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小空间内的救援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狭小空间内的救援研究

李强

消防救援局昆明训练总队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火灾事故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发生次数都呈现出较为显著的提升态势,这无论是对百姓财产还是人身安全都产生较大威胁,因此科学合理的开展火灾救援工作就显得尤为关键。随着房屋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各式各样的房屋结构层出不穷,而狭小空间则是其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由于空间影响,给火灾救援造成较大影响。因此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就针对于狭小空间的下的火灾救援工作进行针对性阐述与分析。首先,从狭小空间火灾事故的特点角度看主要可以概括为容易造成人员伤亡、救援行动很难顺利开展以及救援风险较高。其次,分析了狭小空间内火灾救援所需器材装备主要包括侦检器材、通风设备、呼吸防护装备。最后,本文也提出了几点狭小空间内火灾救援的对策与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做好住宅建筑日常消防安全检查工作、注重对消防设施、器材进行日常检查、维护管理和保养以及加强灭火实战演练,做好灭火救援准备工作。

关键词:狭小空间;火灾;救援

1 前言

狭小空间指的就是位置空间较小,通风不畅通且随着火势蔓延会导致有毒、有害气体聚集的场所。在消防部队火灾救援过程中,狭小空间是十分常见的,例如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下水道、地窖或者是因为房屋倒塌而形成的小空间。美国消防协会将狭小空间称之为是受限空间,认为受限空间的需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人员基础与撤出受到影响;(2)足够一个人进入并开展救援;(3)并非为人员长时间在内工作的区域。美国消防部门认为针对于狭小空间的火灾救援难度明显提升,而且存在较大危险,也针对于狭小空间火灾救援技术与程序进行了十分深入的研究,而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救援技术体系,要求消防救援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化培训工作,在满足相关要求才可以从事狭小空间救援工作。与美国对比而言,目前我国消防部队在狭小空间救援技术、程序与训练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与之相关的研究也不是十分深入。因此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就将关注重点集中在狭小空间内的火灾救援研究层面。

2狭小空间火灾事故的特点

2.1 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对于狭小空间而言,因为其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通风情况并不理想,因为氧气消耗或者气体替代一般会造成含氧量显著减少。随着空间内含氧量的不断降低,将会对受困者生命安全产生比较大的威胁。正常空间当中的含氧量为21%,如果空间当中含氧量降低到17%以下时,人的呼吸频率将会加快,此时身体协调性也会明显降低,当含氧量在14%~16%之间时,人的心跳将会显著加快,相应判断力也会明显降低,而当含氧量在6%~10%之间时,将会随之产生恶心、呕吐等情况,而如果空气当中含氧量低于6%,那么就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2.2 救援行动很难顺利开展

因为狭小空间内进出并不是十分便利,内部空间比较狭小,因此导致在进行救援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困难,例如目前绝大多数管道的直接都小于1m,救援人员只能够弯腰爬行,在救援过程中救援动作也会受到限制,再加上很多火灾救援过程中需要使用的管道无法进入到狭小空间当中,因此也对火灾救援活动造成一定影响,给被困人员造成比较大压力。另外,一些狭小空间当中,无线电信号被屏蔽,因此也会导致通信联络困难的问题产生。消防官兵在救援过程中还需要携带空气呼吸器等一系列防护装备,因此也令行动、操作难度不断提升。

3狭小空间内火灾救援所需器材装备

3.1 侦检器材

为了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准确的了解狭小空间内被困人员的实际情况,使用先进设备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狭小空间内气体成分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关键,也可以为之后救援行动的合理开展奠定基础。

3.2 通风设备

在狭小空间之内,通风情况并不是十分理想,含氧量也比较低,甚至还可能会出现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很多有毒有害气体,所以在消防官兵抵达火灾现场之后,应当在最短时间内采取通风措施,为其供给新鲜空气,这种方式不但能够挽救被困者生命,同时对于已经出现中毒情况的被困人员而言,也可以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3.3 呼吸防护装备

随着火势的不断蔓延,将会产生十分多的有害气体,因此救援人员在进入到内部救援过程中,首先必须要做好自身的防护。在正常空间范围之内,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而在狭小空间之内,则可以使用移动供气源,这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呼吸防护设备,与通常情况下所使用的空气呼吸器对比而言,使用移动供气源过程中,救援者则不需要背负氧气瓶,也使得救援人员自身的灵活性得到了显著提升,降低了救援官兵的体能消耗。另外,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在不中断氧气供给的情况下就可以更换氧气瓶,为救援争取到宝贵时间。

4狭小空间内火灾救援的对策与保障措施

4.1 做好住宅建筑日常消防安全检查工作

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在进行电网改造之后很多住宅家庭当中电线都得到了十分良好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着在一些家庭当中,电线处于年久失修,多种电线混接,很多电路都是简单固定在墙上,并没有安装隔板,加上住宅居民安全用电常识缺乏,经常会结合自身需要乱拉乱接电线或者出现接头松动等情况。而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日常生活当中所使用的用电设备也在不断增多,这也导致电线长时间处于负荷运转状态,一些居民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和贪图便宜心理影响,经常会使用一些不合格或质量较低的电器设备,这也导致了在日常生活过程当中生活用电管理不善所导致火灾发生占到了比较大的比例。公安消防部门要定期对建筑消防设施开展专项整治,一旦发现问题,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涉事单位作出相应处理,充分发挥监督执法作用,将有可能出现的任何火灾隐患消灭于无形。

4.2 注重对消防设施、器材进行日常检查、维护管理和保养

对于住宅建筑消防设备来说,再将其投入使用之后,一般都需要制定针对性的较为完善的配套制度,例如结构安全制度以及设备更新制度等等,但是更为主要的一点就是要制定较为合理的消防设施制度,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动态的检查与维修。例如目前城市的很多建筑当中普遍将排烟设备、火灾自动报警等相关设施充分结合在一起加以完善,在平时就应当将重点放在对其进行有效的检修上,保证将责任有效的落实到具体的人,要对检查过程当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与排除,保障消防设施始终处于一个较为正常的工作状态。

4.3 加强智慧消防建设工作

“智慧消防”是将消防安全服务云平台作为自身基础,将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融合在一起,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最终构建出一个良好的基础架构,实现对数据良好挖掘,最大程度上提高消防情报准确判断,同时提升消防业务协同能力,保证消防体系朝着规范化与科学化方向不断发展。从其整体架构看,位于最顶层的防火监督、灭火救援等一系列方面在内的功能体系,其能够统筹区域内的消防资源,保证对资源的合理统筹配置,对数据进行收集,最终形成评价结果,实现流程优化与系统运行,落实所有参与主体责任,保证消防工作社会管理的顺利贯彻与实施。随着最近几年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很多城市以及地区当中都已经开始了“智慧消防”建设工作。

结束语:

城市住宅消防作为城市整体发展工作过程当中的重要保障,不但关系着百姓生活,同时对于城市社会稳定也将会产生一定影响,甚至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有效开展安全防火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等因素影响,目前城市住宅建筑安全防火工作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再加上最近几年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全新能源产品与工艺在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而这也给城市住宅安全防火工作带来全新挑战,使得城市住宅建筑火灾发生次数不断增加。

参考文献:

1、史耀军,周慧,王新宇.基于CMF的火灾救援无人机研究[J].设计,2020,33(20):106-108.

2、姜媛媛,时美乐.基于多元信息评估的矿井火灾救援路径优化[J].工矿自动化,2019,45(03):5-11.

3、陈明仙,沈斐敏.海底隧道火灾救援搜索优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26(02):56-61.