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村庄绿化主要建设内容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0
/ 3

 晋城市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村庄绿化主要建设内容探讨

张巍纬 ,任晋彪

山西上林园林景观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晋城 048000

【摘要】 为全面推进晋城市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创新推进环线村庄绿化美化,指导环线村庄提高绿化技术水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居住环境,打造一条富有晋城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廊带,为新时代美丽晋城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和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特对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村庄绿化、美化主要建设内容作出规范,适用于指导环线村庄绿化美化建设。

【关键词】 村庄绿化;村旁、路旁、宅旁、水旁及村庄公共空间绿化、民俗旅游景点绿化、古树保护

根据村庄的自然条件和产业特色,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风俗习惯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宜树则树、宜果则果、宜菜则菜,宜草则草、宜花则花,通过规划引领,实现一村一策,打造乡村绿化美化特色名片。通过开展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四旁”)绿化,提升公共空间生态环境、民俗旅游景点绿化、古树保护等,让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1  村旁绿化

村旁绿化包括环村林带建设、农田林网建设、风景林建设、近山绿化建设。村旁绿化常以乔木、果树为主,形成村在绿中的景观效果。可种植生态林树木,也可种植枣树、柿树、梨树、桃树等既观赏又增收的树木,形成乡村自然景观。

1.1  环村林带建设

环村林带建设对改造提升村庄面貌、提高村民生活品质、开展乡村深林旅游、促进二三产业发展、实现兴林富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可将村庄外围的绿化分为四种形式:经济型、用材型、苗木型和公园型。

 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可将村庄外围的绿化分为四种形式:经济型、用材型、苗木型和公园型。

 营造速生丰产林,开展林菌、林药、林菜等复合经营。

 结合产业规划,建设花卉苗木林带,加快发展苗木繁育基地。

 区位较好、经济较富裕的村,可建公园型林带,为广大村民提供休闲游玩场所。

有条件的村庄应结合各类纪念林、纪念树以及经济果木的栽植,建设围村林,形成环村绿带。围村林与村口绿化、公共空间绿地、水体道路绿化等有机串联,构成村庄的绿化生态格局。环村林带宽度,提倡营造4~8行或6~12m宽的窄林带,其优点是占地少,消耗水分少,生长稳定,防护效果好。林带由乔木组成,边缘可增添灌木行。在有水土流失、风沙、泥石流危害的特殊地段营造专类防护林。(生态公益林建设具体技术按GB/T 18337.3的规定执行)

1.2  农田林网建设

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科学规范、因害设防建设农田防护林。农田林网在保证农田高产稳产的同时,兼具生产各种林产品并美化环境的功能。因此,农田防护林树种要选择抗风力强,不易风倒、风折及风干枯梢;生长迅速、树体高大、枝叶繁茂、能更快更好地发挥防护效能;深根性、侧根伸展幅度小、树冠狭窄、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较小;生长稳定、寿命长、和农作物没有共同的病虫害;能生产大量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的树种。林网一般顺应水系、道路、农田的走向因势布局。以阔叶为主,多树种结合,针阔行状混交进行树种配置,应体现出一个网格一种配置模式、一个网格一种景观效果,避免千篇一律。

1.3  山体绿化 风景林建设

以乡村周边边宜林荒山荒地荒滩、荒废和受损山体、退化林地草地等为主,根据环境特点建设兼具生态、经济和景观美化的多功能风景林,可配置成松柏坡、桃花沟、梨花峪、樱花谷、百枣园等模式。

1.4 近山绿化建设

对生长不良、防护功能低下的退化防护林,实施修复改造,提升防护林网功能质量。对成过熟林、枯死林木进行更新改造,优化防护林网结构,提升防护林网、林带生态功能。对乡村范围内的中幼龄林,及时进行抚育间伐,利用林间空地补植乡土珍贵树种,促进天然更新,优化森林结构,培育健康稳定的多功能森林,构建优美森林生态景观,让广大人民群众亲近森林、感知森林、享受森林。

布局上随地就势进行针阔、乔灌、花草斑块状混交。在地势低洼、土层深厚的地方栽植高大阔叶乔木,在阴凉湿润的地方栽植松类,干旱阳坡栽植柏树类,沟边种植花灌木,高岗地种植花草。

对村域周围宜林荒山荒地荒滩应绿尽绿对岩石裸露、坡度大、成活率低,不适宜人工造林的地片,全面开展封山育林;对生长不良、防护功能低下的退化防护林,实施修复改造,提升防护林网功能质量;对成过熟林、枯死林木进行更新改造,优化防护林网结构,提升防护林网、林带生态功能。对乡村范围内的中幼龄林,及时进行抚育间伐,利用林间空地补植乡土珍贵树种,促进天然更新,优化森林结构,培育健康稳定的多功能森林,构建优美森林生态景观,让广大人民群众亲近森林、感知森林、享受森林。

2  路旁绿化

路旁绿化包括进村路绿化和村内街巷绿化及路旁空地绿化。根据道路等级、性质、周边环境条件以及所在区域等情况,因地制宜开展绿化工作,宜绿化段绿化率达到90%以上,达到绿树成荫的景观效果。路旁绿化可选择灵活多样的绿化栽植形式,使绿化和建筑空间关系疏密有致,形象相互衬托。对于村庄内空间窄小、用地不足的街巷,应采用小乔木、花灌木、藤本植物等见缝插绿、见缝插花进行绿化。树种选择观赏性强、抗污染、滞尘降噪、吸纳有害气体的植物,不推荐使用需定期整形修剪的绿篱及球状造型灌木。农作物作为路旁绿化也可以成为景观效果较好的道路绿化,可以充分利用和规整农作物种植,路边搭配油菜花、向日葵等季节性较强的花卉植物,形成乡土气息较浓厚的路旁绿化景观。

1. 主要街道

在通村公路两边应选择树干挺拔、树形优美 、冠大遮阳、枝叶茂密、耐尾气尘土、绿期长、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的树种,如国槐、千头椿、悬铃木、白蜡、毛白杨(雄株)等;搭配常绿绿篱及花灌木、地被等,如侧柏篱、黄杨篱、金叶女贞篱、重瓣榆叶梅、棣棠、锦带花等。这种形式既可四季常青,又有季相变化,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形式。

2. 次要街道

次要道路主要为宅间道路,宅间道路是进入住宅或院落各住户的道路。考虑到道路特点,应宜宽则宽、见缝插绿,确保单侧绿化宽度不少于1m。植物种植主要考虑其美学功能。可以在一边种植小乔木,一边种植花卉、草坪。靠近住宅的小路宜种植花灌木或地被,不能影响室内采光和通风。如丝棉木、苹果树、海棠等。

3. 甬道

主要指农田、菜园、山脚、郊野公园周边的小径,植物景观上灵活布置。如乔木下层曲线配置野生花卉及乡土灌木,布置凸显出乡村自然野趣。植物选择上如接骨木、金银忍冬、百里香、金鸡菊等。

3  宅旁绿化

宅旁绿化主要指庭院及房前屋后的绿化种植,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风俗习惯的基础上,积极引导鼓励农民群众利用庭院及房前屋后空闲地和不宜建设的地段,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宜树则树、宜果则果、宜菜则菜,宜草则草、宜花则花,一定要体现乡村的特色。

庭院绿化

在庭院栽树、栽果、植花,绿化美化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每户农家庭院绿化植树2~5株。绿化模式如下:

观赏性庭院:栽植各种园林花卉和观赏价值较高的景观植物,打造院落景观,美化环境。

经济型庭院:种植果树及花草,注重观花观果,实现美化与经济有机统一。

果蔬间作型庭院:将庭院合理规划,种植果树和蔬菜,既方便生活,又提高庭院绿化美化水平,增加农村劳作生活情趣。

立体绿化型庭院:庭院较小的农户,可开展立体绿化,种植攀援植物,覆盖墙面和屋顶,形成浓密的枝叶覆盖层,装饰美化院落,吸收热能降温,增加院落湿度,净化庭院空气。

庭院外围绿化

可结合宅旁空间大小,灵活布置花池、树池,种植比较低矮的花灌木或果蔬,创新绿化模式,提升美化水平;也可结合建筑外墙、院墙、院门等栽植攀援植物进行立体绿化;边角地带可以种植一些较易成活且抗逆性较强的植物,如常用的迎春、月季、鸢尾等。

4  水旁绿化

水旁绿化位于村域范围内,河流、沟渠、堤塘等沿岸或周围设置的绿地。水旁绿化是以保护河道生态环境,护堤护岸、保土固沙、净化水质、绿化美化河岸为主要目标。在不影响行洪的情况下,以河床为中心,两侧依次营造护滩林、护岸林、如有堤坝,要营造护堤林。可结合绿化营造景点,岸边建设护栏、台阶、座椅、园林小品等,建成滨河小公园供人们游憩;其它河汊、池塘、水洼等非主要水体根据立地情况选择不同耐淹能力的挺水植物、湿生植物,营造自然式滨水植物景观。

5  公共空间绿化

利用村庄内边角地、空闲地、撂荒地、拆违地等,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建设一批供村民休闲娱乐的小微绿化公园、公共绿地公共空间绿地的建设要结合本地地域特色,以村庄公共服务为主要功能,结合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和民俗乡情,以植物绿化为主,适当修建步道,配备休闲、健身的文娱设施,配置休息座椅、花坛、草坪、甬道、宣传专栏、园林小品等,形式自然、生态、简洁的村庄公共空间。  

1. 健身空间

健身场地主要满足人们体育锻炼活动。适宜种植高大落叶乔木,如国槐、银杏、悬铃木等,下层不宜大片种植低矮灌草,既保证林下空间的通透,又满足人夏天遮荫冬天晒太阳的心理需求。

2. 游憩空间

采用特色花木植物,如玉兰、樱桃、丁香、海棠、连翘、榆叶梅等,兼顾四季景色变化,结合自然山水景色,形成具有观赏价值的游憩空间。

3. 娱乐活动空间

儿童活动区周边植物选择应无刺无毒,色彩鲜艳的树种,如紫叶李、金叶榆、紫薇等;成人休息区宜种植遮阳乔木,如白蜡、悬铃木、馒头柳等,并结合座椅,供林下喝茶、聊天、下棋等。

4. 休息空间

片植枝叶茂密、形态优美、能遮挡人视线高度的小乔木或高大灌木丛进行围合,如海棠、连翘、荚蒾、早园竹等;上层还可配置观赏性强的高大乔木,如银杏、栾树、白皮松等。

6  民俗旅游景点绿化

目前,我市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乡村已经开发建设了大量民俗旅游景点,其经营特色主要为风光游览、农家餐饮、民俗娱乐等。进一步提高村庄绿化美化、景区绿化建设水平,将有力地促进农村民俗旅游业的全面、稳步、可持续发展。民俗旅游景点在规划建设和绿化美化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要突出民俗旅游景点的自然景观、要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二是要做好旅游环境的设计,建设管理好自然环境中的森林、田野、溪流,以及村庄、果园、苗圃等,提升民俗旅游景点的整体景观水平;三是规划布局好民俗旅游景点的游览和休息服务功能,各功能区的绿化美化要各有特色。

7  古树保护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明确责任主体,落实管护责任。注意保护乡村古木、古树、传统树种,特别是在农村要慎砍树,保留乡村风貌,春天看花,秋天吃果,让我们的农民有个树荫能够乘凉聊天,让美丽乡村留住美丽乡愁。

对古树名木、风水林、珍贵树种等通过设置护栏、竖牌、砌石等方法加以保护,合理配置花灌木、地被等,形成生态文化特色景观。对濒危和长势衰弱的古树名木,及时开展抢救复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