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在生态环境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在生态环境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思考

张跃敏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富村镇国土和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 富村镇  655504

摘要:乡镇在落实污染源普查工作时要明确具体方向,还要根据实际需求探索出实践思路,以此才能为普查工作顺利推进提供支持,将普查成果的作用显现到位,合理利用可靠手段完成基本任务。

关键词:生态环境管理;污染源普查;作用;应用思考

污染源普查工作主要是在相关政策支持下对环境污染源头展开的针对性分析,属于生态环境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也是基础任务,因此要重视乡镇实际情况,明确该项任务的完成状态。在普查工作实际开展时,需要排查辖区内的多种污染源信息,还要掌握污染源数量以及结构等等,概括其分布的状态,强化环境监管力度,为后续环境规划与管理工作的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一、生态环境管理工作中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的作用

(一)掌握多种污染源情况

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中,对于多种污染源的具体情况加以掌握,明确了污染源的实际数量和结构等等,也辨别了乡镇集中式污染处理设施和行业地区分布情况等,这样可以更好的处理实际污染物,也能有效遏制污染程度的加剧。

(二)完善乡镇信息数据库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为生态环境管理指明了具体方向,也让统一的数据库得以构建,在多种信息的支撑之下,污染物排放源的具体情况更加明朗,有助于及时掌握污染物排放水平和生产活动水平等。在科学手段的协助下,数据信息的电子化整理以及专业归档成为可能,使得后续普查工作的开展获取了先决条件[1]

(三)壮大了污染源普查队伍

在该项工作稳步落实的背景下,相关队伍得以构建起来,多种技术体现出时效强、难度高等特征。通过扎实落实相关的任务,人员队伍得以有效配合,在密切的协调中了解到普查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地提升人员自身素质,使其主动加入到具体行动中,进而服务于普查工作,提升了工作效率,也让整体工作质量稳步提高。

(四)提高了全民环保意识

通过将具体工作落实到位,使得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明显提升,整个普查活动的开展历时三年,期间运用到的多媒体技术和多种形式等优化了作业成果,调动了全员的参与积极性,为强化生态环境管理实效创造了条件。依照乡镇开展的工作状态,使得普查氛围更为浓厚,这将更好的带动全员参与,使其服务于普查工作,给生态环境管理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二、生态环境管理工作中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的转变

    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稳步开展时,要高度重视细节之处,还要将第二次污染源普查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进行适当对比,以便采取理想手段,逐步优化普查成果,提升工作质量。

(一)工作背景新颖

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实际开展时,环境管理多是将总量控制当做重点,历经了十年的发展,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中环境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公众的环境诉求有效提升,实际管理的对象也转变为环境质量的优化。

(二)多部门协同推进

相较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参与主体,这一时期的普查工作呈现出多部门协同参与的新格局,正是因为这种参与主体发生的变化,使得环境监管效力更为突出,这在普查工作中也显现出独特优势。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明显增加,同时也加入了交通、水利等单位[2]

(三)新形势下的新内容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逐步增强,加之环保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以至于环境监管面临着更为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主张通过适宜手段推进相关工作,让既定的工作成果更为显著,达到最佳的成效。与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内容相比,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对象明显增加,如非道路移动污染源就是增设的内容之一,通过详细的普查核算,分析出可靠的应对方案,为生态环境管理提供智库支持。

(四)技术手段日益多元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提供了支持,使得相关技术的选择更具针对性和可靠性。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先进手段发挥出作用成效,实现了高效便捷的信息传输,弥补了传统人工普查的弊端,尤其是后期数据信息的处理效率明显提升。总之,要重视先进技术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合理使用相关手段优化具体成果,保证达到最佳成效,以满足实际工作需求,为后续工作的推进清除障碍。

三、生态环境管理工作中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的现状

    生态环境管理中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发挥出的作用成效明显,但是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如准备不到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均制约着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产生了一定的干扰因素。

(一)准备不够充分

结合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实际要求加以分析,现阶段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也存有不足之处,因为第一次普查缺乏十足的经验,从而导致了具体的工作成果不尽人意。但第二次普查中也缺少充分准备,加之时间紧、任务重等,使得普查工作难度明显增大[3]。需高度重视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时需要落实的基础任务,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准备工作,以便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人员素质水平低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较第一次普查的基础上要求更严格,主张通过适宜的路径给生态环境管理提供有力支持,以此更好的完善具体成果,优化保护模式。但是作为参与主体的普查人员,反映出专业水平较低、专业素养不足等问题,他们未能掌握基础知识,也缺乏学习的空间和机会,降低了普查工作实际质量,影响到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技术条件限制性

技术具有着明显的支撑作用,若是可以将其适当的运用起来,可以让第二次污染源普查进展更为顺畅,还能清除多重障碍,确保技术优势展现到位。虽然第二次普查工作拥有了诸多支撑条件,特别是技术手段日益多元,但是硬件以及软件上反映出的不足亟待弥补。软件设计中体现出的不成熟问题格外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到后续工作的开展,很多时候使用到的软件都需要逐级汇总上报才可更新,涉及到的数量信息较多,在计算机运行速度较为缓慢的情况下,制约了数据汇总工作进程,使其处于被动的状态。

(四)缺乏对成果的应用

污染源普查工作实际开展时,要重视基本成果的展示作用,还要遵循着基本要求加以分析,以便优化作业成效,达到最为理想的效果。但是因为第二次污染源普查中忽视了对第一次普查成果的运用,使得环境管理能力和监督执法水平受到影响,进而无法保证普查效果。结合污染源普查的进展,可以构建起更为可靠的系统,以此指导后续工作稳步有序开展,但是因为缺少对成果的吸收,导致多种决策支持系统尚存不足。

四、生态环境管理工作中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的运用思路

    人们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稳步开展,因此需要重视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的运用,使其更好的服务于生态环境管理工作,强化生态效益水平,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

(一)高度重视人员水平问题

想要在生态环境管理工作中充分显现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的利用价值,还需注重人员水平问题,要采取适宜的方式落实好选聘和培训工作[4]。普查员以及普查指导员的选聘环节,需要分析实际的前提和要求,还要根据工作进展加以把控,由此收获圆满效果。要在工作中精准分析管理关和培训关,强化人员责任意识,使得具有积极姿态和精湛业务水平的人才加入到普查队伍中,由此明确实际义务和责任,构建起完善的奖惩制度,使得普查队伍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二)实现多部门联动与配合

污染源普查并非单一部门的任务,还需要调动相关部门的参与积极性,使其主动投入到普查工作中,为生态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各成员单位要实现有效的分工协作,借助多元化资源完成信息共享的目标,依照县、乡、村三级网格制度优势,倡导多方力量共同参与,从而减轻工作压力,优化作业成果,提升普查工作成效。

(三)全面把控普查工作质量

普查质控需要践行专人专岗的理念,让岗位职责格外清晰,符合实际的需要和标准,打造出优质且完善的质量控制工作机制,使其展示出保障功能。要结合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的要求,按照既定的渠道和程序检查、抽查以及审核等开展工作,也可使用卫星遥感以及无人机技术等先进手段提升普查效力,全方位把控普查工作成果,提升基本的作业水平。

(四)充分利用第三方公司资源

应该在实践中明确第三方公司的优势,使其展示出支持效力,保证给污染源普查成果的展示奠定坚实基础[5]。普查人员可以在第三方公司资源的协助下获取更加广阔的空间,拥有足够的精力做好组织协调任务,保证完成质量控制的工作。第三方公司力量的支持之下,要将基本任务加以梳理,在此基础上确定适宜手段,理清主次并合理安排,通过解读服务内容与权利义务等,做好全流程监管,划分出不同阶段把控好第三方公司普查的基本质量。

结语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实际开展时,应该重视选择的手段和方案,还要根据具体的工作要求加以分析,通过适宜思路完成既定任务。通过本文的详细概述,明确了当前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对生态环境管理的作用,阐述了现阶段的转变和不足之处,制定出科学的应对方案,旨在为工作成果的展示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惠杰,吴悠,吴静阳,孟海军.集成空间信息的大屏幕展示系统设计与实现——以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展示系统为例[J].测绘标准化,2022,38(01):93-97.

[2]丁咚,祝婕,田世英,杨静.基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的“乌—昌—石”区域生活源锅炉对大气环境影响分析[J].新疆环境保护,2022,44(01):1-7.

[3]谭学梅,文朝志,朱进风,程怡,宋亚雄,邓楚洲.基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的移动源污染现状分析——以湖北省为例[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1,39(11):174-176.

[4]韦性库.基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对甘肃省水泥行业精确产排污系数的研究[J].甘肃科技,2021,37(17):15-17.

[5]穆希岩,黄瑛,罗建波,李应仁.增产控污,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初见成效——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水产养殖业排污情况解读[J].中国水产科学,2021,28(03):389-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