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向农村延伸的方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向农村延伸的方式研究

丁迪,石恋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430070

摘要: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在互联网全面普及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提升政府各部门公共信息服务水平尤为重要,目前,国家陆续出台“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标准政策,并先后在多个城市开展了试点工作,智慧城市建设已然成为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指标。而公共信息服务借助智慧城市建设机遇,以提升政务服务、行政审批、协同办公、便民服务等应用水平为目标,为公众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智慧型的信息服务。

关键词: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农村延伸;方式

引言

研究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向农村延伸的路径,就是要研究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向农村延伸的方法、方式和模式,这不是单一得将城市公共信息服务模式原封不动地生搬硬套到农村,而是结合农村发展现状,因地制宜的将城市公共信息服务方法模式中有利的、正确的部分依据农村信息需求按照一定的力度或比例嵌入到农村社会发展当中,形成城乡整体较为统一的、局部有所区别的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发展模式。这有利于提高全国范围内的公共信息服务水平,有利于完善国家公共信息保障体系,缩小公共信息服务方面的城乡差距;间接帮助开发农村信息服务市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带动我国信息产业、农业、旅游业、交通、医疗卫生等诸多领域的进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公共信息服务

公共信息具有普遍性、共享性、公开性和公益性等特征,但其根本属性是公共性。关于公共信息服务的研究较为丰富,冯惠玲等认为公共信息服务是指对与公共利益、公共政策制定、公共管理制度的安排与执行和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等相关信息实施开放与开发服务的过程。公共信息服务是指政府为满足公众对公共信息的需求,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收集、加工、传输或公开公共信息的职责、行为及其过程。将公共信息服务定义为由政府作为服务供给方,以满足社会公众信息需求为目的的软件与硬件的集合。公共信息服务主要包含三个要素:服务主体、服务客体和服务内容。服务主体,即提供服务的一方,公共信息的公共属性,决定了政府在提供公共信息服务时的重要地位,也意味着提供公共信息服务是政府的不可推卸的职责,虽然多数情况下公共信息服务的提供者是政府组织,但公共信息的公共性与产品性质的统一让企业以及其它社会组织也有参与该活动的可能,其服务对象既可以是公众,也可以是服务提供者自身。服务内容包括两个方面,服务客体和服务方式。服务客体是公共信息及其产品,公共信息服务的服务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信息收集、信息组织、信息开放、信息公开和信息开发等。

2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向农村延伸的方式研究

2.1政务服务

政务服务门户是公开发布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指南,为工作提供智慧化办公引导,为用户提供网上预约、网上申请、网上查询、咨询投诉、办件统计等服务,政务服务系统按照标准化、集约化原则,将各部门的政务服务信息统一到本地共享数据库中,同时将各项业务办理的信息发布到政务服务网站。该系统采用市、县、乡镇统一门户建设模式,统一政府政务服务门户网站,集中发布信息并与省级政务服务平台对接,真正实现数据的共享服务。

2.2以企业为重要依托的延伸模式

随着公共信息资源来源的扩展,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也成为公共信息服务的重要主体之一。企业为公共信息服务提供所获得的除包含商业机密、客户信息外的公益性公共信息资源,这是公共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城市中各层级政府公共信息服务体制较为完善,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聚集于此,政府对于公共信息服务的管理可以延伸至城市的各个角落,企业有先进技术的支持也可及时向大部分城市用户提供所需的公共信息。然而,根据我国承担公共信息服务的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基本延伸至地级市县,基层农村少有能够承担公共信息服务工作的政府部门体系,因此市场力量和企业,特别是集中在郊区、县城,或扎根农村的企业或大型企业的子公司、工厂将在基层农村承担起公共信息服务采集者或信息传播者的角色。此外,将这几类企业仅仅看作是公共信息的提供者或推广者就浪费了企业的运营能力好、生产效率高、创新能力强、技术能力强等优势。综上,充分发掘并利用更为贴近农村的企业优势的政企合作模式十分必要。

2.3提升服务人员能力

服务人员是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务的提供方,其职业素养对公共信息服务的质量有巨大影响。信息服务人员负责组织信息资源,驱动着信息资源的流转,对信息资源的传递有重要作用,在信息服务过程中,应加强对信息组织人员的培训,使服务人员可以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并及时更新服务方法,强化信息协调能力,进而精简信息组织流程,保证公共信息服务效率。“以人为本”是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务的根本原则,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及用户动态,以为提高公共信息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指明方向。在公共信息服务过程中,服务者应可以借助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了解用户的信息动态,依据不同用户的不同信息需求,对信息服务内容进行分类,以提高用户信息查询效率。除此之外,服务人员应当实时对信息进行监管,同时服务人员应利用其自身的协调优势,协同政府舆论监督部门,对不良信息、垃圾信息和不实信息等进行实时分解,避免信息资源的冗余沉积,促进信息生态系统系统的循环往复和可持续发展。维持信息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服务工具及方法直接影响着用户对于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务的质量感知,吸取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业务能力水平,有助于提高服务效率,推动服务方式的改革,进而推动公共信息服务质量的提高。

2.4信息环境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务的信息环境因素包含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部分。前者包括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务的完备与成熟程度和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务运行维护的支持与保障,后者包括公共信息服务的标准规范及法律法规和移动通信的覆盖范围和传输质量。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务的完备性对服务主体与用户间相互交流的体验和满意程度挂钩,其成熟度直接影响服务质量。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务的运行是一个长期过程,其健康协同发展和日常运行维护都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离不开政府部门的领导和组织。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关于公共信息服务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会对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务质量及其持续发展产生间接或直接的影响。基于智慧城市内用户实时互动需求和移动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移动通信基站的覆盖及传输质量都会对智慧城市公共信息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结语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不仅是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以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促进公共信息服务发展,如何突破体制机制,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系统化、智能化、一体化,将是政务服务部门面临的下一步问题。

参考文献

[1]谷国栋,陈伟.智慧城市基础数据支撑系统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

[2]邹江宇.智慧城市发展背景下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研究——以张家港为例[N].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3]韩枫,李晓玲,孙秀雯,纪凌雨.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务交互系统设计与实现[J].系统仿真学报,2018.

[4]郑庆华,夏红星,高振铁.智慧城市公共信息管理平台[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7.

[5]张丽娟.广西南宁市利用大数据促进智慧城市发展调查研究[N].广西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