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馆员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6
/ 2

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馆员发展研究

姜丽丽

鲁东大学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  264000

摘要:在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的今天,图书馆要想提高自身的能力,必须要对现有的业务进行科学地改造,推动馆员的转变和发展,以满足新时期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需要。为了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促进图书馆的长期发展,本文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图书馆业务进行了重新定位;为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品质,满足不同的读者对信息的需要,对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转变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拓展其社会影响,确定其今后的转变之路。

关键词:人工智能;图书馆;馆员;发展

前言:近几年,由于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文化领域,推动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图书馆是国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历史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它的作用也在不断地向信息管理转型,而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随着信息化的到来,自助借阅、文献检索、自动录入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馆管理模式、服务模式逐步向智能化发展,对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不断地积累知识,提高服务质量,为人工智能时代图书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1.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给图书馆带来的机遇

1.1重要报告介绍

人工智能技术在这一阶段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它的发展前景一直都很乐观。很多重大的研究报告都表明,未来数年内,人工智能技术将会被广泛地运用于图书馆、教育等各个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3D打印技术必将是今后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新一代网络浏览器能够检索到相关的关键字,并能够对特定的内容进行语义分析。第二,该系统具备了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多种功能,并具备三种不同的语音组合方式;提供云服务的翻译和标识,以适应各种和复杂的页面内容。

1.2面临重要机遇

首先是关于文学的。最主要的人工智能技术是语音处理技术,能够精确地了解使用者的检索组合,并能够正确地辨识使用者的词组,从而使得图书馆的咨询服务更加个人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照明、消防、智能化楼宇管理等,构建智能化安防体系。第三,是对用户的管理。近年来,我国大数据技术发展迅猛,各国纷纷加快建设“数据强国”。在未来的图书馆工作中,数据的管理与服务将会变得更为重要。未来图书馆应该采用以数据为导向的方式建设资源,转变服务方式,这将是图书馆发展的新机遇。

2.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的转型发展

2.1通过协助搭建人工智能的应用平台,提升馆员自身信息素养

扩展AI的应用范围,实际上是自我发展。阿里云开发的AI平台DTPAI,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提高自己。2014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iAuthor”(ORCID科研人员身份认证系统),促进了科研成果的系统化管理。今天,学术界普遍存在的学术组织和研究谱系的建构,也需要图书馆和人工智能的协同推动。虽然美国、日本已经实现了智能机器人的“馆员”资格,但是建立“人机互动”平台是目前的主流,未来应该是“专业图书馆”与“人工智能”的共生关系。因此,尽快建立起一套严格的“针对人”、“机”共存的“规章”,以及相应的伦理规范,虽然AI(机器人)会不断地替代某些职位,但只要有经验丰富、不断学习的图书馆工作者,那么,人机交互与人机联盟的关系就会一直保持下去。只有合作而不是对抗,才能真正让尖端科技与产品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2.2拉近馆员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图书馆要想实现转变,必须缩短馆员与读者的关系。特别是在信息化的今天,图书馆员必须充分认识到读者的需要,站在读者的立场上,通过网络化、信息化的渠道获取读者的信赖,让他们感到图书馆所能给他们带来的方便和吸引力,进而促进图书馆的长期发展。为缩短馆员与读者的关系,应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推广方式,例如开展定期的文化活动,运用智能技术提高图书馆的吸引力,并充分发挥其社会作用。同时,要加强对图书馆的实地调研,了解图书馆的动态,为读者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减少两者间的冲突,从而达到图书馆服务的目标。

2.3满足不同读者的多样化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要求日益提高,同时也表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在此背景下,图书馆要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信息市场调研,使用智能工具,采购最流行的资源,扩大其在本地的影响力,增加其使用效率;其次,要了解读者的需要,根据读者的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从而使图书馆的服务更加完善,从而使图书馆的智能服务更加具有特色。

2.4转变思维与理念

图书馆在文化、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为各个行业提供教育、科研等服务。随着信息化的到来,图书馆的发展将发生巨大的变革,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以崭新的观念和思路,重新规划和计划未来的服务方式。与过去的图书馆服务方式相比,在人工智能时代,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相关的服务,而图书馆员要积极地顺应图书馆的发展,改变传统的工作思路,将虚拟与现实的工作内容有机结合,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多层次需求。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素质,增强思想观念,提高服务能力,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

2.5提升自身信息素养

在人工智能的今天,图书馆的发展必须依靠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为读者提供便捷的信息传播途径;通过搭建图书信息资源交换平台,促进更高水平、更广泛的相互影响;通过整合与使用网络资源,实现图书馆员多元化的教育与训练,从而提高馆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图书馆工作人员要积极利用图书馆所提供的优质资源,利用网上平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获得必要的信息,并为自身的学习创造更多的机会,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图书馆的发展需求,提高自身的求职技能和服务水平。

2.6制度建设

知识创新管理系统是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新一代机构知识库的构建,不仅要保证知识资源的高效获取和存储,还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建立知识资源的类型、结构和内容,以此来促进知识创新。图书馆应加强对知识内容的管理,建立知识资源的收集标准,及时更新知识资源。同时,员工必须熟练运用知识库平台的操作技巧,以提供用户满意的知识服务为工作准则,严格控制知识资源的质量,保证知识创新的有效传播。

2.7为读者提供嵌入式服务

在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的读者类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也有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要从头做起。为了更好地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图书馆要根据不同的读者需求,尽可能地为读者提供所需的书籍和资料。图书馆既要为中国人民服务,又要为外国读者提供基本的阅读材料,例如,从国外引进一批中国古典著作。同时,图书馆还应定期开展读者的问卷调查,对读者的特殊需要和偏爱进行分析,以便及时更新图书,使读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图书馆的信息,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强化管理,以达到更好的使用效益。

结束语

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图书馆和馆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出自己的贡献,必须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以智慧和创新的变革来应对新的挑战,积极地规划、把握时代的机遇。图书馆工作人员在面对科技的挑战时,如果能够准确地把握当前的形势,积极应对,就能取得很大的成就。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坚持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坚持图书馆与读者、自身建设相结合,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深化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拓展全方位服务。可以预见的是,将来的馆员们将会在知识与智能服务领域扮演重要的角色,并担负起更具创造性、个性化和挑战性的工作,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朱芳辉.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业务重塑及馆员转型发展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40(03):116-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