理过程影响,导致出现气滞血瘀的证候。从中医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气滞血瘀的临床症状表现有闭经、痛经、月经不调,此外,还有更年期综合征、不孕不育等。在中医中药体系中,活血化瘀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此种治疗方式能够消除患者疼痛,同时获得通达血脉、调理脏腑功能的效果,进而让患者病变部位的气血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将中医活血化瘀法应用到临床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实际作用是解除胞宫血脉的瘀阻,让患者的月经不调、小腹疼痛等症状得到改善,最终达到血脉通畅的目的。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利用中医活血化瘀法开展妇科疾病的治疗,通过观察临床疗效明确具体的治疗方案。具体的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0年3月—2021年8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气滞血瘀型妇科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84例进行临床观察研究,将患者按照入组顺序做好编号,利用数字随机法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3.84±8.83岁,疾病类型主要有15例月经不调、10例慢性盆腔炎、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更年期综合征及5例其他病症,此组别患者的临床症状为27例下腹痛、19例腰痛、12例月经稀少、8例肝气郁结;观察组中的患者平均年龄为33.79±8.81岁,其中疾病类型包含17例月经不调、11例慢性盆腔炎、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更年期、4例其他病症,主要的临床表现为25例下腹疼痛、21例腰痛、11例月经稀少、7例肝气郁结。通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不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方法

针对两组患者都给予西药进行临床治疗,其中观察组在应用西医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综合中医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时间长达3个月的观察随访。活血化瘀法包含右归饮合桃红四物汤基础方,组方的主要构成包括熟地30g、枸杞、杜仲(姜制)、制附子、甘草(炙)、肉桂、山药(炒)各6g,桃仁、当归、白芍、川芎、红花各15g,以上中药材加水煎服,于每日早晚共服一剂,连续治疗3个月的时间。针对患者中存在的肾阳不足呈阳衰阴盛的病例,且临床有神疲乏力、腰膝酸痛、畏寒肢冷等症状,应该在以上药方中添加适量的白术和人参;若患者中有脾虚胃弱的病例,且伴有呕哕吞酸症状,应该加炮干姜;对于存在小腹多痛症状的患者添加吴茱萸,如果血少血滞较为严重,则应该添加熟地黄。

1.3观察指标及方法

比较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结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疾病疗效的评判标准对两组患者的实际疗效进行评价,同时聘请同一名医师进行评估,保证疗效评价的公平性、客观性。设定评价标准,痊愈患者的评定标准为临床症状减少75%以上,且体征基本消失;而显效则规定临床症状减少50—74%,患者体征得到明显的改善;有效的评定为临床症状减少30—49%,体征有一定的改善;而无效的衡量标准为没有满足以上几种要求。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针对数据统计利用SPSS13.0数据统计软件完成,利用%表示计数数据,明确校验水准α=0.05,P<0.05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实际疗效,其中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85.71%,具体的数据分析见表1。

表1  两组气滞血瘀型妇科疾病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2        15(35.71)    13(30.95)     8(19.05)    6(14.29)     36(85.71)

观察组      42        21(50.00)    13(30.95)     6(14.29)    2(4.76)      40(95.24)

Z/X2                                             Z=4.314                              3.983

P                                               0.016                                0.024

3.讨论

在中医妇科中,气滞血瘀是较为常见的证候。有此类证候的患者多气机不畅、血行瘀阻,容易引发胸胁腕腹胀闷生痛,部分患者会出现触及痞块,且散聚无常的情况。立足与中医的角度进行分析,气滞血瘀证候患者通常会出现腹痛、痛经、情绪低落等气血不通的表现,并且很多妇科疾病的发生以气滞血瘀证候为基础,导致临床部分妇科疾病在治疗过程中面对较大的难度和阻碍,需要经历长时间的治疗。从中医理论的角度出发,判断妇科疾病患者是否有气滞血瘀情况的特征性症状依据为小腹胀痛及舌质暗红,严重的患者存在痛经、黄褐斑,在机体运行过程中,需要气的推动才能使血行畅通,一旦出现气滞的情况,很容易引发血瘀症状。本次临床治疗观察中,采用西药治疗与中医活血化瘀法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获得更高的临床总有效率,由此可见,中医活血化瘀法对于妇科疾病的治疗而言,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得到显著疗效,具备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朱慧玲.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糖尿病天地,2019,16(08):26.

[2]李逸伟.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妇科临床中的重要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8,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