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管理在提升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护理服务能力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6
/ 2

PDCA管理在提升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护理服务能力中的应用

麻雪芹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急诊科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目的:探讨PDCA管理在提升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护理服务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研究时间与研究对象分别设定为2018年5月到2021年5月我院86名护理人员,对所有护理人员实施随机分组,各43名,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试验组接受PDCA管理,对护理人员的理论与实践技能成绩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的理论与实践技能成绩明显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0.05)。结论:PDCA管理在提升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护理服务能力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PDCA管理急危重症救治护理服务能力

    相比于其他类型患者,急危重症患者具有较大特殊性,从院前便需要对其予以及时有效的救治,从而能够为入院后的救治赢得宝贵时间[1],因此要求急救人员具有较高的急救能力,从而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护理服务[2]。为实现该目标,目前诸多医院开始采用PDCA管理模式,可获得良好的管理效果[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研究时间与研究对象分别设定为2018年5月到2021年5月我院86名护理人员,对所有护理人员实施随机分组,各43名。对照组男性与女性分别为5名与38名,平均值是(29.5±0.9)岁;试验组男性与女性分别为4名与39名,平均值是(29.9±1.1)岁。纳入标准:均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研究中途退出的护理人员。

1.4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管理人员按照一般流程步骤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进行相应的考核。

试验组接受PDCA管理:(1)计划(P)。由护士长联合临床医师组建培训考核小组,之后通过查阅相关的文资料,制定较为完善的培训及考核方案,将培训时间确定为9个月,其中包括30学时的集中理论培训,33学时的急救操作技能培训,4学时的应急演练;各科室每月还需要进行6学时的理论学习、业务查房、技能训练、应急预案、救治流程学习;除此之外,还包括280学时的聘主管护师护士至危急重症科室实践技能训练。将理论与实践的考核成绩分别确定为80分及90以上为合格。(2)执行(D)。①集中理论培训。护士长及临床医师需要分别为护理人员讲解相关的急救护理知识与疾病知识,并要求护理人员做好相应的笔记,以加强其对理论知识的了解。②急救操作技能训练。护士长及临床医师需要为护理人员设置相应的实践场景,包括CPR、电除颤、简易呼吸气囊、微量泵、心电监护、呼吸机等使用场景,首先由护士长及临床医师分别为护理人员进行1次示范,之后由护理人员进行实践操作,由护士长及临床医师共同对其进行考核评价。③急诊科和重症监护室专科培训。根据不同科室的不同工作流程,对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④应急演练。组织护理人员参加紧急召集全体应急队伍成员集合、查看收到指令后到达时间、情景演练、仿真个案演练等内容的实际演练,并进行考核与指导。(3)检查(C)。每个月由护士长及临床医师共同对培训与考核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以便能够发现并解决问题。(4)处理(A)。护理部对所有阶段的信息进行汇总与分析,并及时进行教与学的双向反馈,并及时对考核中存在的缺陷予以指出及纠正;对成功经验进行肯定,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进一步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在新一轮培训方案中进行实施,通过总结整理,进入下一个培训循环。

1.5观察指标

理论与实践技能成绩情况。

1.6统计学处理

导入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以率(%)的形式表示,分别使用t与x2方式进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理论与实践技能成绩比较

试验组的理论与实践技能成绩明显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0.05),见表1。

表 1 理论与实践技能成绩比较(分)

组别

理论成绩

实践技能成绩

对照组(n=43)

81.23±4.26

86.94±3.41

试验组(n=43)

92.68±5.17

96.52±2.07

t

11.208

15.748

P

0.000

0.000

3.讨论

对于危急重症患者而言,由于其病情较重、发展较快,因此需要对其实施紧急救治,以确保其生命安全,为后续治疗赢得宝贵时间,对急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此种情况,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提升急救人员的能力,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救治护理服务[4]。以往护士长联合医师多采取常规的培训管理模式,然而却并未能够获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目前诸多医院开始采取PDCA管理模式。PDCA管理法具有完整性与连贯性,主要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等步骤对急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从而可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培训效果[5]。在计划阶段,护士长能够联合医师制定出较为完善的培训计划,并且能够明确培训的内容与具体课时,便于后续的执行。在执行阶段,护士长能够联合医师按照培训计划对急救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与考核,从而能够提升其理论与实践能力。在检查阶段,护士长能够联合医师对培训与考核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明确,从而能够予以有效的解决。在处理阶段,护理部能够依据本次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为后续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借鉴。通过结果可知,采取PDCA管理法后,护理人员的的理论与实践技能成绩明显提升,提示该种管理培训模式具有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PDCA管理在提升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护理服务能力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熊巍.PDCA管理方法在提高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中的作用[J].当代医学,2016,22(36):156-157.

[2]祝红梅,杨志萍.PDCA在提升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06):950-952.

[3]邝旭环,曽满萍.PDCA管理在提升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护理服务能力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06):188-189+191.

[4]谢月琴,毛金霞,孙彩芬.PDCA循环管理在提高优质护理病房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03):76-77.

[5]吴修萍,魏进莲,王成香.PDCA在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管理应用中的效果评价[J].青岛医药卫生,2014,46(06):459-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