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类型公共艺术的案例研究——以晨晓新型公共艺术作品《色彩上下湖》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新类型公共艺术的案例研究——以晨晓新型公共艺术作品《色彩上下湖》为例

邝慧仪1,邓剑刚2

1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晨晓艺术与设计学院,浙江诸暨, 311800;2 湖州学院, 浙江湖州, 313000

摘  要:公共艺术自出现至今,共经历两个重要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公共空间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意义上的公共艺术,第二阶段是以强调公众参与,积极介入公众生活的新类型公共艺术(New Genre Public Art)。本文将从公共艺术的发展及新类型公共艺术的特点出发,透过对晨晓的新类型公共艺术作品《色彩山下湖》的分析,探究新类型公共艺术介入乡村文化的模式特点。

关键词:公共艺术、新型公共艺术、晨晓

1公共艺术及新类型公共艺术的概念

二十世纪初期,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和墨西哥的壁画运动让艺术家有机会在社会公共空间进行艺术创作,这些活动则促使公共艺术(Public Art)的概念雏形出现。1967年,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成立公共空间艺术计划。1983年,纽约颁布城市百分比艺术法案(Percent for Art Law),规定市政出资的公共建设项目必须预留1%的预算用于资助艺术公共项目,该法案的实施使得公共艺术进入蓬勃发展时期。1989年,《公共艺术评论》的创办,标志着公共艺术从实践层面开始进入理论研究的层面,并从多方位多角度对公共艺术进行探讨与梳理。

公共艺术的核心为公共性和参与性,其提倡将艺术品从美术馆和展览馆解放出来,使得城市广场、公园、购物中心、观光街区等公共区域成为艺术的展览场所,让更多的人可以触到艺术,从而改善着艺术与公众的关系。然而公共艺术拉近了艺术与公众的距离,但是许多时候公众还是作为旁观者和欣赏者,默默地站在街头,相对漠然地注视着这些公共艺术。显然,传统意义上的公共艺术仅是改变了艺术的传播方式,但在改变艺术与公众关系上的效果却非常有限[1]

公共艺术有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公共艺术,即上文提到的将艺术品放置于美术馆、博物馆之外的公共空间展示,称之为:街区艺术。而随着公共艺术的发展,进入了第二阶段:新类型公共艺术(New Genre Public Art),其通过全新的艺术理念和独特的艺术形式,重新塑造艺术与公众的关系,推动着公共艺术的当代发展。

苏珊·雷西(Suzanne Lacy)是新类型公共艺术一词的首创者,她提出新类型公共艺术的形式与意图跟传统意义上的公共艺术有所区别。过去的公共艺术主要为公共场所中放置雕塑或装置,而新类型公共艺术使用传统及非传统媒介的视觉艺术,且与公众互动,讨论直接与他们生命有关的议题。它是以“介入”(Engagement)作为基础想法[2]。麦肯·迈尔斯(Malcolm Miles)则指出新型公共艺术可作为持续参与社会发展进程的社会批判工具,这与服从使用者需求的城市装饰性表现的街区公共艺术相区别[3]

新类型公共艺术关注的是作品与观众的关系和沟通交流,艺术家和观众之间应该均为参与者的角色。因此,新类型公共艺术是一种社会性的艺术。艺术家和观众同时以参与者的身份进行艺术创作,抛开了艺术家的权威地位,承认艺术是为了观众而创造。因此新类型公共艺术与多种艺术概念和实践方法相关,且朝着更加实用和民主的方向发展,而大多数学者认为,新类型公共艺术的显著特点为:在地性、来源于社区及公众参与[4]

2新类型公共艺术对美丽乡村建设介入的模式

新类型公共对艺术美丽乡村建设的介入,其一要注意创作过程中在地实践的持续性和参与社群的培养,其二是注意文脉和场所精神的打造[5]。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挖掘其本身价值与内涵,可以帮助在该环境中生活的居民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新型公共艺术的介入并不是去简单地去重新搭建长久放置的空间,也不是过渡地去宣传艺术本身,而是重视居住者的参与性,以及塑造可沟通、包容性强的公共场所,让乡村文化的活跃度得到提升,乡村空间场所感得以加强。

新类型公共艺术的介入,应该从环境营造、遗传保护、区域设计、民生交往这四方面进行思考,让新类型公共艺术为乡村面貌和乡村文化带来整体层次上的改变,让艺术在当地成为一种可移动的力量,为原来的生活空间注入新的活力。

3案例分析——晨晓新型公共艺术作品《色彩山下湖》

新类型公共艺术介入乡村艺术并发起创作时,如何让“他者”成为主动的观赏者、参与者、共同创作者或者是拥有者,显然是首要思考的问题[6]。若以“艺术家为主”,即艺术家通过进入乡村地区,从乡村生活和历史文化中获得创作灵感,相当于“采风”,和“深入生活”,这样的作品显然能对美化乡村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这个创作过程中,当地的居民仅仅充当的看客的角色,在艺术介入他们生活中的这个“作品”里只能作为旁观者,他们并未能享受到艺术创作的快乐。

艺术家晨晓的作品《色彩山下湖》,一是通过新类型公共艺术的形式介入到乡村文化复兴中,以单元改造的形式,与周边环境产生密切联系,又通过点——线——面的方式,让整个地区的风貌得到深层次上的改变,抛弃了“千城一面”的方式,让色彩活力注入居民的生活中,丰富了乡村的空间层次,让乡村空间更为“精致”。二是充分考虑并关注居住其中的人们的感受与活动,注重与“观者”的交流,把话语权交到观者手中,让作品与其产生共鸣,增强作品的交流性,成为真正的“大众艺术”。

晨晓认为艺术是大众的,艺术不仅是一场可以获得肢体上的松弛、感官上快乐的游戏,更能成为一种情调的浸润。因此,在他的作品里,他所选择的并不是与“物”打交道,而是与人打交道,为的是将艺术真正介入到居民的生活中去。其作品的核心是通过将色彩带进乡村,把艺术的专属权交到居民手中。通过形态分析、色彩研究、以及与建筑物拥有者的有效沟通,让作品脱离独立的形态,从整体性上融入当地的生活中和人群里。《色彩山下湖》摒弃了长久以来人们约定俗成的艺术风格或形式,选择动员在地村民成为创作主导的力量,强调不同人群之间的沟通与对话,与现实紧密结合。其选择通过对居民建筑的色彩安排,从视觉营造上打造空间上的交流,让“他者”成为主动的观赏者、参与者、共同创作者和拥有者。如下图1所示。

../../../Downloads/WechatIMG235.jpeg

图1 晨晓,2020,中国浙江,《色彩山下湖项目》,邓剑刚摄

4结论

公共艺术的最大特点是其作品的形态均是与时代及社会互动所产生的结果。从街区艺术到新类型公共艺术的发展可看出,“社会性”与“参与性”成为了公共艺术的核心。新类型公共艺术是一种创新生活观念的社会运动,它力图让艺术回归大众生活空间中去,让人人都是艺术家成为可能。通过对艺术家晨晓的新类型公共艺术作品《色彩山下湖》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新类型公共艺术介入并发起创作时,应思考如何让“他者”成为主动的观赏者、参与者、共同创作者或者是拥有者。通过充分考虑并关注参与者的感受与活动,注重与“观者”的交流,把话语权交到观者手中,让作品与其产生共鸣,增强作品的交流性,才能成为真正的“大众艺术”。

参考文献

[1] 路艳红. 新类型公共艺术对乡村文化的立体式介入模式研究[J]. 建筑与文化, 2019, 180(03):50-51.

[2] 苏珊雷西著,吴玛俐译:《量绘形貌:新类型公共艺术》,台北:远流,2004年,27-28

[3] 麦肯迈尔斯著,简逸姗译:《艺术、空间、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的远景》,台北:创新,2000

[4] 尚青艳, 杨培峰, 新类型公共艺术介入下的城市社区更新启示[C]// 2019(第十四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5] 谭彬. 新类型公共艺术介入小城镇公共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J]. 大众文艺, 2017(7).

[6] 苏珊雷西著,吴玛俐译:《量绘形貌:新类型公共艺术》,台北:远流,2004年,70

注:本文系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晨晓色彩研究院项目《晨晓艺术中的色彩哲学研究》(项目编号:CX-Y20211103)研究成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