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有效措施 传承红色基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4

采取有效措施 传承红色基因

刘汉伟

辽宁工业大学(辽宁省锦州市 121001)

摘要:文章解释了红色基因的相关概念:红色基因是什么、红色基因的内涵、红色基因的主要内容。研究归纳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措施:1.广泛宣传习总书记的讲话,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2.把红色基因教育融入文化生活。3.筑牢红色基因教育主阵地,培养一代又一代优秀、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4.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时效性。5.加强红色基因资源教学基地建设,增强红色基因教学的真实感和效果。6.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红色基因教学效率效益。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传承 红色基因 措施

一、红色基因的相关概念:

1.基因是什么?通俗的答案应是:表达生物基本特性的最小单位叫基因。如种子。种下白菜的种子不会长出西红柿来。这就是基因。

2.红色基因是什么:红色基因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红色,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和引领未来。瑞金、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无一例外因为“红色”而书写了历史。“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红色基因”孕育了永放光芒的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强自立、坚持梦想、勇往直前。面对敌对势力的阻挠诋毁,面对自然灾害的汹涌来袭,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用勤劳和智慧、用坚定与执着,写下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国故事”。

3.红色基因的内涵:对于共产党人的人生而言,红色基因是信仰,目光远大,追求高远;红色基因是忠诚,爱党爱国,矢志不渝;红色基因是追求,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红色基因是忘我,无私奉献,无怨无悔。这基因,让青春常驻,让生命之花绽放,让人生的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红色基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第二,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不变思想。第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第四,高度自觉严格的革命纪律。第五,独立自主探索创新的思想品质。第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措施

1.广泛宣传习总书记的讲话: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2014年4月29日下午,习近平参观了新疆军区某红军师师史馆。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展示了这支创建于陕甘边根据地的英雄部队的战斗历程。习近平叮嘱部队领导,要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在我们身边,确有许多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先锋,从雷锋到郭明义,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从钱学森到吴孟超……他们用奋斗与牺牲,书写着对真理和信仰的执着,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其事迹令人叹服,其品格光彩照人,其精神感天动地。

2016年2月2日习近平在江西瞻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时指出,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每次来缅怀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回想过去那段峥嵘岁月,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

历史维度,铸就格局。人心向背,定义政治。百年风云,变了人间。永恒的是信仰的追寻,是红色基因的坚守。

一篇回忆文章中,习近平同志写道:“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句话不是一个口号,我们就是给老百姓做事的。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老百姓奔好日子。我愿意在任何地方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是赢得了民心,是亿万人民群众坚定选择站在我们这一边。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民者,国之根,国之大。初心如磐,使命如炬。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历史的接力棒到了这一代人手中。掌舵领航中国这艘巨轮的习近平总书记,两年多前的一次出访会见时,一段问答令世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的高尚品质:

  “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作为世界上如此重要国家的一位领袖,您是怎么想的?”

  “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一以贯之的炽热初心、一往无前的阔步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就是国人的典范,在民族复兴的坐标上为国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百年风华,史诗奋笔赓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煌煌党史,壮歌慷慨!一代代中国人一定要坚守、传承好革命家、革命先辈的红色基因,为早日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不懈奋斗!

2.把红色基因教育融入文化生活

红色文化是一种崇高坚定顽强的信念文化。真正的革命者从来不缺乏革命的理想信念,这种理想信念突出表现在越是困难时期,他们对革命的信仰越执着、革命的意志越坚定,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红色文化是一种不屈的战斗文化。红色文化是英勇的中国人民特有的英勇顽强、意志如钢、敢于战斗、不怕牺牲、宁死不屈、不畏艰险的战斗精神的凝结。英勇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新中国,国家从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就是一代又一代先烈在这种精神激励下书写的光辉篇章。

红色电影、歌曲、电视、舞剧、诗、词、书法等一系列文化作品感染、影响、教育了数代人。《上甘岭》、《智取威虎山》、《长征组歌》、《铁道游击队》、《敌营十八年》、《红色娘子军》、《潜伏》,故事书和广播《红岩》、《林海雪原》、《彝族雄鹰》、《闪闪的红星》,《七律 长征》、《沁园春 雪》......等优秀作品都是在人民的日常文化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教育了广大人民群众,红色基因如春风化雨融入人们心中。

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全诗56字,毛泽东写于1949年。这是一首纪念南京解放、庆祝革命胜利的诗篇。诗人热情歌颂了人民解放军飞渡长江天堑,解放南京,改造黑暗旧社会的光辉史实。并以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阐发了“追穷寇”的深刻军事哲理思想。全诗风格豪放,笔意雄奇,叙事与议论结合紧密,活用典故。人们学习了诗词、欣赏了书法,红色基因的种子也悄悄地播撒在人民的心田。

新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寒严酷的环境下,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一路追击,奋勇杀敌,最终扭转了战场态势,为长津湖战役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感人历史故事。

这部电影引发热潮,打破多项中国影史纪录。集结一流制作团队、塑造丰满人物形象、运用高科技拍摄制作技术……以史诗巨制的规模再现战争场面,致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长津湖》已打破票房、放映场次、观众人次等多项中国影史纪录。

影片激荡浩然正气精神,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红色基因,激发昂扬斗志,坚定走好新征程的理想信念。

《长津湖》以史诗巨制的规模回顾历史、宏大叙事。诠释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和平的追求。《长津湖》展现了第一个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冰雕连英雄群像等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战员昂扬的斗志和严明的纪律。电影用鲜活的故事情节写出了志愿军在生活中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在战斗中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志愿军指战员面对世界上最强大的敌人,在极为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一把炒面一把雪,以苦为荣、顽强拼搏,经受住了生命极限的考验,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敢打必胜的信念。为什么花儿春常在,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它。这些红色基因,才是我们今天需要铭记的,更是能够为我们带来不竭动力的宝贵源泉。

2021年12月2日,《长津湖》突破60亿票房,成为2021年全球冠军。现代化电影的红色基因教育功能远远超过学校课堂教授的教学功效。

所以,新时代红色基因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占领、利用好宣传、文化、艺术这块重要阵地。互联网、无线电波......可以不受时空、人力、财力等限制,让红色电波广泛传播红色基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筑牢红色基因教育主阵地,培养一代又一代优秀、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

要筑牢、坚守教育的主阵地,教育系统必须完成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重大使命。我们这一代,看过小人书《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读过课文《英雄邱少云》、《草原英雄小姐妹》......红色基因早已潜移默化地植入脑海,终生不忘。

2021年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说:“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这次总的背景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突如其来的疫情加剧了这两个方面给人们的影响。”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各地闻令而动、共克时艰。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中国交出了一份令世界瞩目的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说:“‘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鲜活的思政课素材是亿万中国人已经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

为讲好战“疫”故事,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教育部社科司、人民网于2020年3月9日联合举办“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这场面向2000多万人的思政大课,在青年学生群体中引发广泛反响。

看看自称“自由、民主、人权”全球第一的美国防疫失败的恶果:2021年感恩节过后,美国疫情在过去两周再度恶化。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12日,美国疫情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过5000万,累计死亡病例则超过80万。其中,超过45万人在2021年内病亡。

这意味着美国人口虽然只占全球人口的4%,但占了全球新冠死亡病例总数的14%,感染病例总数的19%。

过去11个月,美国新冠死亡率显著高于不少国家,平均每10万人有近150人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是欧盟国家的1.3倍、加拿大的4倍多、日本的12倍,甚至高于发展水平远逊于自身的墨西哥。

而中国采取“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举国之力、动态清零”的抗疫战略、措施,在世界上取得了极佳的抗疫效果。这些就是大思政课的最好教材。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一场场思政课,既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又在内容上紧跟时代,激发了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崇尚英雄气概的自觉,丰富了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变独唱为合唱+交响乐2000年6月8日,教育部组织召开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部署《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战略意义,充分发挥好专业课教师“主力军”、专业课教学“主战场”、专业课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使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构建立德树人长效机制,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4.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时效性。

思政课可以采取讨论法,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课本理论让他们去讨论,可限时间让大家写出书面答案,即小论文。老师本身应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参与讨论。思政课应该使学生树立起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理性认识当前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问题,应用红色基因赋予的能量抵御社会不良倾向,照亮局部阴暗面。

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言行上坚定不移地信仰自己所宣传的红色基因理论体系,教师要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态度和期望,喜欢的教学方式、方法等,掌握学生真实的思想状况,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把大学生引领到积极、主动的学习方面上来。
  近50%的大学生最喜欢的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老师是知识渊博的教师。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专博相济,努力成为学识渊博者。一方面,教师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相关的专业知识素养,善于把握本专业最新的理论动态。为了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师要吃透教材,认真研读文献资料,真正理解和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要加强科研和教研,深入思考本学科的重大理论问题,努力把理论讲深、讲透。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努力成为杂家、大家,了解与本课程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并运用于教学活动中。还可以采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创新的方式,收获1+1>2的叠加效应。
5.加强红色基因资源教学基地建设,增强红色基因教学的真实感和效果。 

“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党员干部中引发热烈反响。

结合各地革命历史和红色资源建立教学基地,积极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教育,赋予学生强烈的真实感。引导学生继承革命先辈们勇于拼搏的革命精神,甘于牺牲、甘于奉献。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红色教育基地,通过现场教学,突出红色文化优势和特色,开展专题学习,观看红色影片,唱响红色歌曲,使红色基因在大学生的成长中不断传承、发扬。

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活学活用。坚持在深挖红色资源、细研红色课程、讲好红色故事、用活红色基因上下功夫,立稳理想信念的精神坐标,汲取精神和力量、总结经验和教训、创新学习内容和方法,传承革命火种、赓续红色血脉。

在辽宁,红色文化基地包含辽沈战役纪念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关向应纪念馆、鸭绿江断桥景区、抗美援朝纪念馆、抚顺雷锋纪念馆等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都可以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教育基地。

初心逐梦,红色领航,整合全社会红色资源,建立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研学访学,邀请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等进校园宣讲红色故事,推动各级各类红色资源向大学生释放教育资源,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时效性。

6.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红色基因教学效率效果。

红色基因资源教学基地素材,遍布全国。可以就地就近开展现场教学。为了节约资金、节约时间、节省精力、避免浪费、提高效率,可以采取技术措施,录制精美现场视频、制作光盘等,配合妙笔文字、悦耳语音讲解、精彩特技、播放环境,集合全国(甚至世界)的红色基因资源教学素材,优中选优,博采众长、创新集成、精彩荟萃。达到事半功倍、优质高效的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效率效果。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要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心系人民、勇于担当。为早日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贡献力量。

此文系[第二届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学术论坛 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传承与弘扬 演讲论文]

作者简介:刘汉伟 出生年1963,男,辽宁锦州,汉,管理专业硕士,辽宁工业大学,管理专业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质量管理,通讯地址;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士英街169号 辽宁工业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教学评估中心、高教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