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防控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0
/ 2

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防控对策

张霞

371202198408224046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 济南市 ,25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迅速,建筑行业随之不断发展,保障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是建筑工作的重中之重。混凝土结构在当前建筑行业中应用普遍,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各类建筑工程中,但混凝土材料是一种脆性材料,虽然与钢筋材料的有效结合可以提高其抗压抗弯性能,但是混凝土自身具有收缩性,加上内外界因素的综合影响,出现裂缝的概率较高,对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来说影响较大,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做好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处理工作已是当务之急。因此,对于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的防控一直是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重点,在实际工程中要采取合理的措施,以降低质量和安全隐患。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防控;对策

引言

在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建造过程中,水泥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建筑建材之一。但是受到外界因素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共同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中发生裂缝的状况在不断上升。要减少此类状况的出现,就必须针对实际状况对混凝土构件裂纹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最后得出合理的解决办法,从而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系数。

1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裂缝主要类型

1.1收缩裂缝

现阶段,在各种混凝土结构裂缝中,收缩裂缝最为常见。在完成混凝土制作工作后,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做好养护工作,但是从养护阶段到施工阶段,混凝土内部的水分极易蒸发,进而造成混凝土体积缩小,出现收缩徐变情况,最终导致混凝土结构裂缝。

1.2墙体裂缝

房屋建筑工程的荷载主要通过基础传给地基,地基在荷载的作用下,其应力会随着深度而扩散,深度越大,扩散越大,则应力越小。对于同一深处的地基,扩散也是中间最大,两端应力最小。房屋建筑工程正是借助土壤这一应力的扩散作用,保证了地基地层的均匀性。但是,在房屋建筑工程地质良好和地基均匀,以及房屋建筑工程长高比不大的情况下,其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差值比较小,这对房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会产生较大影响。但是,当工程项目遇到淤泥土质和软塑的黏性土时,这一类型的土强度较低、压缩性较大,其沉降值和不均匀沉降量相对较大,整体强度也较差。如果不能对地基进行及时加固,则墙体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裂缝,这样的裂缝一般发生在墙体的两端,然后向较大的方向倾斜,沿着门窗成正八字形,这种裂缝是地基在附加应力的作用下产生的不均匀沉降造成的。

2 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常见原因

2.1 材料原因

在建筑材料方面,主要有两种因素,包括建筑材料的品质和建筑材料的配比。如果建筑材料质量不高,达不到施工使用规范的话,就会造成砼构件的结构密度出现破坏,所产生的结构瑕疵也会比较明显。由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所需要的材料配比也有所不同,如果不严格根据材质要求进行设计的话,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从而形成了裂纹。例如对水泥进行挑选,要结合施工地点的环境,根据现场的温湿度选择性能符合的水泥,而在挑选砂石时,则要掌握挑选砂石的粒径,保证其质量和比例达标。在材料应用方面,在使用过程中,拉力问题是混凝土结构一定会产生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建筑的力学问题都是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如果有外界环境的影响,例如温度、湿度等,结构的抗拉能力就会下降,而在此时,一旦拉力继续增加的话,也会产生很大的裂缝。

2.2 设计原因

设计不合理是建筑产生裂缝的比较常见的原因,其中包括整体结构不合理,支撑建筑的承重等方面。由于施工前期没有对当地的地理、环境等做出科学的调研和实地考察等,没有把各种外界条件考虑到施工中去,导致在施工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等,这些都是整体结构设计问题所产生的后果。另外,承重柱荷载相差甚多,致使受力不均,而楼板在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下,会产生沉降,更加加剧了受力不均的问题,使某个及某几个承重柱的使用寿命迅速下降,然后逐渐加速结构零件的老化现象,从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

2.3 施工原因

混凝土浇筑阶段是在施工过程中极易产生裂缝的,在此过程中,板顶标高控制问题是施工人员很容易忽视的问题,如果在此阶段并未及时准备相关的技术和防护措施的话,就不能有效保护钢筋。振捣不足、浇筑不到位、保护结构层厚度过高等,也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施工原因。另外,施工进度问题也会引发各种问题,如果一些施工队为了赶工期,节约时间、节省成本的话,很可能部分施工承包方会采用提前拆模的方式,把混凝土浇筑时间进行大量的缩短,致使混凝土结构容易产生裂缝。

3针对房屋建筑工程控制裂缝的有效措施

3.1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

在施工前,要严格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分析和审查,对混凝土与钢筋材料合理设置,保证混凝土构件浇筑方法达到房建要求,并对混凝土构件实施科学分段和分层处理。其次,对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控制,要在浇筑之前对混凝土材料进行科学的配比设计与测试,确定混凝土各类材料的比例,浇筑时要结合现场环境、气温等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混凝土的配比,以保证混凝土的各类材料搭配合理,并符合环境、气温的要求,同时施工中要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

3.2对混凝土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提高物料质量水平十分重要,必须引起相关工程师的重视。一是对选料和进料的质量控制,落实质量关工作的有效性,对水泥原料进货前要实行严格的抽查质检,确定其品质与机械性能合格后,方可放料入场,防止有质量问题的材料进入。二是为了保证砼建筑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良好性能,在使用前和入场后都要进行材料测试,在施工管理中也要对建筑材料贮存环境做好良好管理,以避免混凝土材料变质。三是控制配比,并根据施工计划进行设计,混凝土搅拌严格按此配比进行。

3.3强化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施工技术交底对于提高防渗漏施工质量的意义重大,因此,应在以班组为单位的基础上对相关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能够掌握其中的细节,降低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率。例如,在钢筋绑扎施工技术交底期间,应明确钢筋不得用铁钉或铁丝固定在模板上,而必须用同配合比的细石混凝土或砂浆块做垫块,并提出保护层厚度、垫块设置方法等,使施工人员能够快速掌握关键技术,避免出现失误。除此之外,在技术交底中也应该配合相关规范对施工人员进行宣教,依托量化指标,强化施工人员把控施工质量的能力。例如,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提出防水结构迎水面保护层的厚度应不小于50mm,基础混凝土规范中提出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40mm等,根据这些量化数据方便施工人员控制施工质量。

3.4养护与管理防治措施

在使用混凝土结构搭建的建筑过程中,要安排专业人员定期对结构进行严格的检查。若是在其中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防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另外,在检查混凝土结构时,要随时记录好所有的基本情况,对相关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以便于后期处理,另外,还要做好后续工作的备案,便于再次出现此类情况时,能够便于人员进行查阅和借鉴有关情况,做好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防治工作。

结语

混凝土材料作为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最多的材料,也愈发得到广泛的重视。而外界环境的变化及多种因素都是能够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建筑管理部门可以加大管理力度,另一方面,施工人员可以通过采取严格有力的防治措施,避免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并解决此类问题,使建筑结构更加安全和稳定,从而有效保障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建平.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处理[J].建材与装饰,2020(20):32-33.

[2]刘秀凤.浅谈建筑施工现浇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四川水泥,2019(09):233.

[3]赖林峰,黄泉开,陈俊杰,等.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四川水泥,2018(06):345.

[4]唐吉福.论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7(01):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